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作者:星說旅遊

西天伽藍的初傳

佛教中的寺院是供奉佛和菩薩的地方,是專門為佛和菩薩建造的住宅,也是出家的僧人居住、生活和修行的場所。

寺在古代本是官署的名稱,漢代時,掌管朝廷祭祀禮儀的官署稱為鴻胪寺,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稱太常寺。

佛教在初傳時期,中國還沒有今天的寺廟,西方來的僧侶,一般都被安置在鴻胪寺。相傳東漢永平十年(67),西方僧侶用白馬馱着經卷來到洛陽傳播佛教,就住在鴻胪寺内,第二年将官署改為佛寺,以白馬命名,稱白馬寺,這是中國佛教史籍記載中最早的佛寺。

佛教傳入中國,佛寺就成為佛教活動的中心,是佛教徒們進行偶像崇拜和宗教活動的基地,由此形成了豐富的佛教寺院文化,而寺院中的建築、雕塑、繪畫以及金石碑文等都成為中國古代珍貴的文化遺産。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山西,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山西地區的佛教文化異常繁榮興盛,是中國佛教文化發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洛陽白馬寺)

隋唐時期的佛國

就在五台山佛教十分興旺的時候,發生了周武帝滅佛事件(574年),造成了五台山佛教的衰微。直到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下诏:“五頂各置寺一所,設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這是五座台頂建寺度僧之始。

隋炀帝也笃信佛教,他曾親臨五台山避暑禮佛,并敕令造立宮室,在全國大興建造佛寺之風;隋炀帝不僅崇信佛教,且崇尚奢華,大興土木,山西的佛寺有增無減,山西的佛教較之前代更為興盛。

李淵建立唐王朝後,把太原府轄境内的五台山看作是“龍興之地”。在唐代20多個皇帝中,除了武宗反佛外其餘大都崇佛,是以使中國佛教進入最繁榮的時期,也是五台山佛教的極盛時期。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五台山台懷鎮)

山西在隋唐兩朝被稱為河東地區,是北方重要的軍政之地,佛寺的建造尤為興盛,名刹大寺遍及全省。據曆代僧傳和方志統計,唐代在山西建有佛寺 290 多座,而且規模比前代更為宏大,由原來的一寺一院擴大到一寺數院,乃至一寺十數院。.

經過 1000餘年的曆史沉澱,仍有大批的佛寺存留于三晉大地上,中國佛寺将外國的佛教文化與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創造出燦爛的佛寺文化,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産。尤其是被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稱為“二唐寺,瑰寶世間無”的唐建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東大殿,可謂是佛寺精品。

梁林的尋唐之路

梁思成發現五台山佛光寺的故事,一直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傳奇故事。據說梁思成是在伯希和的《敦煌圖錄》中看到了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圖》壁畫,将它作為“旅行指南”,才發現了佛光寺。

在他發表于1945年的《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中,他如此寫道:“敦煌石室壁畫五台山圖中有‘大佛光之寺’。寺當時即得描影于數千裡沙漠之外,其為唐代五台名刹,于此亦可征矣。”六年後,梁思成又在《敦煌壁畫中所見的中國古代建築》中再次重申這一點,而這一次,《五台山圖》便成為了發現佛光寺的“旅行指南”。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中國營造學社調查隊)夫婦抱有“國内殿宇必有唐構”的信念從太原開始,他們先是搭乘汽車,但在半路又要換成馱騾,沿着荒僻的山路,進入了山西五台縣。稍作休整之後,他們并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奔往寺刹林立、香火缭繞的台懷鎮拜佛祈福,而是在五台山外圍險峻崎岖的山路上,迂回而行,似乎是在尋找着什麼。

黃昏時分,他們被一寺廟所吸引:“在南台豆村鎮東北約五公裡之佛光山中,伽藍是依着山岩布置的,正殿居于高台之上,俯臨庭院,有二三十棵老松環繞,氣勢魁偉。一層高,雄大、堅固和簡潔的鬥拱,深遠支出的屋檐,一望可知年代久遠。但能比我們先前所發現的最古木建構築還要老嗎?”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帶着滿腹的疑問,梁思成一行走進了正殿,高大的佛像居高臨下地俯瞰着他們,宛如置身仙林。就在這些大像之中,佛壇左端一位供養信女的塑像,卻與真人一般大小。“這尊像人性充沛,與諸佛菩薩是迥然不同趣味的。”在旁的寺僧告訴他們,這尊塑像乃是唐代篡位的武後。

