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專到研究所學生院,一直在西安,像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
研究所學生畢業後,我上了大學,但後來沒想到,在我離開大學的那一刻,它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改變。
一是離開鐵飯碗的保障,另一是進入保險業。
我的家鄉寶雞,畢業後自然定居在西安,文藝青年女性的标準,不是賣資料。
沒想到,大約兩年進入企業的時間不到,我的業務增長,業績做得不錯,個人業績達到公司精英會員标準,陝西省分公司名列前三,新華社金牌講師,團隊也迅速成為年度業績增長最快的團隊,人數不到10人, 分公司整體業績實作第二。他還是沃法學院的認證講師,一家網際網路保險經紀公司的顧問講師,以及MDRT美國MDRT的精英會員,該百萬圓桌創立了"環賽德養老金"品牌。
01、大學教師身份的轉變
同年,我于2015年畢業,獲得了工程碩士學位,并在辦公室擔任大學教學,并在年底決定正式加入新華社擔任保險代理人。當時,這個行業甚至這個行業還是頗具争議的,我理直氣壯地進入了這個行業。直到今天,我還記得我工作的學校需要交出人事檔案關系的時候,我拿着一個密封的檔案袋在操場上來回走了兩個小時,最後,我沒有送出檔案,而是向人事辦公室遞交了辭呈......

就這樣,我從一位令人羨慕的大學老師變成了一名保險代理人。
對其他人來說,一年兩個長假,高知,時間自由,穩定的收入,似乎沒有理由糾結或逃離。在我當老師的六個月裡,當我熱衷于把知識和價值觀傳授給我的學生時,我發現自己有空洞的經曆,教條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了很少的營養。越來越不滿和自懷,挫敗了我對工作的信心,缺乏更多的社會聯繫開始讓我感到非常不安。
生活中的好與壞,仿佛命運總有計劃。記得有一次給孩子在咨詢保險的過程中,遇到經紀人讓我很驚訝,她像一束光走進了我的生活,優雅的說話,專業的講解,良好的修養讓我突然,這不是我想要的自己嗎?瞬間感覺被揭開了"印章",然後開始了很多不好的行業知識,多了解行業和職業,大到政策導向,行業環境,小到保險産品,個人經驗等等,最後做出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 辭去工作去購買保險!
02、新華五年,镌刻着新的青春
偶然進入新華保險,記得進入這個行業的初期,西安這個古城的市場環境已逐漸開始擁抱保險業,但保險代理人這個行業的誤解和偏見仍然沒有明顯改善。結合市場回報和我自己的評估,我的目标越來越清晰,保險偏見來自哪裡,以及我的突破性方向可能在哪裡。
雖然沒有銷售經驗,但我善于學習,敢于說專業,我堅信隻有這樣才能在保險行業擁有自己的競争力。隻有專業的服務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勝任任何崗位的專業人才是最好的武器,在這個行業更是如此,雖然從業者很多,但專業人士的比例卻很低。是以在進入新華社後,利用自己過去的專業背景優勢和清晰的定位,迅速在公司脫穎而出,作為新人進入部門不到半年就代表分公司參加了省内的講師大賽,這也是由于他們原來的小旗。
在積累基本專業知識的同時,我從社群活動、公益活動、親子活動、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分享入手,使我有了快速成長,在了解的過程中結識了很多人生導師和朋友。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意識到這是一份成人工作,價值遠遠超過我的預期。我還記得第一個陌生客戶給我家庭政策的時候的喜悅和興奮,興奮的不是表現,而是通過我的學習和輸出換取客戶的信任時那種成就感和客戶幾十年的家庭安全感給我的那種價值感。
在新華社工作了近五年,我從一個小業務員成長為一名分公司經理,所管轄的團隊是内向教育程度最高、年齡結構最強的團隊,過去的經驗是非常高素質的團隊,公司給了我在這個職位上自主嘗試的各種可能性,也因為這些都是讓我有上升空間和反思的習慣。這些年來取得了一些成績,多項榮譽的加入,赢得了衆多客戶的信賴,不僅讓更多的家庭客觀理性地看待保險,也吸引了衆多合作夥伴的加入,和我在這個平台上攜手合作。
站在保險領域的深造專業是我進入公司後給自己明确的方向,是因為公衆對保險的認知偏差,隻需要把正确的保險理念傳遞給客戶,是以善于學習和研究,中立客觀地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其服務是我一直秉承的原則, 這些概念讓我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
從最基本的社群發展到企業組織的對接,從第一個客戶到越來越多的推薦客戶,我不必像剛進線那麼忙碌,不必每天拜訪客戶,還要源源不斷地進行客戶主動咨詢,同時團隊也在不斷創造良好的效果。其實,幾年的努力為我打造了一條職業通道,我隻需要跟着有序服務客戶、管理團隊,跟着公司的節奏發展下去。有一次,我以為這是我的家。
03、不意外事故——自省
但是,但是...
