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作者:泰國播報

最近一段時間,總有讀者在背景留言說“泰國不如以前好玩了”,吐槽“泰國已經不是過去的泰國了”。

嫌棄“泰國不好玩”的原因有很多,有說宰客的、有說物價貴的、有說景區景點街頭美食不過如此的、還有說泰國人“崇洋鄙華”的。

​一開始,咱并沒有太當回事,覺得這個大概屬于個人見解。

​但是後來發現,說這話的人似乎還不少,不光是泰華圈有這個聲音,中國一些網上的抖音部落客,旅遊公衆号之類,也紛紛附和,殘忍斷言“泰國已經貴得去不起”甚至“泰國已經不值得來了”。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截自抖音賬号)

自疫情以來,老漢在泰國住了三年,并沒有覺得泰國最近有何突變之處。

​但是,咱們畢竟是僑民,不是遊客。視角不一樣,結論自然也不同,人家遊客的痛點,咱們未必能夠充分體會和共情。

​是以,老漢專門上網看了一圈,也問了一下身邊的人,大緻了解了一下“泰國不好玩”以及“泰國去不起”這個說法,究竟是怎麼來的。

​綜合下來,對泰國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情況:

​​一、宰客

​很多網友和部落客都吐槽說,泰國現在宰客嚴重,甚至比“以前”要更嚴重。

​比如,“計程車不打表,兩公裡叫價150人民币”;餐飲行業給遊客“陰陽菜單”,外國人一個價,泰國人另一個價。

​這些萬年基本款,泰國網友基本上旗幟鮮明地站在中國遊客一方,反對本國無良商人的宰客行為

再後來,一系列新聞事件如“台灣女星事件”、“普吉傷害案”造成了更大的輿論風波——不過嚴格說來那不屬于“宰客”的範疇了。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Thaipost)

赴泰遊客釋出的那些“泰國宰客經曆”,未必全是真的,其中可能也會有點添油加醋,但是肯定有相當一部分是遊客實實在在的真實經曆。

​生活在泰國的我們,平常不常被宰,但是也深知曼谷特定街區和景點一帶,計程車司機和小販的宰客行為相當普遍。

​景點周邊物價基本上随着商家自身意志而“自由浮動”,至于嘟嘟車計程車那種硬茬,不打表,不找零,漫天要價已是常态。

​除了素萬那普機場的計程車比較正規之外,像乍都乍、尚泰世貿、摩天輪、暹羅廣場等遊客常出沒之地,計程車司機動不動拒載,要麼張口就是幾百铢,在一些長途客運站的下客點,甚至泰國當地人也逃不掉計程車的當頭一刀,外國遊客自然更是無處可逃。

​但是,說老實話,有一點我不太了解。

​泰國部分旅遊業從業人員的宰客現象,并非如今才出現,而是長期以來一直存在。

​疫情前的十幾年裡,諸如計程車宰客、餐廳陰陽菜單、廟前天價花環啥的,都不是如今才出現的新東西,為何偏偏在現在如此引人矚目?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截自Blibili)

老漢猜測,這可能是自由行遊客大量重返泰國,造成的主觀感受。

​泰國這些“正常款宰客”,其宰客的狠厲程度,通常随旅遊景氣指數成正比——人越多,宰得越狠。

​2023年以來,海外遊客返泰數量大增,中國自由行遊客也逐漸複蘇。久旱逢甘霖的宰客者開始大肆收割海外遊客,當中國自由行遊客傳回泰國時,正好遇上人家宰紅了眼,于是感覺特别明顯。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泰國宰客合理化的借口。

​泰國工商、旅遊部門必須重點扼制這些宰客行為,而不是用“價格随季節浮動”這樣的借口為宰客行為背書。不讓這一波重返泰國的各國遊客,很快便會被宰得刻骨銘心,将對泰國的惡劣印象帶回家鄉。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騰訊新聞)

二、漲價

​本輪,對于泰國“不如以前好玩”的吐槽,十之八九,實際上說的都是價格上漲。

首先是機票。

​中泰之間航班尚未完全恢複到疫情前的數量,是以如今兩國通航機票,比起2019年,還是要貴上三分之二。疫情前不到2000元往返的赴泰航班,如今依舊在三四千元價位——雖然和疫情高峰時

​令人毛骨悚然的“幾萬塊飛一趟”相比,這已經是相當廉價了。

​但是,如果你非要和2018年、2019年相比,那還是會覺得昂貴。

​這也是中國對泰旅遊開放初期,難以逾越的階段,相信很快會随着航空業的恢複調整而重新走向正常和均衡。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知乎)

另一個漲價的大頭,是酒店和酒吧。

​酒店和娛樂場所的價格虛高,則出自于不同的理由。

​曼谷中進階酒店的價格,在2022年末到2023年初“境外資本”及其高消費人員湧入的時候,被極大地推高,形成了巨大的價格泡沫,至今仍在緩慢地消化。

​曼谷中低端酒店,價格上漲不明顯,在沒有團遊壓價的情況下,交通便利,住宿條件尚可的“便捷酒店”,1300泰铢——2500泰铢為平均價格,實際上與中國一二線非旅遊城市價格相當。

