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作者:直通三農經濟

文/金子

一個常識性問題:北京有海嗎?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北京沒有海?

四九城的土著們首先表示不服!北海、南海、什刹海、前海、後海、中海……那麼多“海”,怎麼能說沒有海呢?

這些“海”确切地說應該是“湖泊”,這就要追溯到宋末元初,蒙古湖泊成片,河流萬千。蒙古人就管湖叫海子,他們定都北京之後,也把北京城裡的幾處湖泊稱為“海子”,久而久之,北京就有了這麼多以“海”命名的湖泊。

而從地理角度看,北京三面環山,西面是太行山,北面和東北面是燕山,南面和東南面是華北平原。翻山越嶺過後,你會發現北京其實真的沒有海!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再來一個常識性問題:沒有海能養海鮮嗎?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答案是:居然能!

海鮮海鮮,一般是有海的地方才能養出海鮮來。但現在,養殖新鮮海鮮不一定要依水而建,隻要有海水,哪裡都能養,還能養得很好!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在内陸的北京,用海水養出來海蝦,活蹦亂跳,新鮮飽滿,還有點甜。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在内陸地區,能用海水養出海鮮,這事兒意義大了。内陸想吃到鮮活的海鮮,一般都要從沿海省份長途運輸過來。價格昂貴不說,新鮮度也沒有保證。比如對蝦,有些淡水塘裡養殖的對蝦,産量不高,最主要的是缺少海鮮的味道。

如果在内陸用海水養海鮮的養殖模式成熟了,能向更多内陸地區擴充的話,老百姓餐桌上的幸福感會大大增加。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這個叫邱貞傑的人,在不靠海的北京養出了海蝦,而且效益高賺錢多。下圖這樣一個16平方米的水池子,一年就可以養出1800斤海蝦,能賣5萬多元。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邱貞傑養海蝦的池子)

誰說沒有海的地方不能養海鮮?思路打開了,前面就是破局之路!

01

運海水來北京!

邱貞傑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并取得了碩士學位。2020年,他在北京經營着一家醫療美容店,因為醫美行業的競争越來越激烈,邱貞傑一直想找個新項目。有一天,一位朋友跟他聊起了一件事,說有人把海水運到武漢養殖南美白對蝦,這件事一下子引起邱貞傑的興趣。

南美白對蝦原産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在20世紀80年代末引進中國以後,沿海一帶都有養殖,成為中國蝦類養殖和消費的主要品種。

北京市場上的南美白對蝦都是沿海地區運過來的,邱貞傑考慮到,背靠北京巨大的市場消費能力,如果能在北京養出南美白對蝦,跟外地運過來的蝦相比,更具有運輸成本優勢。

2021年,邱貞傑果斷放棄了醫美行業,在北京小湯山租了10畝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邱貞傑組建了技術團隊,并用塑膠做成養殖池子。在北京養海蝦的想法雖然聽上去很新鮮,但首先要解決的是海水的問題,可北京并沒有海水。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北京沒有海水,但這難不倒邱貞傑,他想學着武漢那邊的養殖基地,從浙江舟山運海水到北京,沒想到,邱貞傑一算賬,光運費就把他吓了一跳。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一車海水30噸,按一萬元運費算,填滿邱貞傑的養殖池大概需要100萬元,這個成本對邱貞傑來說太高了,他不得不另找水源。

邱貞傑是山東人,他知道山東沿海一帶有一種特别的海水,當地人習慣叫它們鹽鹵水,是一種高鹽度的海水,含鹽量大概是普通海水的四倍。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剛好,邱貞傑有一位堂哥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經營着一家制鹽場,制鹽用的就是鹽鹵水。

經過化驗,這種鹽鹵水非常适合養殖南美白對蝦,邱貞傑選擇了從山東濱州拉鹽鹵水。相比較從浙江舟山拉水,山東濱州離北京更近,從濱州到北京,一車水隻需要5000元的運費。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山東的鹽鹵水除了幹淨,它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比一般的海水可要鹹多了。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邱貞傑把鹽鹵水運到了北京市昌平區。鹽鹵水的鹽度是普通海水的四倍左右,邱貞傑想了一個辦法,隻要把運回來的鹽鹵水鹽度稀釋到和海水一樣,一車鹽鹵水就可以變成四車海水,這就進一步降低了用水成本。

鹽鹵水經過調配以後,成本下降到了1250元一車,這讓邱貞傑很開心,海水的問題終于解決了。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02

海水養蝦的“坑”是什麼?