一次難得的保險業務咨詢讓我深思和不安。客戶80後,中級筆記會是專業背景,技術訣竅群體,良好的個人素質,和我以前服務過的大多數客戶群體相似,有很多共同點。與客戶進行兩次溝通後,觀念和價值觀非常比對,彼此一緻,客戶把家庭情況、後顧之憂、預算等都抛了出來。但後來在與客戶詳細溝通的過程中,我被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所包圍。
在我的客戶和我公司同意人壽保險比例的重要性,但單公司産品是有限的,當我們溝通時,我們可以使用一些産品來縮短保險期以減少保費,我的産品隻能選擇保護人壽。最後,不出所料,即使我一一回答客戶的問題,仍然沒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瓶頸,我不得不承認,在此之前,我意識到我所謂的核心競争力似乎并不是很核心。因為我的職位,因為我的公司,我的職位不再隻是從客戶的角度去做好自己的服務,我似乎離客戶越來越遠。
而消費者對保險這個複雜課題的了解和認識更加深入,保險越來越受歡迎,在競争充分的環境中,想要依靠一家公司解決客戶問題或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我堅持專業中立和客觀似乎很難實作。即使擁有專業知識,沒有一家公司的産品可以完全解決所有客戶的系統保障問題。這次咨詢不得不讓我停下來和自己說話,我的第一顆心,我的堅持,我的未來,我的價值是什麼?
對于團隊和個人來說,離開這個行業是不可行和發展的,擁有一個職業而不能通過專業精神為客戶解決問題是一個悖論。在這短短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我是想要一個職位的榮譽,還是我對它的敬畏和信念?晉升這個職位帶來的除了喜悅和桎梏之外,可以說,為了追逐這些所謂的成就而忘記了最初的心,封閉了自己最原始的動機。
一直滋養着我,不是這些證書不是光環的倉位,是解決每一個問題的為客戶帶來的成就感,是不止一個客戶因為我改變了保險的偏見,是不止一個客戶願意選擇保險工具為家人解除風險。内心的聲音越來越清晰:是選擇目前的利益,繼續保持團隊管理向前發展嗎?還是抛開過去,真正擁抱市場,與客戶站在一起?
我逐漸嘗試走出去,看到不同的團隊,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平台在工作,試圖找出答案。與預期相反,在了解了幾家主要公司和主管機構之後,我放棄了繼續做團隊管理的選擇。
市場不缺客戶,缺少的是這個行業真正專業做極緻的人,而真正的專業是立體多元的,除了保險本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準外,還需要有持續有效的學習能力、毅力、對行業的深刻了解和擁有能夠引領自己的價值觀。這些能力都賦予了身體,才是真正解決職業發展的問題。
有了這些,不僅為客戶服務,也為團隊服務,而一個敏感周到、求實的團隊才是市場真正需要的。我的最終答案 - 心不會改變,堅定不移!我要深化轉型,堅定地選擇專業價值。
04、精選保險經紀
出去走走,最終的結果是選擇一個保險經紀人,成為一個保險經紀人,兩者之間最簡單的差別是:保險經紀人可以代表多家保險公司的産品,代理商隻能銷售一家保險公司的産品。在國内範圍内,我不會把每個公司的不同産品,自己的好壞理由,導緻客戶不能有滿意的保護。
這麼多機構抛出橄榄枝,我為什麼選擇明亞?
