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霆鋒終于不當廚子了!
3月14号,2023年英皇電影巡禮盛大舉行。
成龍、張家輝、任達華、劉德華、梁朝偉等巨星齊聚一堂。
包括即将拍攝、正在拍攝、即将上映的電影,英皇一共釋出了20餘部作品,幾乎囊括了未來香港電影的半壁江山。
然而,随着一位巨星的登場,這20部作品馬上黯淡了幾分。
謝霆鋒。
作為英皇電影的首席大廚,謝霆鋒在昨天宣布,接下來自己将有3部主演的電影陸續問世。
《怒火蔓延》、《海關戰線》和《無限任務》。
這三部作品,一個是《怒火.重案》的姊妹篇,劉德華主演;
一個是張學友的“複出之作”;
一個是《線人》的導演林超賢與謝霆鋒的再聚首,每一部都讓人垂涎三尺。
從4年不拍戲到如今3部戲連上。
謝霆鋒此舉,證明了自己放下廚師大勺,終于回歸了演員身份。
而接下來這部電影,更昭示着“香港最後一位巨星”,要在電影圈大展宏圖了。
《 新 警 察 故 事 2 》!!!
導演:謝霆鋒
監制:成龍
主演:成龍、謝霆鋒、蔡卓妍
成龍款步走上台,語重心長地說道:
“《警察故事》這四個字,當年我花了很多心血,受到全世界影迷喜歡,
當然,最厲害的是,這一次謝霆鋒做導演。”
一旁的謝霆鋒連連鞠躬,像極了70年代武俠片的拜師場面。
謝霆鋒在采訪時還透露:
“難得成個班底,演員包括吳彥祖、蔡卓妍全部都在。”

雙方的一席話不僅讓全場的氣氛陷入瘋狂,就連在場的媒體都忍不住馬上掏出手機昭告全世界——
謝霆鋒回來了!
為什麼這麼激動?
除了“謝霆鋒的導演處女作”之外,更多的是《警察故事》這四個字所承載的意義。
看似是一部時隔19年的續作,實則是一場師徒交接的傳承。
我們從頭開始說起。
第一部《警察故事》誕生于1985年。
當時,成龍的《A計劃》剛剛上映,在全世界反響都不錯,老闆鄒文懷建議成龍繼續去好萊塢試試。
在此之前,成龍有過一次闖蕩好萊塢的經曆。
對方還請來了《龍争虎鬥》的導演羅伯特高洛斯,但走诙諧路線的成龍很顯然不适合硬橋硬馬,無奈铩羽而歸。
成龍《殺手壕》
而這一次,成龍吸收前車之鑒,在嘉禾的協助下,洽談了一部現代警匪電影,名為《威龍猛探》。
電影算是标準的80年代美式犯罪片,成龍首次飾演現代警察。
本以為這種類型老美早就拍的輕車熟路,然而在拍攝過程中成龍與劇組依然沖突不斷。
成龍想表現角色在鋼鐵叢林中的人性掙紮,但美國導演卻讓他變成一個隻會扣動扳機的正義警察。
除此之外,電影中還充斥着大量髒話、暴力、甚至是顔色情節,這讓推崇“有嬉笑但不下流,有動作但不殘忍”的成龍大為反感。
成龍不僅馬上打道回府,甚至還把底片從好萊塢要回,并用自己的班底拍攝了一版“綠色版《威龍猛探》”。
即便如此,成龍依然不解氣。
“我希望用我自己的方式去拍攝一部關于警察的電影,也是要給那部美國片的導演看!”
懷揣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報複心,《警察故事》就這樣誕生了。
《警察故事》是成龍确立“诙諧動作風格”之後,在香港首次挑戰嚴肅題材之作,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而整部電影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
怒火!
