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新能源汽車“排頭兵”如何加速“狂飙”?

作者:産城雜志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陸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戰略舉措。2022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增速接近翻倍,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經曆了快速發展之後,新能源汽車又來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随着國家補貼的逐漸離場,新能源汽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今年,新能源汽車能否繼續“狂飙”?

01

大力支援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

作為目前市場中最活躍、最具潛力的産業闆塊,各方對新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持樂觀态度。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指出,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産銷仍将保持較快增長态勢。

郭守剛表示,今年工信部将繼續加大支援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釋出産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适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健全汽車生産風險預警機制,保障産業鍊、供應鍊暢通。多措并舉做好關鍵原材料保供穩價。加快新體系電池、車規級晶片、車用作業系統等技術攻關和産業化,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資訊通信等領域融合發展。

看新能源汽車“排頭兵”如何加速“狂飙”?

1月3日,國家鐵路局、工信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發《關于支援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服務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意見》,提出聚焦企業反映突出的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需求,明确鐵路支援政策,規範鐵路運輸服務,加強鐵路運輸管理,強化鐵路運輸安全監管,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用和鐵路運輸綠色低碳優勢,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不斷提升鐵路運輸服務标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水準,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促進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車物流成本、助力國家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

時隔約一個月的時間,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在全國範圍内啟動了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這次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的實施周期從2023年至2025年,車輛包括公務用車、城市公共汽車、環衛車、計程車、郵政快遞車、城市物流配送車、機場用車7個領域。其中,試點領域内新增及更新的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的新能源汽車比例力争達到80%。在完善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支撐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政策标準法規完善等方面積極創新、先行先試,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機遇與挑戰并存。在補貼政策陸續退出等因素影響下,可能導緻需求端收縮,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掀起一波“降價潮”。再加上晶片短缺、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國内不少新能源車企面臨形勢或将更加嚴峻。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900萬輛,同比增長35%。開得穩才能跑得遠,新一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雲湧”,新能源汽車在加速“狂飙”的同時,更應握穩方向盤,腳踏實地,以更穩健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戰。

02

上海:推廣規模居全球城市第一

目前,新能源汽車正在深度重組創新版圖、重建能源結構、重塑生活方式,成為城市競逐的“必争之地”。上海、深圳、合肥等新能源汽車标杆城市如何加速“狂奔”?

看新能源汽車“排頭兵”如何加速“狂飙”?

上海緊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建構汽車産業發展新動能。2022年底,工信部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叢集名單,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叢集入選。生産能力方面,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産量99萬輛,同比增長56.5%,占全市汽車産量302萬輛的32.8%;新能源汽車産值約2888億元,同比增長56.9%,産值産量均創新高,汽車制造業産值8080億元,對全市工業穩增長貢獻大,全力建設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打造具有競争力和影響力的汽車創新高地、産業高地。

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度不斷提升。上汽、特斯拉、比亞迪、威馬、蔚來等108家車企的1800款新能源車型在上海市場銷售,全年新增推廣33.6萬輛,同比增長32%,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50%,累計推廣規模突破百萬,達到101.3萬輛,位居全球城市第一。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69.7萬個、換電站120座,車樁比約1.4:1,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中,上海力量不可小觑。僅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家,就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一半。上汽集團海外市場銷量突破101.7萬輛,同比增長45.9%,已連續7年奪得國内車企出口榜首,其中很大一部分出口車型是新能源汽車。

政策支援方面,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全面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内并已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同時,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标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财政補貼。

關于發展方向,《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産業競争力,新能源汽車年産量超過120萬輛,産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03

深圳: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城”

随着新能源汽車産業的蓬勃發展,深圳“新能源汽車産業城”的産業形态已經初具規模。挂着标志性綠牌的公共汽車、計程車穿梭于大街小巷,市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普遍較高。良好的政策環境、完備的産業生态、适宜的氣候等,都促使深圳成為新能源汽車“疾跑”城市。

看新能源汽車“排頭兵”如何加速“狂飙”?

深圳市統計局釋出資料顯示,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0.1%,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高達202.7%。

與上海、廣州、長春等傳統汽車産業重鎮相比,深圳在燃油車制造領域基礎薄弱。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讓深圳發現了新的機會和賽道。深圳釋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從資金扶持到消費刺激,從科技研發到推廣應用,全方位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添磚加瓦”。

于政策措施而言,2022年12月,深圳釋出《深圳市促進綠色低碳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幹措施》,其中提到,要提升綠色低碳産業市場競争力,持續推廣新能源汽車。結合促消費政策實施安排,适時實施新購置符合條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以及對提前報廢或遷出“國Ⅳ”及以下普通小汽車并購置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等,促進新能源汽車銷售。

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車産業“一超多強”的企業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已培育年産值千億元企業1家、百億元以上企業4家,10億元以上企業超過22家。在深圳坪山,繁忙的比亞迪工廠中的房間内,一輛輛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産線。比亞迪是深圳本土汽車企業,成功登頂2022年國内銷冠王。剛剛過去的1月份,比亞迪銷售超15萬輛汽車,同比增長58.6%,是同時段少數實作同比正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随着企業的迅速發展,深圳已經具備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鍊。深圳市工信局局長餘錫權透露,在硬體方面,深圳建構了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技術鍊條閉環,覆寫電芯模組、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各環節;在軟體方面,深圳大批電子資訊和網際網路、人工智能企業進入智能駕駛軟體開發領域。

關于未來,餘錫權表示,新能源汽車産業已進入高速成長期,深圳将持續完善産業發展政策,助力企業品牌提升、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叢集發展。

04

合肥:建設“新能源汽車之都”

近年來,合肥把新能源汽車作為主導産業,全市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鍊呈現強勁發展勢頭。合肥新能源汽車産業已集聚規上企業300多家,包括比亞迪、蔚來、大衆、合肥長安、安凱汽車等6家整車制造企業,以及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關鍵配套企業。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電池、電驅動、智能網聯)、應用(公交、出租、分時租賃、私人)、配套(充電基礎設施、電池回收、檢驗檢測)等完整産業鍊。

看新能源汽車“排頭兵”如何加速“狂飙”?

合肥一直将培育企業作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在《合肥市“十四五”能源高品質發展規劃》中,提出要支援江淮、安凱、蔚來、大衆、比亞迪、國軒等龍頭企業發展。企業的表現也沒有讓合肥失望。2022年12月12日,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第30萬台汽車下線,再度重新整理中國高端品牌汽車量産下線速度。

大衆與合肥的合作也有着良好進展。2022年12月7日,大衆安徽首輛預量産車型正式下線,标志着大衆安徽向2023年首款新能源車型全面投産邁出關鍵一步。這意味着合肥新能源汽車産業正提速“駛入”快車道。

作為新能源汽車重要一環,新能源電池的再生利用市場規模也随之快速攀升。為推進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合肥将重點布局電池梯次利用、拆解回收等領域。

合肥市正在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車之都和光伏新能源應用第一城,《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提出發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産能突破300萬輛,培育百億級企業10家,實作産值和産量躍居全國第一方陣;布局完整、結構合理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體系基本形成,動力電池年産能超過300GWh,驅動電機系統年産能超過300萬套。

放眼未來,合肥市将錨定建設“新能源汽車之都”目标,打好補鍊延鍊強鍊組合拳,聚焦整車、智能網聯系統、關鍵零部件、電池回收利用等環節精準發力,建構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産業發展體系。

來源:《産城》雜志2023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