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作者:三分筆墨

在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位置,有一座金碧輝煌、巍峨壯麗的神秘“院落”,它就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紫禁城,現稱故宮。

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現今世界上儲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宮殿: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房間9000多間等。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這座曆經明清兩朝近500年曆史的、規模宏大的古代宮殿,竟然沒有修建1處廁所。

我們參觀故宮時,也發現了這個有趣的現象:故宮裡隻有建立供參觀者使用的廁所,而無明清所建的廁所。

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明清兩朝的皇帝、後妃等皇室成員,以及數不清的太監、宮女等都是如何友善的呢?

一起揭秘下明清故宮的“廁所”真相。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一:故宮為何不建一處廁所?

但凡世間的飲食男女,都有三急,身處金碧輝煌紫禁城的皇室成員,以及伺候他們的太監宮女等人,同樣不例外。

而為什麼故宮不建廁所?

相信最能給出正确答案的是應該是主張修建紫禁城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了。钰姐分析一下有以下兩個原因。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一是安全考慮。

先說下古代廁所的淵源。從古至今,人類的三急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總體來說,解決“出口”問題,一是糞坑,一是便器。

在漢朝以前,古代皇宮裡是專門修建有廁所的,俗稱“糞坑”。但古代生産力落後,廁所修建得也十分簡陋。

尤其穩固性與安全性差,危險系數很大:一是糞水容易反彈,令友善的人遭殃;二是容易掉進糞坑,嚴重的還會被嗆死,被淹死。

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皇帝叫晉景公,有一次在吃飯時突然感覺腹痛難耐,于是趕緊跑去上廁所,結果一不小心一腳踏空掉進了糞坑,最終被淹死了,成為史上最為悲催的皇帝。

上個廁所都能整出人命來,可見古代廁所隐患有多大。直到漢朝以後,皇宮裡才逐漸出現了較為安全的便器,其實就是馬桶。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二是衛生考慮。

據說,故宮當時建造時,是有先進的地下排水系統的,但是先程序度及現代發達,而且也隻能作為排水設施,而不能用來排污。

再說,故宮居住上萬人,如果修建廁所,隻怕沒幾天溝渠中的排洩物就臭氣熏天,彌漫整個皇宮了,這是天家所不能容忍了。

要知道,明清兩朝的紫禁城可是皇家重地、天子之家,是皇室成員尤其九五至尊的皇帝辦公的場是以及居住的家,如果環境被污染,那皇家威嚴與形象何在呢?

故宮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的宏偉建築,皇宮裡的人吃喝拉撒,建宮時必會全方面考慮到位,再說漢代以後宮廷就出現了便器,這些想必明成祖早就考慮到了。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二:清宮近萬人如何入側?

自漢代以後,宮廷開始出現便器。

清代皇宮使用的便器是便盆、恭桶。自元代起,古人上廁所就叫“出恭”了。

清宮裝滿炭灰的是大解便盆,上面有蓋,大解完後用炭灰蓋住,再用蓋蓋好倒進糞車。小解當然不用炭灰,直接倒進恭桶,以待處理。

皇帝、後妃使用的便器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官房”。它其實就是一個流動廁所,由太監專門負責保管,也不放在寝宮裡,而是放在專門放便器的房間裡。

如果皇帝與後妃們外出,官房需如影随形一刻不離,随侍太監們要将官房帶上,以備主子們内急之需。

當然,太監、宮女們等下人使用的便器,就直接叫做“便盆”了。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不僅如此,皇帝、後妃們用的官房也十分講究,在形狀與材質上都有所不同,不象現在我們便用的馬桶較為單一。

一是長方形的木制官房。周邊木框,框上有一橢圓形口,周圍有軟墊,口上有蓋,内有錫質便盆可像抽屜一樣抽拉,既防止滲漏,又友善清理排洩物。用這種的感覺就像我們現在用的馬桶。