恨虛僞的正義,恨猖狂的邪惡,更恨無力的自己。
陳家駒如同狂奔在香港街頭的猛獸,嫉惡如仇,橫行無忌。
在以往的電影中,成龍的角色雖然艱難,但他總是會擺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讓觀衆深信他會化險為夷,天大的困局也能一笑置之。
但《警察故事》中,成龍第一次演出了拼盡全力,卻力有不逮的憤懑,讓觀衆時刻捏着一把汗,心連心,情連情。
這種感覺,不隻是演出來的,也是拼出來的。
三層樓高的燈柱說跳就跳,拍完後,成龍兩手一翻,已經血肉模糊,爛的不成樣子,
發起瘋的成龍也顧不上憐香惜玉,被摔暈的林青霞,被砸出血的張曼玉,整個片場都彌漫着一股血腥味。
甚至為追求打擊感,成龍還專門讓道具玻璃加厚,演員的每一次觸碰都和真玻璃相差無幾。
最終,成龍的怒火燒遍了整個香港。
《警察故事》上映後拿下2662萬票房,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世界最佳19部動作電影之一,無數驚險的鏡頭更是載入史冊,錄入動作電影教科書。
《警察故事》幫助成龍轉型成功,從插科打诨的市井小哥轉為義憤填膺的正義英雄,該系列也陸續拍攝了多部續作,是成龍電影生涯中最為輝煌的一環。
而未來能接下這團怒火的人,此時剛剛5歲。
1980年,就在成龍初次闖蕩好萊塢失敗時,謝霆鋒在香港法國醫院308号出生。
父親是大明星謝賢,母親是初代港姐冠軍,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的生活裡就擠滿了記者的長槍短炮。
從咿呀學語到蹒跚學步,從步入校園到初進社會。
按照謝霆鋒的話來說,自己就像是經曆一場“楚門的世界”,一言一行都被鏡頭記錄、放大、消費,最終反噬給小小的自己。
7歲那一年,為躲避記者騷擾,謝霆鋒被媽媽發配到了加拿大讀書,這一走就是7年。
縱然如此,記者仍然會翻山越嶺,在學校門口蹲守謝霆鋒的出現,甚至添油加醋,把謝霆鋒寫成孩子幫的帶頭大哥。
1994年,因為熱愛音樂,回到香港的謝霆鋒拜在“音樂教父”戴思聰門下,次年就寫出了人生第一首歌曲《估計錯誤》。
左邊是衣食無憂的生活,右邊是猿聲不止的嘈雜,謝霆鋒就這麼被拉扯着一步步走出了少年。
終于,到了1996年,謝霆鋒的青春結束了。
那一年,因揮霍無度,父親謝賢宣布破産。
雖說不至于食不果腹,但謝霆鋒也是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壓力。
父債子還,16歲的謝霆鋒就這麼懵懵懂懂,踏上了舞台。
現在的娛樂圈“倒流”蔚然成風,人們一聽到什麼“流量”、“星二代”就會不屑一顧,而當年那個講究硬實力的香港娛樂圈更甚。
在沒有展現實力之前,你的身份就是原罪。
他初次登台,主持人介紹。
剛說到“謝霆鋒”的“謝”字,台下觀衆已然是噓聲一片——
“切~!死飛仔!回學校啦,出來獻醜!”
表演完,謝霆鋒怯生生走下台,與經紀人霍汶希相擁而泣。
但下一場,下下場,下下下場,謝霆鋒每一次都會遭受觀衆最整齊的噓聲。
直到1999年,謝霆鋒終于用一張專輯證明了自己。
《謝謝你的愛1999》
銷量過百萬,獎項十多個,縱橫台灣、香港兩大市場,一時風頭無兩。
而内地,更是用一場2000年的千禧春晚,宣布新王的時代來臨。
叛逆,是謝霆鋒當時最大的标簽。
小時候的生活,雖說是光鮮亮麗,但謝霆鋒像是爸爸媽媽的一個“挂墜”,更是記者賺錢的媒介。
他的喜怒哀樂從來不被尊重。
長大後,又因為父母的原因,追夢之路步履維艱,伴随着台下的噓聲與無數個纏綿悱恻的夜。
謝霆鋒的怒火,終于燃起來了。
2000年,謝霆鋒演唱會開到一半,他突然把手中價值幾十萬的吉他砸的粉碎。
“本來我出場時可以很有型,但出場時,吉他沒聲音,這隻吉他陪着我陪伴過90幾萬人的演唱,很可惜。”
謝霆鋒當然不是因為吉他沒聲,而是主辦方要求他假唱,謝霆鋒不從。
但走上台時卻發現:
自己的喉嚨被架空了。
砸,砸的粉碎,砸的歇斯底裡。
謝霆鋒再也不想忍受被别人剝奪解釋權的痛苦,他選擇了一種極為“普通人”的方式,用湧動的肌肉對抗着自己不能左右的命運。
很快,謝霆鋒又找到了新的發洩管道。
演戲。
除了“星二代”、“天才少年”、“不想當演員的歌手不是好廚子”等等稱号外。
謝霆鋒在演藝圈最響當當的外号是“拼命三郎”。
謝霆鋒拍起戲來有多不要命?
同樣是1996年,因為愛看動作電影,剛剛被噓下台的謝霆鋒走入劉偉強導演的《古惑仔少年激鬥篇》劇組,正式涉獵大銀幕。
一場亂鬥戲,所有演員打成一團,還沒成年的謝霆鋒擠在人群中随波逐流。
低頭一看,白鞋突然泛起紅花,原來是鐵栅欄戳穿了腳掌,腳踝露出森森白骨。
劉偉強讓他立馬去醫院,他不肯,堅持要拍完當天的戲份。
“不能因為我一個人,耽誤劇組幾百号人。”
《男兒本色》,他與吳京、房祖名、餘文樂同台競技。
一場追逐戲,他要從高層摔下,經過樹杈緩沖,最後撞向樓梯,狠狠摔在水泥地。
緊接着下一場戲又要被雙層巴士撞,從車上滾落,再跳上急速飛馳的汽車....
