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觀智庫|加強工業網際網路資料資源治理 促進工業數字化轉型持續發展

作者: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李曉東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确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重要經濟形态。數字經濟以資料資源為關鍵要素,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争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經濟也正在成為加速改變人類社會、推動數字文明建構的重要基礎。工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是數字經濟的重要驅動力,工業資料要素是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基礎,其采集和利用貫穿始終。工業數字化轉型涵蓋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三個階段,對應着工業資料的數字加工、聯網服務和綜合利用。大陸在該領域的數字化階段工作已有良好的基礎,網絡化階段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建設,智能化階段工作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國家已經出台了資料安全法和個人資訊保護法,以及《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提出了非常高的資料合規要求。在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程序中,要加強工業資料治理工作,促進工業資料要素共享利用,避免資料安全和資料合規的風險。

資料要素是促進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基礎

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兩大主要方面,後者對數字經濟發展的貢獻占據着主導地位。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釋出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年)》公布的資料,2021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億元,其中數字産業化規模為8.35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僅18.3%,産業數字化規模則達到了37.18萬億元,占比81.7%。在産業數字化中,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正在不斷加速,工業生産裝置的數字化水準不斷提升,工業網際網路是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網絡化階段的主要形式,對促進産業數字化發展的效能正在持續得到釋放和增強。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指出,大陸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已覆寫到45個國民經濟大類中,具有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數量超100個、裝置連接配接數量超過7600萬台套。《“十四五”國家資訊化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檔案均對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提出了要求。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融入工業領域的具體展現,恰如資料是網際網路的核心價值展現,資料也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和基礎,資料效能和價值的最大化發揮離不開有效的資料治理。相比于傳統網際網路實作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配接,工業網際網路緻力于實作人、機器、系統等的全面連接配接,建構覆寫全産業鍊、全價值鍊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資料始終貫穿其中,是這一整套系統和體系的核心所在。然而,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普遍面臨着資料管理意識不足和管理方式落後、工業資料标準不統一、高品質資料供給不足、資料産權不明晰、資料孤島現象嚴重等問題,要建構良好的資料治理架構,避免重複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忽視資料權屬“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的商業模式老路。

工業和資訊化部2020年印發《關于工業大資料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加快資料彙聚、推動資料共享、深化資料應用、完善資料治理等方面提出意見,促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和激發工業資料資源要素潛力;2021年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确要促進平台間資料互聯互通,實作系統的互操作等。

快速發展的四川工業數字化轉型面臨四大挑戰

近年來,四川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援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綱要》提出,加快推進工業制造體系建設與工業網際網路更新改造有機融合,培育全産業鍊追溯、規模化定制、智能檢測等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新模式。《四川省加快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加速工業網際網路整體發展階段性躍升,加快制造業生産方式和企業形态根本性變革,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綠色低碳轉型和高品質發展,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傳統産業效應凸顯,制造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目前,四川省正在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業網際網路實作規模化部署。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認定首批12家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培育近40個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動29萬家企業上雲,新增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6個、智能制造示範工廠2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達4012億元,同比增長18%左右,并獲批建設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國家示範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可以說,四川在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網絡化階段布局充分,但從整體發展水準和取得成效看,四川省工業網際網路整體發展水準仍然不高,與發達地區省份的差距較為明顯,特别是在工業資料要素的利用和治理方面還面臨較大挑戰:

資料治理頂層設計不足。具體來看,目前四川省資料治理政策和治理技術路線不清晰,體制機制不夠健全,資料收集、流通、存儲、利用等管理不規範,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此外,缺乏資訊化人才資源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的長期、穩定發展;

資料孤島現象依舊嚴峻。近年來四川加強資源整合、推動資源共享,在打破“資料孤島”中積極探索,但數字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壁壘,主要展現在資料資源庫建設不夠、資源品質不高、資料使用壁壘嚴重,工業網際網路主體之間、平台之間的資料互操作水準有待提高。在政府層面,政務網絡尚未完全整合、集約化程度較低且與社會資料對接機制缺失、對接範圍不廣、對接資料不足、對接應用不深,資料應用場景未真正落地,資料利用價值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資料治理基礎設施較弱。目前,四川省骨幹通信能力亟需擴容更新、5G基站建設仍需完善,區域在加強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基礎支撐能力方面仍需鞏固。此外,區域之間基礎設施建設的系統協調性較差,低水準重複建設、系統技術路線和資料格式多樣,影響工業網際網路健康有序發展;

資料安全保障能力不強。截至2021年10月底,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探測與人工驗證相結合的方式,四川省累計發現工業網際網路高危安全風險800多個,工業網際網路資料面臨較大安全風險。行業企業合規壓力激增,數字化轉型動力趨低。

做好資料治理推動工業數字化邁向智能化階段

資料驅動是數字經濟的典型特征,是資訊化程序向智能化階段邁進的核心基礎。良好的資料治理對于工業數字化轉型和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四川省可以圍繞頂層設計、資料互操作、資料安全公共平台以及政策支援等方面不斷促進工業數字化轉型能效提升。

高度重視工業資料治理頂層設計,強化戰略引領。按照網絡安全法、資料安全法和《工業和資訊化領域資料安全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要求,以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健康快速發展為出發點,制定出台省級工業資料治理法律法規,确定工業資料治理總體思路,明确資料的收集、流通、存儲、利用等方面的規則,為釋放工業資料價值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

支援工業數字平台的資料互操作,連通資料孤島。以工業資料的辨別确權、認證授權、安全交換為核心,建構資料資源目錄和互認機制,通過統一工業資料、算法模型、微服務等調用接口,建設工業資料互作業系統平台,打造工業“資料中樞”,實作平台間、平台與使用者間的資料互操作。鼓勵開展聯合攻關、互補合作,制定平台間接口規範,推動機理模型和工業APP的跨平台調用與訂閱,打造協同發展、多層次系統化平台體系。

建設工業資料安全公共服務平台,緩解合規壓力。支援骨幹企業、行業協會和第三方專業機構聯合共建共享工業資料安全與治理公共服務平台,将資料安全治理與資料應用創新工作進行分離,逐漸降低工業企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等市場主體的資料安全責任,提升專業化資料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時,緩解行業資料合規壓力。

強化工業資料治理政策支援保障,促進行業發展。建設工業資料治理研究和服務支撐性機構,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開展資料治理提供資金支援,鼓勵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通過資料治理成熟度評估。支援保險公司根據工業資料安全開發相應的保險産品。鼓勵開展全省重點領域和骨幹企業工業資料治理專題教育訓練,大力培養教育訓練資料治理相關政策和技術專職人員,不斷壯大工業資料治理人才隊伍。

(作者系伏羲智庫創始人、主任,清華大學網際網路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