二是橢圓形的錫質官房。盆上是木蓋,蓋的中間有鈕,放便拿啟,但這種要與較矮的便凳配合使用,凳子還有靠背,還有軟襯,坐在上面很舒服。這種的使用感覺象現在老人常用的便椅。

當然,還有其他形狀的官房,如慈禧太後用的官房就是與衆不同的壁虎形狀。再有,官房材質除了木、錫以外,還有的也用瓷制成。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從一些典籍記載的慈禧太後“出恭”情況,我們可以大緻了解到明清皇室成員是如何解決内急問題的。

每次慈禧要“傳官房”,身邊的宮女就風風火火忙開了......

一是準備好。

如宮女們各司其職,有的去叫官房太監,有的去拿鋪墊,有的去拿手紙,有的在淨房裡鋪上油布紙等......因為官房不在慈禧寝宮裡,畢竟多少也有些異味。

二是送官房。

負責官房的太監用繡着雲龍的黃布套将官房裹着,頂在頭上送進慈禧寝宮,請過安後,打開黃布套取出官房,再由宮女捧着官房送進卧室床右側的淨房裡,淨房地上要先鋪好油布,官房要放在油布上,随後把手紙放在“壁虎”嘴裡。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壁虎”其實就是做成壁虎形狀的官房,隻是外表雕成一隻大壁虎樣,材質為檀香木,四條腿是官房的四隻腳,肚子是官房的盆屜,尾巴是把手,嘴微張,手紙就放嘴裡。

可見,慈禧的官房都堪稱一件國寶。

将壁虎脊背正中的一個蓋子打開,就可坐上面出恭了。當然為防止有異味,官房裡會撒松香粉末除臭。

三是撤官房。

用完官房,要馬上撤去,不然淨房會有異味。慈禧完事後,由宮女将官房捧出去交給太監,太監用照樣黃布套包好舉在頭上頂出去,清除排洩物,擦幹淨官房,再撒進新的幹松香木粉,以備慈禧下一次使用。

如此看來,慈禧出恭确實夠麻煩的。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無相關圖檔,暫以此代

但後妃們出恭就沒那麼講究了,當然也要有侍女伺候,完後由太監将便器擡走。

而太監與宮女們上廁所,各個宮院都配有專門的淨房,裡面有恭桶、便盆、茅凳、灰槽等一應俱全。他們使用後,還要自行清理、擦洗幹淨,以備後來者使用。

大清入宮之前,在沈陽故宮用過便盆、恭桶等,也沒有發現廁所。

當然也不等于清宮沒用過廁所。考古發現,在沈陽皇太極陵寝還發現了一座完整的淨房遺址,這就是清朝皇帝谒陵時的“禦廁”。古代廁所遺址很少,是以成為很具有考古價值的遺址。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三:清宮排洩物去向哪裡?

紫禁城人口衆多,清宮上下全部用的是便盆,那産生的大量排洩物該怎麼處理,最後都去了哪裡呢?

我們從一些清宮大劇裡,可看到皇宮裡的便盆、恭桶等大多由辛者庫裡地位低賤的宮女、太監們清理,他們是名符其實的“鏟屎官”。

史載,清宮在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由太監、宮女将那些排洩物裝上車運出皇宮,然後新一批空車進入皇宮并放在指定地方,待下一個10天後再運出皇宮。

故宮沒有1處廁所,皇帝後妃等上萬人如何友善?揭秘清宮廁所真相

而這些排洩物運出去之後立即遭到了瘋搶,畢竟皇宮裡的人吃的都是上等食物,排出來的東西也比一般人好得多,可滋養作物對施肥有很好效果,是很好的農家肥!

有的甚至還可以入藥等。

古代還有“倒夜香”這一職業呢,雖然一時讓人難以接受,但這個職業卻能賺取到豐厚的利潤。明清、民國時期的北京城,糞夫職業還十分火熱呢。

不過,想想也是有些心酸啊。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END)

(文中圖檔來自網絡,如侵則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