《逆戰》,從六樓徑直跳進車廂,車廂是鐵的但人是肉長的,差了幾寸都會斷手斷腳。
謝霆鋒排練了幾次,開機就跳。
鏡頭完成後雙手合十,隻擠出一句“感謝上帝我還健在”。
《消失的子彈》爆破戲,為了真實感,謝霆鋒縮短距離與火藥親密接觸,隻拿着一塊鐵闆遮擋。
一個火球,兩個火球,到第三個時,鐵闆都成了“鐵闆燒”,握在手裡似乎聞到了焦味兒。
但拍完後,謝霆鋒看着螢幕拍着胸脯自豪道:
“這是我真拍的!”
“為了去更證明自己,為了去不被我一出道的噓聲,蓋住我的歌聲,我要去從四十一樓跳下來什麼的。”
就像在舞台上砸爛的那把吉他,謝霆鋒選擇動作電影,很多程度上就是簡單直接的告訴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那些噓他的人——
我有能力,我也敢拼命!
謝霆鋒選擇用自己的身體對抗全世界的噓聲,為不被了解的青春複仇。
甚至為了踐行理想,他堅持不用替身,隻要不耽誤劇組,他必然親自上場。
“那樣沒有說服力。”
港片迷都知道的熱知識:
香港被保險公司除名的兩位明星,一個是成龍,一個是謝霆鋒。
一老一新,就像是保險公司為他們親自蓋的章:
拼命二字,靠自己吹沒用,是要靠别人看見的。
2004年,在《飛龍再生》和《特警新人類》的互相串場後,兩位拼命三郎終于正式合作,而電影的名字響徹華語影壇——
《 新 警 察 故 事 》
收手吧!阿祖!外面都是警察!
直至今日,吳彥祖戴着面具的邪魅一笑、成龍目睹屬下慘死的悲怆、謝霆鋒身穿綠色風衣的奔跑。
一切都仍曆曆在目。
《新警察故事》上映後,在香港立刻拿下2100萬票房,内地也有4300萬,一掃成龍票房低迷的陰霾,乃至幫整個港片重振旗鼓。
不僅票房喜人,《新警察故事》更是被媒體号稱“成龍近十年最好的電影”,金像、金馬提名無數,還讓吳彥祖拿到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即便在十年後的2014年,搜狐網通過影迷的真實投票,該片依然被評為這十年間最好的港片第三名。
而對成龍而言,他最大的收獲除了電影之餘,還找到了自己下一個接班人,
謝霆鋒。
拍最後那場墜樓戲時,謝霆鋒堅持自己上,中途出現意外,謝霆鋒被繩子繞頸險些窒息,更是在空中休克了幾秒。
當然,這都是紙媒爆料過的老新聞。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去年成龍直播首秀,中途連線了謝霆鋒,他突然想起兩個人拍攝《新警察故事》的往事。
據成龍回憶,當時有一場動作戲,謝霆鋒雙膝觸地嚴重撞傷。
醫療人員拉開褲腿後,兩個膝蓋都漏出了白肉。
衆人被吓壞了,還以為是骨頭,許久後才終于滲出鮮血,這才松了一口氣。
然而這點小傷對于謝霆鋒而言,甚至都到不了需要提及的程度,要不是成龍有感而發,或者這一幕早就淹沒在濤濤曆史中了。
出身金貴卻不矜貴。
如此務實的态度讓成龍對他青眼相加,不顧旁人的酸醋味,成龍當着所有人的面,對謝霆鋒一字一句說道:
“現在的你是過去的我,我希望我現在是以後的你。”
謝霆鋒,下一個成龍。
當然,因為沒有合适的劇本,謝霆鋒在2017年的《決戰食神》後就真成了“食神”。
他轉型當起了廚師,全力經營自己的品牌“鋒味”,通過美食向世界展現全新的中國味。
直到4年後,謝霆鋒這才回歸影壇,一經出手就拿下13億票房,7.2高分的好成績,賺了票子也有面子。
什麼電影呢?
又是下一團怒火,《怒火.重案》
回到開頭。
《新警察故事2》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是20年前的情懷?
是謝霆鋒初執導筒?
還是謝霆鋒接過了成龍的大旗?
要我說,是香港的殘燭香火,終于有人站出來又點燃了一根。
香港電影死了嗎?
莊文強說:“我都沒死,港片怎麼會死?”
杜琪峰說:“‘香港電影已死’是句廢話,說這句話的人根本不了解何為電影!”
王晶說:“有些人說香港電影已死,他們可以閉嘴回家睡覺。”
都說時代是一艘巨輪,它會無情地碾壓過一切夢想與回憶,把所有風景都封存在玻璃盒子中,做成一顆隻能觀賞的水晶球。
但你看啊,這巨輪下,不仍然有人高舉雙手,拼了命捍衛着最後的領土嗎?
有人說,謝霆鋒是香港最後一個天王巨星。
12年前,周潤發對着拿到影帝的謝霆鋒說:
“香港電影接下來的30年靠你了!”
而如今,剛過不惑,正值當打之年的謝霆鋒浪子回頭,高舉起了香港電影大旗。
香港電影不會死的。
畢竟,“翻生”是香港電影的拿手好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