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作者:狂飙經史

倘若一個人在遇到危險時刻,成功存活那此後一定會有更多的福氣。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早在雍正年間就有一個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在康熙雍正乾隆的帶領下所開創了一個鼎盛時期。國家的發展不僅需要一個明智的君主,同時要具備專業的人才在左右輔佐,這樣一個國家才能長久興旺。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雍正在位時期,發生了一件讓他十分頭疼的事情,朝中大臣無一人可以解決。就在雍正十分苦惱之際,一位大臣張廷玉向雍正推薦了一個人才,就是這樣一個機會讓這位人才從牢犯變成了一代名臣。

八旗子弟中的鳳毛麟角——阿克敦

從古代朝廷選拔人才,就是通過科舉制來進行,想要得到官職的學子必須經過寒窗苦讀,參加科舉考試才能有機會獲得官職。在清朝時期,滿族人不注重學問,以馬術為生。想要讓這些八旗子弟像漢朝人民那樣刻苦讀書,通過科舉考試入官是根本不可能的。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為了朝政不被漢人所掌管,清朝在入關之後便将一項選官制度設立在大衆面前。這項制度的确立是為了照顧八旗子弟,他們不用經過科舉考試,用金錢就可以買到心中所要的官職。

這項制度的确立引起了當時許多人的憤怒,即便心中再有不滿,沒有足夠的權利與之抗衡,也是徒勞。這項制度雖然不公平,但确實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滿族人在朝廷内的統治。

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好就有壞,家中有錢财的八旗子弟,從降生就賦予了自己做官的權利,自然就不用從小接觸書本學習枯燥的知識。他們的生活大多都是聽戲唱曲,無正經學問,漸漸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纨绔子弟。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出生于康熙年間的阿克敦與常人不同。即便身為滿洲正藍旗人,從出生開始便努力上進,擁有靈活的思維能力。通過自己的學問,在康熙四十八年時,成功考上了進士。

上司者定是不會放過這樣傑出的人才,畢竟在滿族人中能夠憑借真才學問擷取官職的人少之又少。當阿克敦中進士後,便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很快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為其出謀劃策。

阿克敦與其他漢族人一樣,參加了當時的科舉考試,成功進入翰林院做編修,成為一個短期的官職。

随着時間的流逝,阿克敦并沒有貪圖享樂反而更加努力。在短短幾年時間裡,阿克敦的職位連升7級。直到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阿克敦的職位已經是全國最高學府的上司人,被稱為國子監祭酒。

當時還有一位人名字叫做張廷玉,但他的官職卻沒有阿克敦升的快。康熙帝去世以後,雍正帝成功繼位,對從前的大臣心生忌憚,唯獨對張廷玉、阿克敦二人十分信任。雍正讓他們在南書房當值,負責講經、拟聖旨等。

後來由于社會變化,阿克敦被雍正派往廣州擔任将軍,這無疑是将一個文官強制變成一名武官。在雍正年間,由于實施貪WF敗的政策,衆多官員因為觸犯法律丢失了性命。即便痛失了朝中大臣,雍正也不打算就此罷休,甚至下令嚴查其親屬,直到追回所有财産。

阿克敦也聽從雍正的指令,在當地嚴格審查貪W受賄的案件。畢竟是以文官出身,在一些案件上無法做到變通。下令彈劾部分廣東官員,無形中得罪了數人。就當他被雍正調到廣西巡撫時,遭到了當地大量官員的彈劾,并列出相關罪名作為彈劾的證據。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阿克敦被污蔑入獄

這些官員針對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誇誇其談,将搶劫案件改為偷竊案件,甚至污蔑他曾經挪用公款指使家人在外收受賄賂,仰仗自己的權利,進行貪W受賄。雍正帝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内心十分氣憤,自己平生最痛恨貪WF敗的官員。

原本雍正就愛惜人才,阿克敦的能力也是人人目睹,即便犯錯誤雍正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他的做法。奈何這一項彈劾觸犯了雍正的底線,并且據其他官員所描述,阿克敦曾向外國使者收取賄賂,雍正認為國家的臉都被丢盡,有損形象。

雍正帝下令将阿克敦抓到監獄中不聽任何解釋,直接奪取相應官職,判處死刑。上書彈劾他的官員并不滿足,指證阿克敦包庇貪WF敗的下屬,于是雍正帝便将他打入死牢,等到秋後再進行斬首。

在狼狽為奸的官員污蔑之下,阿克敦從人人尊敬的官員變成了人人厭惡的貪WF敗之人。一時間沒有任何人敢替他求情,隻能任其發展。沒過多久,雍正便為當初自己的行為産生後悔之意,但是當朝皇帝一言九鼎,即便心中再有不舍,也不能出爾反爾。

清朝面臨難民的危機。

處理完阿克敦的事情之後,雍正每天又投入到批奏折、平衡内政的忙碌中。就在一切按部就班進行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大雨讓蘇北陷入了困境。雨量過大導緻河道不通,長時間發展百姓的房屋和田地便會遭殃,被雨水淹沒。