其實,在這個選擇上并沒有太複雜,我也沒有比較過他們《基本法》,我覺得好公司的基本法(《基本法》:保險公司内部晉升管理制度的規則)不會有太大的不同,而且目前國内保險業的發展還是有限的,在真正的意義上, 《基本法》随着變化而變化,幾乎不存在。是以,考慮的重點不在這裡。我主要是因為一個朋友,我們互相交談,我很欣賞他對這個行業的了解、了解和判斷,而他确實有一個罕見的行業水準。
保險代理人VS保險經紀
事實上,這種選擇并不是換公司的問題。相反,在同一個方向上,一條不同的軌道。許多人不知道保險經紀人的存在。同樣可以了解的是,保險經紀人在中國近1000萬保險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在歐美保險發達國家,保險經紀人占比超過一半。
兩者之間的差別在于:
保險代理人代表保險公司銷售本公司的産品;
保險經紀人是根據ta的情況和需求從多家保險公司購買産品/投資組合的客戶。
《保險法》第五章以兩者的定義和差別開始:
保險法和保險合同中的"保險人"是指保險公司
從銷售環節來看,保險經紀人可以根據客戶的情況,為他開三家。在售後服務環節,由于經紀人不屬于任何保險公司,更能保護客戶的權益。
從趨勢來看,保險公司産銷分離是大勢所趨,保險市場越開放,保險競争越充分,産銷分離越多,就像家電行業一樣。不僅生産和銷售将分開,未來的核理賠業務很可能也将與保險公司分開。
這樣,消費者越有利可圖,保險公司和消費者之間的經紀人就越迎來大發展。保險公司也從中受益 - 節省代理教育訓練,管理,工作場所成本,并專注于産品開發和服務。台灣友邦保險取消了其代理商,Prudential Life在台灣也沒有代理商。
明亞作為顧問,保險醫生的角色,不隻是賣一些産品那麼簡單,不是簡單的"導購"。每個家庭面臨的風險和家庭成長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可以在三兩個保險産品的單一次元上解決的問題,保險是關于家庭财富的規劃和安排,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需要的解決方案應該不同。
财富管理
好的保險服務人員和公司應該能夠提供保險建議、家庭情況分析、保障方案制定、産品篩選、承保索賠、法律訴訟等一站式服務,真正意義上的能幫你買得對、買得好。真正成為為消費者提供全面科學保險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而明亞恰好是。
在此基礎上,我和我的合夥人也意識到,如果不站在較高的緯度,即從财務角度,從高水準的家庭财富管理來看,幫助客戶真正提供動态的風險識别和全面的家庭保護服務,仍然很困難。我的合夥人有财務背景,對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家族财富的管理和投資是一門學習和技能,不僅要規劃自己的時間、收入、支出、家庭事務、家庭債務、抗風險性、投資偏好等;然後,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和家庭财富管理方法。而這整個家庭的财富管理過程,保險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我們可以說,從寬廣和深度上看,真的要站在客戶的角度,解決家族财富管理和風險管理問題。
其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家庭财富好,風險好,生意好,"養老問題"很少被提及,而養老是我們家庭事務和财富安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至少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美元的資本支出。我們大多數人都忽略了...
05、楊凡元-何歡說老
給客戶做家庭資産規劃,和風險保障配額計算,發現了養老的問題,但我們并不覺得,畢竟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近幾十年來,人們的認知遠遠跟不上社會的變化。目前,第一輪城鎮化基本結束,我們大多數人70/80/90,未來生活離不開城市。
我們的養老金即将枯竭的消息已經傳出多年,但我們的看法是,中國的增長确實太快了,當我們沒有适應導緻生活方式快速變化的快速經濟增長時,老年問題就随之而來。
國家很着急,擔心我們以後會退休,很大一部分養老是個問題,但是我們自己因為過去固有的觀念和觀念,覺得沒有那麼迫切,覺得養老的事情離我們很遠。
我曾經看過一個日本老人的采訪
看完,不僅震驚,還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們的國家先不富裕,年幼的孩子,老了又來得那麼快,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等等,未來是老的,而且機率比我們的父母長,這種長壽如果養老金陪伴不夠,我真的不知道長壽是福還是禍。
如果說老年現金流的長短就是壽命的長短,那麼感覺生命的極限是可怕的。
該行業目前在養老金行業的人很少,有金融背景,具有财富管理知識的人較少,而我們的團隊恰好擁有它。
我想,是時候給我們楊帆了,我從白線開始,一路走來,學習至今,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專業積累,我可以放棄行業追随者的身份,主動開拓,主動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規劃退休後的生活。
養老金,不僅關系到退休後的時間和财務安排,還關系到年輕人的資金管理、投資和财富管理,以便在退休後更好地赢得更多的财富。隻有站在全金融、站在家庭财富管理和資産配置的角度,從長軸人生的整體考慮,才能幫助客戶真正解決養老問題,幸福生活。
從此,我們也擁有了"和歡說養老"的品牌,開始遍布整個網絡,深度關注養老與養老協會的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06, 最後
記得在決定轉型後,很多人都表示遺憾,但我現在知道放下是新的,現在肯定是我從未有過的感覺,隻有我知道,當不再被過去束縛時,每一次都是一個新的機會。
就像我的工作一樣,有一個認知的,有遠見的計劃可以給我們帶來未來的信心和幸福。
過去,都是因為心靈的指引。我,在這裡等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