​老漢看見有些自由行遊客,在素坤逸路住了三天,花了1400人民币,居然還覺得價格昂貴。這個實屬對泰國酒店價格了解不足。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Google)

酒店價格上漲更明顯的,是南部旅遊業集中的海島。

​普吉、蘇梅那樣的旅遊勝地,由于疫情期間很多酒店倒閉,幸存的酒店近期以來始終處于飽和狀态,是以價格普遍比曼谷更為昂貴。

​雖然可能還是比不上旺季的三亞,但是中端酒店一千多人民币一晚已是均價,與“窮遊”無緣,想要“幾千塊錢玩一個禮拜”,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馬蜂窩)

至于夜場酒吧,身邊一些“夜場達人”普遍表示價格大為上漲——這一點老漢所知不詳,但是最大的解釋依舊是:“灰産時代”推高的價格泡沫還沒有被完全消化。

​随着時間推移,“尋歡作樂”領域的泰國消費指數,相信也會逐漸退潮,并且已經在緩慢的下降周期之中。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Google)

随着宋幹節(潑水節)旅遊旺季的到來,泰國各旅遊勝地的酒店價格,短期内還是會出現一定的上漲,并且一直維持到五一。

​在這一段時間來泰的遊客,要對自己的錢包做更多的心理準備。

​而在此之後,在北半球夏季歐美遊客高潮退去後,随着中國遊客的大量到來,泰國旅遊業想必會出現價格調整。到那時,中國遊客來泰國,尤其是跟團遊,可能遇到的價格,會比2023年4月的價格,要合理得多。

​三、過度期待

​泰國,确實漲價了。

​但是,在研讀了大量中國遊客的吐槽推文,網紅們對泰國的批鬥視訊之後,其實老漢還有一個強烈的感覺:

​很多人對泰國的“失望”,實際上不完全來自于漲價,也源于不切實際的“期望”。

​或者說泰國漲價這件事情,被中國遊客對于泰國“物美價廉”的固有認知所放大了。

​比如說,一個部落客,在曼谷市中心的奶茶店,買了一杯“16元人民币”的大杯奶茶,于是感歎“這個價格和北京差不多嘛”

​可是,曼谷市中心的消費品價格,本來就和北上廣差不多啊?

​一盒榴蓮40人民币,一頓海鮮一百多塊人民币,一次按摩50塊錢,很多人感歎“好貴”……可是,加上這三年來的通貨膨脹,難道這個價格不是很正常嘛?

​十塊錢一顆椰子,這居然也能成為吐槽的對象。難道2019年泰國真的有2塊錢一顆的椰子?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截自小紅書)

海島旅遊勝地的酒店價格上漲,都市高端酒店的漲價,這個是不争的事實,原因如前所述,是境外遊客返潮、酒店業尚未複蘇所造成的結果。

​但是對于很多日常消費品,中國遊客的吐槽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其實泰國旅遊勝地和首都的消費水準并不比中國城市低到哪兒去,是長期以來對于泰國物美價廉的過度宣傳和想象,讓遊客産生了過度的期待,是以才出現了相對的失望

​泰國,其實還是那個泰國,一個也會漲價,也要花錢,也有宰客的東南亞國家。

​一部分貨真價實的漲價,加上過度的期望值,共同造成了對泰國“魅力不再,今非昔比”的吐槽。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新浪微網誌)

最後,總結一下。

​泰國旅遊,與2019年相比,确實漲價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确實漲了。

​單人自由行赴泰,花銷已在萬元以上,雖然總體上還是比北上廣和旺季三亞要便宜一些,但是已經便宜不了多少了。

​同時,随着旅遊業的複蘇,需求和供給都會增加,兩相抵消之後,泰國旅遊價格的大幅度漲價将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内緩慢回落。尤其航班複蘇,團遊恢複之後,泰國旅遊消費的人均花銷再次會回歸正常區間。

​泰國,依舊是那個泰國,雖然不會永遠是那個“我們想象中所期待的泰國”,但是,終究還是那個泰國。

泰國,真的讓中國遊客“玩不起”了嗎?

(圖檔來自亞洲旅遊)

她會歸複到,我們所熟悉的那個狀态,但是不可能像營銷号裡渲染的那樣,永遠保持一個極度廉價而又極度豐足的成本效益,用地攤的錢就能吃到米其林海鮮的神奇大排檔。

​在泰國逐漸複蘇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更新和調整對泰國的認知,并且不要因為一時之間的落差,對泰國太過苛責,或者對泰國旅遊産生不切實際的恐懼。

​等到你回到泰國的那一刻,當濕潤的海風吹在你的臉上,當素萬那普機場的播報,在喧嘩的空氣中傳來,你很有可能瞬間便會忘記,你所算計和糾結的一切。

​中國遊客的腳步,終究會源源不斷湧向泰國,這種難以阻擋的雙向奔赴,以及市場本身的無形之手,也将會把泰國旅遊暫時的扭曲和錯位,緩慢地調整回來。

​泰國的盛夏,永遠在那裡上演,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晚宴。

​就算漲了點價,也終究是值得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泰國頭條觀點,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