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登入功能是每個産品的基礎功能,使用者已經習以為常了,但對于産品經理來說,這是打開使用者通往産品世界大門的“鑰匙”,需要好好設計。本文作者對登入功能設計邏輯進行了解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在使用者看來,登入像是一個一次性的功能,很多 APP 在手機上登入過一次之後,在下一次換手機之前,都不會再看到登入頁面。

對于使用者而言,登入功能是“平平無奇”的,但産品經理卻不這麼認為。

一、同樣的一把鎖,有的人選擇裝在入戶門上,有的人選擇裝在房間門上

目前登入功能的放置邏輯有兩種主流的設計:登入前置和登入後置。

登入前置是指使用者打開應用時,應用會要求使用者先進行登入,登入成功後,才允許使用者通路資源。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這種邏輯就好像将鎖裝在入戶門上,要想進入房子,需要先打開入戶門上的鎖。代表的應用有微信、支付寶等。

登入後置是指使用者打開應用時,可以通路應用的部分資源,當使用者通路需要賬号權限才能通路的特定資源時,才要求使用者登入。

這種邏輯就像将鎖裝在房間門上,你可以随意進入房子,但是想要進入房間,則需要先打開房間鎖。代表的應用有抖音、淘寶、京東等。

登入前置還是後置,主要看“資源”。

如果應用的資源基本都是屬于“隐私資源”,則需要将登入前置,比如微信、支付寶等,通路的資源基本都是社交、聊天、支付等隐私資訊,是以會采用登入前置的設計,就好比你家客廳放着電視沙發電冰箱,你最好給你的入戶門上把鎖。

如果應用的資源多數是屬于“公開資源”,則可以将登入後置,比如抖音、淘寶、京東等,通路的資源都是短視訊、商品等,這些都是可以公開通路的資源,隻有當你想檢視自己的訂單或收藏等,涉及到自己的“隐私資源”時,才會要求登入,就好比你家裡客廳空空如也,貴重物品都放在房間裡,或許你可以做到夜不閉戶,但是房間門你确定不上一把鎖嗎?

二、開鎖的時候再來配鑰匙

相比以前的賬号密碼登入,現在應用的主流登入方式變成了驗證碼登入和第三方授權登入,這樣的登入方式弱化了注冊的概念。

一般在登入的時候,如果賬号不存在,系統會自動注冊一個新的賬号,這個注冊過程對使用者而言是無感的。這就好比要開鎖的時候,發現沒有鑰匙,以前的方式是讓你跑到另外一個地方配一把鑰匙,再跑回來開鎖,現在是當場就給你配一把鑰匙,直接開鎖。

手機驗證碼已經變成大多數平台首選的登入方式。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有的應用依舊保留了賬号密碼登入的設計,如果使用者首次登入是用手機驗證碼登入的話,則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新注冊的賬号沒有密碼,針對這種情況,一般有3種解決方案:

1、在設定中增加設定密碼的入口,如果賬号沒有密碼,則顯示入口,如果使用者已經設定了密碼,則可以将該入口改為修改密碼的入口。

2、調整注冊流程,在新增賬號時增加設定密碼的功能。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3、在使用賬号密碼登入的時候進行判斷和處理,這種就比較複雜了。

首先要在登入時進行校驗。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然後還需要增加一個未登入狀态下設定密碼的流程。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也有使用者不喜歡接收短信驗證碼等待的那幾秒鐘,進而選擇第三方授權登入。

授權登入會跳轉到第三方應用,由使用者點選同意授權,授權成功後獲得第三方應用配置設定的“使用者 ID”,系統再将取得的使用者 ID 在系統中查找是否有綁定的賬号,如果沒有綁定賬号,則說明之前使用者沒有使用該 ID 授權登入過,則可以建立新賬号并綁定 ID。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這種方式帶來的問題比手機驗證碼更多,賬戶隻能拿到一個第三方的使用者 ID,這次不止沒有密碼,連手機号都沒有了。如果使用者下次換成手機驗證碼登入,這個時候就會再注冊一個賬号,兩個賬号資料是隔離的,這個對使用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困擾。

是以,除了那些隻支援第三方授權登入的平台,凡是通過第三方授權登入成功的,如果賬号還沒有綁定手機号,一般都會要求綁定。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當然,如果是新注冊的賬号,你也可以在綁定手機号之後再要求使用者設定密碼,但是這個操作對使用者來說太過繁瑣,一般都會舍棄這個環節。

三、以鎖解鎖

世界上有一種最難解決的問題,叫做——曆史遺留問題。

産品的形成是疊代的結果,在不同的階段會呈現不同的形态,但這些形态不總是相容的。可能在某個階段,産品的登入是以手機驗證碼為主,到了某個階段變成了以第三方授權登入為主,前期他們可能是獨立的,不同的登入方式會注冊為不同的賬号,等到了某個階段,要将這兩種方式融合的時候,這才發現問題來了,一個已經有資料的第三方授權登入賬号要綁定一個已經有資料的手機驗證碼登入賬号,這個時候就沖突了。

這就好比一個門隻能上一把鎖,此時你手裡有兩把鎖,你的意圖是将兩把鎖都上上去,這個時候就沖突了。這個時候隻能“以鎖解鎖”,這個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說白了,遇到這種情況,你要麼輪流使用兩把鎖,要麼主動放棄一把鎖,或被迫放棄一把鎖,隻使用其中一把鎖。

從産品上而言,就是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将第三方賬号綁定到這個手機号,還是兩個賬号,分開使用,如果一定要将第三方賬号綁定到這個手機号,系統則隻能要求你登出其中一個賬号,隻保留一個賬号。

使用者可能是在登入時使用第三方授權登入,被要求綁定手機号,結果手機号也注冊了賬号。

“平平無奇”的登入:登入功能設計邏輯解析

也有可能是在已經綁定了手機号的賬号内綁定第三方賬号,或在已經綁定第三方的賬号内綁定手機号發現賬号沖突,基本思路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求登出其中一個賬号,隻保留一個賬号,保留的賬号就可以同時綁定手機号和第三方賬号。

為什麼要做這麼“極端”的設計呢,主要是因為兩個賬号都有資料,如果不登出其中一個,強行合并兩個賬号資料,有些資料就會産生沖突。

舉個例子,假設我要合并兩個賬号,類似訂單這些資料是可以合并到一起的,但是如果是類似頭像、昵稱等等這些資訊,一個賬号不能同時存在兩份資訊,隻能保留一份,那到底要保留哪個賬号的呢。

或許你認為可以将能合并的資料進行合并,不能合并的資料讓使用者選擇保留其中一個賬号的,這種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後續每開發一個跟賬号有關的功能,都得考慮哪些資料可以合并,哪些資料得放棄合并,成本太高,遠不如讓使用者登出其中一個賬号來的經濟。

是以,對使用者來說平平無奇的登入功能,其實正是産品經理打開使用者通往産品世界大門的“鑰匙”。

#專欄作家#

産品錦李,公衆号:産品錦李(ID:IMPM996),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不務正業的産品經理和他的産品設計。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