一、所有TFT-LCD的資料接口種類:
單TTL6位(8位)
雙TTL6位(8位)
單LVDS6位(8位)
雙LVDS6位(8位)
單TMDS6位(8位)
雙TMDS6位(8位)
還有最新出來的标準RSDS
6位和8位是用來表示屏能顯示顔色多少,6位屏可以顯示顔色為 2的6次方X2的6次方X2的6次方分别代表R G B 三基色,算下來6位屏最多可以顯示的顔色為262144種顔色,8位屏為16777216種顔色。屏顯示顔色的多少隻和屏的位數有關。我們本本用的屏一般都是6位的。
早期的本本都是用12寸以下的屏,該種屏分辯率一般為640X480(VGA) 800X600(SVGA),采用的接口為單TTL6位,屏上接針腳為41針和31針,12寸以41針居多(800X600),10寸以31針居多(640X480)。TTL信号是TFT-LCD能識别的标準信号,就算是以後用到的LVDS TMDS 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編碼得來的。TTL信号線一共有22根(最少的,沒有算地和電源的)分另為R G B 三基色信号,兩個HS VS 行場同步信号,一個資料使能信号DE 一個時鐘信号CLK,其中R G G三基色中的每一基色又根據屏的位數不同,而有不同的資料線數(6位,和8位之分)6位屏和8位屏三基色分别有R0--R5(R7) G0--G5(G7) B0--B5(B7)三基色信号是顔色信号,接錯會使屏顯示的顔色錯亂。另外的4根信号(HS VS DE CLK)是控制信号,接錯會使屏點不亮,不能正常顯示。
由于TTL信号電平有3V左右,對于高速率的長距離傳輸影響很大,且抗幹擾能力也比較差。是以之後又出現了LVDS接口的屏,隻要是XGA以上分辯率的屏都是用LVDS方式。LVDS也分單通道,雙通道,6位,8位,之分,原理和TTL分法是一樣的。
LVDS(低壓差分信号)的工作原理是用一顆專門的IC,把輸入的TTL信編碼成LVDS 信号,6位為4組差分,8位為5組差分,資料線名稱為D0- D0+ D1- D1+ D2- D2+ CK- CK+ D3- D3+ 其中如果是6位屏就沒有D3- D3+這一組信号,這個編碼過程是在我們電腦主機闆上完成的。在屏的另一邊,也有一顆相同功能的解碼IC,把LVDS信号變成TTL信号,屏最終用的還是TTL信号,因為LVDS信号電平為1V左右,而且-線和+線之間的幹擾還能互相抵消。是以抗幹擾能力非常強。很适合用在高分辯率所帶來高碼率的屏上。
由于高分屏1400X1050(SXGA+) 1600X1200(UXGA) 的分辯率實在太高,信号的碼率也相應提高,單靠一路LVDS傳輸已不堪重負,是以都用的是雙路的LVDS接口,以降低每一路LVDS的速率。保證信号的穩定度。
對于筆記本上用的XGA屏,一般都是20針扁平接口,對應的接口定義為
1 VCC
2 VCC
3 GND
4 GND
5 D0-
6 D0+
7 GND
8 D1-
9 D1+
10 GND
11 D2-
12 D2+
13 GND
14 CK-
15 CK+
16 GND
17 空
18 空
19 空
20 空。
高分屏用的是30針扁平接口,對應定義為:
1 GND
2 VCC
3 VCC
4 空
5 空
6 空
7 空
8 DA0-
9 DA0+
10 GND
11 DA1-
12 DA1+
13 GND
14 DA2-
15 DA2+
16 GND
17 CKA-
18 CKA+
19 GND
20 DB0-
21 DB0+
22 GND
23 DB1-
24 DB1+
25 GND
26 DB2-
27 DB2+
28 GND
29 CKB-
30 CKB+
二、對LCD的結構分析:
現在LCD主要由玻璃基闆加背光闆組成。玻璃基闆本身是不發光的,是靠後邊的背光源發出的光透射過玻璃基闆,我們才能看到圖像。在玻璃基闆最外邊,也就是對着我們眼睛的這一面,有一層偏光膜,通常我們說屏劃傷,也就是劃傷這層膜,可以換,基本上不需要什麼工具的,把屏拆開,拿掉外框,用一把小刀輕輕的把這層膜刮下來,偏光膜都是粘的很緊的,隻能用小刀一點點刮。千萬要細心,如果不小心把玻璃基闆給劃傷了,呵呵!!!那可就是永久的傷痕哦,舊的偏光膜拿下來後,首先要清理玻璃基闆,可用好一點的紙巾加一點無水酒精。一定要把它搽的明亮亮的,不要有一點灰塵落在上面,不然裝好後那個灰塵就是一個髒點,看起來很不爽的。然後把新的偏光膜上的一層保護膜去掉,去掉之後的偏光膜就像是一塊不幹膠一樣的,把粘的一面對着玻璃基闆,對整齊粘好就OK了,粘的時候要一定要慢慢的來,千萬不要留下氣泡,如果有氣泡就重複剛才的過程,直到完好為止。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偏光膜都能通用的,偏光膜也有角度之分的,有135度,90度。45度幾種,如果角度和LCD不對應,顯示出來的顔色會反色,就像應該紅的地方變藍了。黑的地方變白一樣。有一個方法可以先知道偏光膜的角度,就是把舊膜弄下來後,用新的膜在屏上比一下,看有沒有正常的圖像出來(前提是要把屏點亮中)。有就是對的。現在一張14 15寸的偏光膜賣14塊左右,但JS換要收100元,你們就知道JS有多黑了吧。呵呵!!!