2021年,邱貞傑按照從武漢學來的技術和模式,引進了100萬尾南美白對蝦小苗。在邱貞傑的照顧下,那批蝦兩個月就長到了十幾克重,再過半個月就可以上市了。

為了養蝦,邱貞傑前期的基建和采購各種養殖裝置,總計超過了一千萬元,這些錢一部分是抵押了房子的錢,一部分是家裡多年的積蓄。

邱貞傑心裡想着早點把這批蝦養大賣出去,好緩解一下緊張的經濟壓力。就在那批蝦離上市還有半個多月的時候,在這個節骨眼上,養殖場竟然出大事了。

死蝦一天比一天多,每天都要倒掉300斤。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損失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打擊了邱貞傑扛下去的信心。為了在北京養海蝦,邱貞傑已經投入了一千多萬元,把全副身家和全家的希望都放在了蝦場。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連續10天,每天都要死掉300多斤即将上市的蝦,價值一萬元,連勞工們看着都心疼。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邱貞傑不想放棄,更不能放棄。他一定要找出蝦死亡的原因,經過觀察,邱貞傑發現了一個細節,所有死蝦的殼都是軟的。

邱貞傑請教了一些專家,經過化驗,并一個一個地排除原因,終于找到了死蝦的原因。原來蝦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不停地蛻殼才能長大,如果水的酸堿度低于7,蝦剛長出來的殼就無法硬化。

邱貞傑及時調整了水的酸堿度,這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2021年春節,邱貞傑終于成功養出了第一批蝦,為接下來的大規模養殖積累了寶貴經驗。

因為運海水不容易,在北京用海水養蝦,為了節省成本,養過蝦的水不能說換就換。是以邱貞傑在一開始就花重金購買了一套水處理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對養過蝦的海水進行過濾和消毒,保證海水可以循環利用。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有了這套水處理系統,邱貞傑每天隻需要往蝦池裡補充七八噸蒸發掉的水就可以,節省了不少跑山東拉鹽鹵水的成本。

正是有了鹽鹵水和水循環處理系統,邱貞傑才能夠降低大棚養蝦的成本。邱貞傑一年能養六批蝦,采用的是高密度的養殖模式。

一個池子平均能養280斤到300斤,最高能養320斤。養三個月左右,每隻蝦能在25克左右,一斤有20—25隻,已經可以在北京上市了。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在池子裡抓蝦,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把水排少以後,大概30分鐘左右就能撈300斤蝦。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03

圍繞“鮮”做到極緻

邱貞傑在北京養出海蝦的消息一傳出去,一開始很多北京經銷商并不相信。後來有經銷商将信将疑地過來實地考察。

看到滿池子的蝦,能在北京找到蝦的貨源,就不用再辛苦跑外地拉蝦了,經銷商們也很開心。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經銷商們淩晨一點左右到這裡抓蝦,兩三個小時後,這批蝦就能出現在北京的批發市場上,保證了蝦的鮮活。

除了賣給批發商,邱貞傑自己也開了一家活蝦專賣店,在賣蝦的過程中,邱貞傑發現了一個問題。

一般去市場買蝦,都是給一個塑膠袋把蝦扔進去。買的時候是活的,到家可能就死了。然後有可能到家之後也不會馬上吃,是以在真正下鍋做的時候蝦都死掉了。

邱貞傑當初在北京養蝦,就是為了讓北京人吃到更鮮活的海蝦,邱貞傑決心把鮮活做到極緻,他研發了一種帶充電氧氣泵的盒子,把活蝦放進這種包裝盒子,至少能活一天時間。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隻要它的氧氣不斷,然後蝦跟水有一個合适比例,蝦維持一天兩天的生命是沒有問題的。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邱貞傑的蝦場本來就離北京市場近,有了這種包裝盒以後,就更有優勢了,這種包裝的蝦買回家之後是活的,一直到下鍋之前蝦還能活蹦亂跳,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在沒有海的地方養海鮮?已經不是什麼科幻大片了!

通過批發和零售,2022年邱貞傑的銷售額達到了800萬元,而下一步,邱貞傑要把這種養殖模式推廣到更多的内陸城市。

在内陸城市養海鮮,這個原本大多數人覺得很科幻的事情,正在變成現實。有了這麼多敢想敢幹的人,再加上科技的加持,農業越來越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