一旦發生這種事情,清朝又将增添一部分新的難民。當下最緊急的情況便是疏通河道,讓雨水能夠排出。雍正十分糾結要将此事囑托給朝中哪位大臣,他所信得過的老陳手中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自己年紀一大,身體狀況不足以支撐他再次前往前線。倘若将此事交給朝中新上任的官員擔心缺乏精力,貿然讓他們疏通河道出現差錯将産生嚴重的後果。

就在雍正不知如何是好時,身邊輔佐的大臣張廷玉為他想了一個辦法。張廷玉表示,如果皇上急需人才,在牢房裡就有一個現成的。雍正這才想起自己的大臣阿克敦還被關入牢中,隻不過由于事情的堆積,逐漸将此人淡忘。

雍正頓時覺得心中的煩悶逐漸消散,憑借阿克敦剛正不阿的性格,倘若派他去蘇北疏通河道,此人一定會将事情放在心上盡心盡力,絕不會出現自己所擔心的從中收取賄賂的情況。再加上阿克敦,在朝中處理事務多年有一定的資曆,相信能夠壓制當地的官員。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戴罪立功,阿克敦重新回到官場。

雍正立刻下令釋放阿克敦,派他前往蘇北掌管疏通河道之事。倘若這件事情能夠完美結束,便可以戴罪立功,重新回到朝堂之上。在當時的情況下,雍正所執行的貪WF敗政策已經逐漸接近尾聲,原本就後悔當初決定的雍正便借此機會想讓阿克敦恢複原職。

至于張廷玉為何會舉薦阿克敦,二人同為進士出身,在此之前早已建立深厚的情誼。于是張廷玉冒着被連累的風險,向雍正舉薦了阿克敦。

阿克敦最終不負衆望,到達蘇州地帶之後先是觀察地形狀況,采用最妥善的方法開通新的支河。随後前往四周統計災情,并且解決了用糧的問題。在雨水較多的地區修築堤壩,帶領官員清理河道,逐漸解決了這次江南的水患。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阿克敦在解決事情之後傳回京中,以此帶罪立功,順利傳回官場。兩年以後被雍正派往西北地區,與準噶爾大軍一同協商政務。阿克敦多次往返兩地,為今後邊疆百姓的安定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

雍正十二年時,阿克敦接受任務前往準噶爾,與其首領噶爾丹商讨罷兵息民的相關事宜。雙方由于地區分界問題争執不下,便允許使臣阿克敦回到京城尋求雍正的意見。在這個問題上雙方未達成共識,這次商議被迫中斷。好在雙方之間暫時休戰,避免了戰争的發生。

阿克敦再次入獄,所幸有驚無險。

雍正十三年時,阿克敦被名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和工部侍郎。沒過多久,雍正帝去世,高宗成功上位,下令讓阿克敦前往泰陵地區為先帝守陵,以示尊敬。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阿克敦再次被派往準格爾與首領談論之前未解決的分界之事。由于雙方意見不一,噶爾丹再次派使臣入京面聖試圖将新帝乾隆說服,卻遭到乾隆的拒絕,讓其使臣原路傳回。

在乾隆十三年,阿克敦被稱為協理大學士。當複查皇後去世之後,阿克敦将“皇妣”翻譯為“先太後”。乾隆看到之後十分生氣,下令召來阿克敦進行對峙。未曾想阿克敦未得到旨意,便擅自離開。一氣之下,乾隆免去了阿克敦的官職。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等到阿克敦歸來之後,不知是何原因便被抓到刑部大牢,拟斬監侯。即便心中有千萬疑問,乾隆也不聽任何解釋。好在沒過多久乾隆意識到并不是阿克敦的錯誤,于是将他從刑部大牢放出。

阿克敦原以為自己終于不會蒙冤而死,沒成想皇帝為了顧及自己的面子,将阿克敦重新治罪并判處“論斬”。這讓阿克敦心中瞬間失去了希望,短短幾日就被判處兩次死刑。好在乾隆隻是顧及面子,問題沒過多久便将他釋放并授予官職。

從此以後阿克敦在官場上再也沒有如此大的波動,他對朝廷的貢獻是任何官員都無法做到的。在政務上兢兢業業,并且為朝廷培養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官員。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阿克敦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精彩,從早年的科舉取士到取得康熙的重用,後又巡視邊疆地帶,被彈劾下獄。在乾隆時期協助其處理軍務施展才華,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初阿克敦被污蔑入獄之後沒有放棄希望,更沒有将怨恨轉移到雍正身上。他牢牢把握求生的機會,想要再次回到朝堂。對于他的一生,除了自身本領十分優秀,更離不開張廷玉的舉薦,否則将會蒙冤而死。

作為一個經曆過兩次生死考驗的朝廷官員,最終能夠平安的養老,安然的告别官場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他的一生被後世所敬仰,是一代名官。

雍正感歎無人可用,張廷玉:死牢裡有個現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誕生

他的兒子深受父親的影響,從小便有勇有謀。心中牢記父親的諄諄教誨,成為乾隆年間許多重臣之一。在今後的戰争中平定了大小戰亂,始終記得父親所遵循的從政理念和做人原則,是一名功臣名将。

俗話說半君如半虎,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皇帝手中掌握着生死大權,稍加不慎便會牽涉家人。雍正身為皇帝,沒有貪圖享受,懂得朝廷與大臣之間的平衡,善于留住身邊的人才,這正是他是一代明君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