當LCD用一段時間之後亮度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對于輕微的亮度變暗,可以更換燈管來解決,更換後可恢複到和新屏一樣。但有些LCD老化的實在嚴重,比如嚴重發黃,邊角有黃邊的,這些屏一般都是燈管老化加背光闆老化。隻是更換燈管可以改善亮度問題,但換過之後還是會發黃,隻有邊背光闆一起更換才有好的效果,更換燈管時,要拆開屏到最底層,也就是要拿掉背光源裡面的幾層反光膜,和朔料闆。因為燈管一般是裝在LCD下面的外框上的,注意事項還是那幾點,防塵,拿背光源裡那幾張反光膜的時候最好是拿它們的邊邊。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捏它們的中間,不然會留下指紋,裝好後會留下像指紋一樣的白斑,晚上看起來可恐怖了。呵呵,如果你已經印上指紋了,可用紙巾加清水搽去,搽到你看不到指紋為止。對于有的屏會出線,是因為綁定在玻璃基闆上和電路闆相邊的軟排線中有一根斷了,或者是接确不好所緻。屏出線了一般是不建議修的。因為要重新綁定軟排線是要有專門的壓線裝置的,但國内有些修屏的裝置終究是比不上原廠的好,往往是剛修的那幾天是好的,但過一段時間後,壓線的地方就會脫落,因修屏的時候換軟排線是一組一組的換(一般一組有200根線),用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一組一組的掉,這時出的線會更多。如果你是要修好賣給JS還可以考慮。而且能修有線屏的公司收費奇貴,一般的價錢是150元一根線.修好後的售後服務是:出門不保。呵呵!!!!
總之如果是要拆屏的話,最好找一間幹淨房間,換膜,換燈管,LCD裡面都不能落有可見的灰塵。另個加一點,筆記本用的LCD響應速度大概為 30MS左右,看DVD,和TV的時候,感覺拖尾不是很嚴重。可以接受的。
三、VGA接口的LCD的顯示器顯示原理:
模拟PC信号(R G B HS VS )輸入到一顆專門的LCD驅動IC,在IC内部先進行ADC轉換,把模拟信号變成數字信号,然後在經過SHRINK縮放處理。因為屏的分辯率是一定的,比如1024X768的屏,那屏上就有1024X768XRGB個像素點,如果我們要顯示為640X480的模式,就要經過特殊的算法,把三個像素點合并成兩個,或一個。如果縮放處理不好的話,就會出來像我們IBM T2X系列筆記本電腦用在640X480 800X600模式的全屏顯示的效果。簡直是差到極點。不過現在顯示器用的驅動IC在這方面處理的都還很好,基本上看起來和在1024X768的效果一樣,字元邊也很平滑。在資料信号出來之前IC内部還要疊加一個OSD控制界面。也就是我們用的顯示器的控制圖示,經過這一系列的信号處理之後,IC就輸出屏能識别的TTL信号。對于TTL接口屏就可以直接用的了。LVDS接口的還要加一顆到兩顆(對應單通道和雙道通)LVDS編碼IC,變成LVDS信号。現在有很多驅動IC内部都已經內建了LVDSIC 是以那些驅動IC輸出來的就是LVDS信号,可以直接驅動LVDS接口的屏.現在驅動IC市場占有率比較大的是美國GENESIS公司,還有我國台灣的晨星公司。
對于TMDS的接口,原理和LVDS是一樣的,上面說過了。TMDS編碼方式比LVDS更先進,傳輸距離和抗幹擾能力都要好的多,但基本上不用在本本上的,以桌上型電腦的TV PANEL 為多。是以我們不多讨論。
一般來說LCD驅動闆的硬體部分是不變的,帶我上面提到的所有接口形式(不包括TMDS)隻會根據不用的LCD來改MCU裡面的屏參來達到适應屏的目的。因為不同廠家,不同型号,不同尺寸屏的控制時序不是完全一緻的。如果該驅動闆和所要驅動的LCD 屏參(時序)不對應。也是點不亮屏的。每一種型号的屏廠家都會有一個DATE SHEET給使用者,裡面就有屏的詳細說明,包括時序圖。不過以我的經驗,隻要接口一樣,屏的分辯率一樣,不管它實際尺寸(12。14)是否相同,大部分是可以通用的。
上面說的隻是LCD改PC,如果要增加AV -SVIDEO 接口,驅動闆上也就要多一顆視訊解碼IC(VIDEO DECODE)。把輸入的VIDEO。CVBS信号或,S-SIDEO。信号轉換成 LCD驅動IC能識别的YUV656格式的數字信号。而且在選擇驅動IC時也要選有帶YUV格式輸入的IC,成本也會相應高一些。如果要加TV功能,就必須在以上基礎上加一個全數字的高頻頭。把天線上的信号轉換成視訊解碼IC所需要的CVBS信号,來實作收電視的功能。另外電視還要增加音頻的功能,這些都比較好辦,加一個音頻功放就行了。接上喇叭就可以聽電視裡的聲音了。
