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好解釋一下巨型幀以太網是什麼.以太網是第2層網絡技術,其協定資料單元(PDU)是一個幀.作為參考,L3PDU(IP層)是分組,L4PDU(tcp / udp)是分段.
以太網幀(有幾種類型的以太網,但我們可以在這裡概括)包括一個頭(包括源MAC,目标MAC,802.1q VLAN标簽等),資料或支付,幀和CRC校驗和用于驗證幀的成功傳輸.
原始以太網将幀大小(整個幀中的資料的值,包括頭和校驗和)指定為1500位元組(或者可能是1518,必須查找它).這個數字在一次發送的資料量與傳輸失敗或沖突和必須重新傳輸的可能性之間取得了平衡.随着快速全雙工LAN的出現,人們意識到可以通過增加以太網幀大小來提高性能.傳統的巨型幀大小是每幀9000位元組,盡管這主要是慣例.
在堅如磐石的全雙工LAN(或VLAN)中,所有元素都期望接收巨型幀以太網,它實際上确實提高了性能.這種情況的問題是,如果您引入了一個不期望它的網絡元素或終端裝置.在最好的情況下,由于資料包丢失會導緻性能下降,因為接收裝置在幀中隻需要1518個位元組.
現在針對您的具體問題:
What would be the best way to
implement Jumbo Frames on a network?
這是一個主觀問題.在我的工作地點,我們選擇隻在我們知道控制了所有變量的地方實施它,我們知道它會有所幫助.為此,我們在一個特殊的“私有”vlan中實作它,隻有特定裝置才能通過其第二個NIC通路.具體來說,我們将檔案伺服器和應用程式伺服器的第二個NIC放入此新VLAN,然後更改對此VLAN中使用的IP方案的所有引用.這使我們能夠将我們知道最有利于的特定區域(我們基礎架構中使用率最高的資料鍊路)的目标(沒有人将桌面計算機插入此VLAN).這可以在最大限度地降低風
更具體地說,在網絡方面(使用IOS),我們建構了專用于巨型幀裝置的VLAN,然後在其vlan定義中添加了“mtu 9000”.使用此網絡的交換機上的每個接口都使用類似“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的内容放入此vlan中.在linux機器上(eth0連接配接到标準網絡,eth1連接配接到巨型幀網絡),我們在/ etc / sysconfig / network-scripts / ifcfg-eth1中添加了“MTU = 9000”.因為我們從不路由這些資料包(不能直接連接配接到巨型幀VLAN的任何東西與巨型幀VLAN上的NIC說話),我們永遠不必擔心路由器配置.
From what I can tell in order for it to work properly all network gear
on the network must support Jumbo
Frames. Is this true?
是的,差不多.所有網絡“用戶端”(我指的是伺服器/桌上型電腦/ IPKVM / IP環境螢幕等)也必須說出來,或者如上所述,你将擁有許多半可通路的機器(它們會ping,任何小于1500位元組的L3或L4PDU将成功,這意味着,例如,您的郵件伺服器将ping,并且您将能夠提供可能是小測試消息的内容.但是當您嘗試提供真實的郵件(具有excel附件的那個推出架構大小> 1500位元組)它會神秘地失敗).
If I have specific gear (e.g. network
printer) that cannot be updated to GB
ethernet will this prevent me from
enabling Jumbo Frames?
如果是這種情況,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假設可以處理此問題的網絡裝置):
>建構兩個VLAN,一個使用巨型幀,另一個不使用
>将所有網絡裝置配置設定給一個vlan或另一個
>在您的路由器和交換機中,實作巨型幀vlan并更改任何網絡用戶端上的幀大小.
這意味着您的網絡上将不再具有平面L2拓撲.例如,如果您要從支援巨型幀的伺服器列印到非巨型幀列印機,則必須路由資料包(通過路由器,将幀重寫為更正常的大小,然後發送到列印機在另一個VLAN上).這意味着您的巨型幀和非巨型幀機之間的通信将比以前略差,但jumbro幀VLAN上的所有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将更好.這真的隻是一個判斷電話.
What are some of the gotcha’s of
enabling Jumbo Frames?
希望以上涵蓋.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