我上面說改AV PC隻是硬體上的改動,但如果增加這些功能,對于驅動闆的軟體工作量非常大。通常都是廠家調試好了給客戶的,客戶自已改是不可能的,就算你自已會改,别人軟體的源代碼也不會給你。
屏的工作電壓,這一點非常重要,接高了會把LCD燒掉, 筆記本屏一般用電電壓為3。3V,最好不要高過這個電壓,不過屏都有一定的耐壓值,如果上到5V在短時間内不會燒毀。
是以說要點亮一塊LCD,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接口
2、軟體時序
3、工作電壓
對LCD的結構分析:
現在LCD主要由玻璃基闆加背光闆組成。玻璃基闆本身是不發光的,是靠後邊的背光源發出的光透射過玻璃基闆,我們才能看的到圖像的。在玻璃基闆最外邊,也就是對着我們眼睛的這一面,有一層偏光膜,通常我們說屏劃傷,也就是劃傷這層膜,可以換,基本上不需要什麼工具的,把屏拆開,拿掉外框,用一把小刀輕輕的把這層膜刮下來,偏光膜都是粘的很緊的,隻能用小刀一點點刮。千萬要細心,如果不小心把玻璃基闆給劃傷了,呵呵!!!那可就是永久的傷痕哦,舊的偏光膜拿下來後,首先要清理玻璃基闆,可用好一點的紙巾加一點無水酒精。一定要把它搽的明亮亮的,不要有一點灰塵落在上面,不然裝好後那個灰塵就是一個髒點,看起來很不爽的。然後把新的偏光膜上的一層保護膜去
掉,去掉之後的偏光膜就像是一塊不幹膠一樣的,把粘的一面對着玻璃基闆,對整齊粘好就OK了,粘的時候要一定要慢慢的來,千萬不要留下氣泡,如果有氣泡就重複剛才的過程,直到完好為止。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偏光膜都能通用的,偏光膜也有角度之分的,有135度,90度。45度幾種,如果角度和LCD不對應,顯示出來的顔色會反色,就像應該紅的地方變藍了。黑的地方變白一樣。有一個方法可以先知道偏光膜的角度,就是把舊膜弄下來後,用新的膜在屏上比一下,看有沒有正常的圖像出來(前提是要把屏點亮中)。有就是對的。現在一張14 15寸的偏光膜賣14塊左右,但JS換要收100元,你們就知道JS有多黑了吧。呵呵!!!
當LCD用一段時間之後亮度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對于輕微的亮度變暗,可以更換燈管來解決,更換後可恢複到和新屏一樣。但有些LCD老化的實在嚴重,比如嚴重發黃,邊角有黃邊的,這些屏一般都是燈管老化加背光闆老化。隻是更換燈管可以改善亮度問題,但換過之後還是會發黃,隻有邊背光闆一起更換才有好的效果,更換燈管時,要拆開屏到最底層,也就是要拿掉背光源裡面的幾層反光膜,和朔料闆。因為燈管一般是裝在LCD下面的外框上的,注意事項還是那幾點,防塵,拿背光源裡那幾張反光膜的時候最好是拿它們的邊邊。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捏它們的中間,不然會留下指紋,裝好後會留下像指紋一樣的白斑,晚上看起來可恐怖了。呵呵,如果你已經印上指紋了,可用紙巾加清水搽去,
搽到你看不到指紋為止。對于有的屏會出線,是因為綁定在玻璃基闆上和電路闆相邊的軟排線中有一根斷了,或者是接确不好所緻。屏出線了一般是不建議修的。因為要重新綁定軟排線是要有專門的壓線裝置的,但國内有些修屏的裝置終究是比不上原廠的好,往往是剛修的那幾天是好的,但過一段時間後,壓線的地方就會脫落,因修屏的時候換軟排線是一組一組的換(一般一組有200根線),用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一組一組的掉,這時出的線會更多。如果你是要修好賣給JS還可以考慮。而且能修有線屏的公司收費奇貴,一般價是150元一根線.修好後的售後服務是:出門不保。呵呵!!!!
總之如果是要拆屏的話,最好找一間幹淨房間,換膜,換燈管,LCD裡面都不能落有可見的灰塵。
另個加一點,筆記本用的LCD響應速度在看DVD、和TV的時候,感覺拖尾不是很嚴重。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