之後的幾天裡,他們一邊測量,一邊在大梁上尋找墨迹——他們在殿内後梁上發現“女弟子甯公遇”之名,而寺院内的唐石刻經幢上也刻有“女弟子甯公遇”,二者完全相同,更為寶貴的是,這個石經幢上明确記載有殿宇建設的時間:唐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至此,佛光寺正殿(現稱東大殿)的建築年代已确定無疑。

梁思成後來寫道:“這不但是我們多年來實地踏遍所得的唯一唐代木構殿宇,不但是國内古建築之第一瑰寶,也是大陸封建文化遺産中最可珍貴的一件東西。”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敦煌莫高窟61窟壁畫五台山圖中“大佛光之寺”。圖檔出自趙聲良主編《敦煌壁畫五台山圖》

梵琳寶刹佛光寺

佛光寺坐落于五台縣豆村鎮東北6公裡的佛光寺山腰,這裡是五台山南台的西麓。寺宇依山而建,東南北三面為峰巒所環抱,西面是河岸開闊地。寺周松柏蒼翠,環境極為幽靜,寺内儲存的曆代殿宇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的最佳實物資料。

相傳佛光寺建立于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古清涼傳》記載,燕宕昌王巡遊至佛光山時“遇佛神光,山林遍照,因置額名佛光寺”,當時的佛光寺僅“佛堂三間,僧室十餘間,尊儀肅穆,林泉清茂”。

隋唐時期,佛光寺名屢見于佛教僧人傳記,高僧大德不絕如縷,成為五台山的十大寺之一。唐代時“河東節度使裴度奏五台山佛光寺慶雲現文殊大士乘獅子于空中,從者萬衆。上遣使供萬菩薩,是日複有慶雲現于寺中”(《宋高僧傳》卷 27)。佛光寺距長安路途遙遠,寺中的“祥瑞”竟能遠達長安,傳到宮廷中去,可見寺院在當時的影響。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佛光寺航拍

布局

隋唐之際的佛光寺規模宏大,寺内的主體建築是一座“三層七間彌勒大閣,高九十五尺。尊像七十二位,聖賢十大龍王,罄從嚴飾”。在敦煌石窟第61 窟中有一幅五代或北宋初年繪制的五台山圖壁畫,西壁的一幅壁畫高5 米,寬 13.5 米,面積達 60餘平方形成三層平台。

山門前建有一方影壁,上書“佛光寺”,入山門後,三層平台呈階梯狀布置,一條中軸線自西而東直達東大殿。第一層平台上是寬闊的院落,院中立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建立的陀羅尼經幢,北側是金天會十五年(1137)建造的文殊殿,南側與之相對的建築已不存。

第二層平台上是近代重建的廂房,廂房後又各有建築,形成南北兩個跨院。北廂房後為明清時期建的僧院,院内有香風花雨樓,是佛光寺的藏經樓,院中還遺存有一方巨大的唐代蓮花柱礎,直徑達 1.05 米,可能還是唐會昌滅法前佛光寺七間三層彌勒閣的遺物。

第三層平台利用土崖削成,陡然突起,平台中為陡峭的踏步階級,兩側是石砌窯洞,東大殿就坐落在這個平台上,俯瞰全寺,氣魄十分宏偉。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佛光寺東大殿

東大殿

東大殿面闊七間,長 34 米,進深四間,長17.66米,單檐庑殿式屋頂。大殿的前檐明間、次間和梢間共五間,裝有厚重的闆門,門闆後還有唐代及後代遊人的墨書題記,說明門闆還是唐代的原物。

大殿的四周立有 22 根檐柱,柱子之間架有闌額,内槽的金柱上也架有闌額,組成大殿内外兩層柱網,互相之間用梁枋聯結,結成一嚴密的整體。柱網上是鋪作層,也就是鬥拱結構,最上一層是屋架。柱網、鋪作、屋架三層結構,形成了穩定的大木結構。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殿内設平闌(天花闆)層,将梁架分隔為明袱和草袱兩部分。草袱位于天花闆上,加工比較粗糙,梁架在屋脊的部分是一個三角形的結構,由兩根斜撐相抵承脊,唐代稱為叉手,這是一種自漢代以來形成的屋架上部的傳統做法,一直沿用到唐代,五代、北宋以後就不再使用這種做法,是以這種做法可以作為唐代以前建築鑒定辨別之一。

東大殿的内外柱上共使用了七種鬥拱,柱頭鬥拱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向外挑出 2.02米,是現存古建築中挑出層最多、挑出距離最遠的。古樸而巨大的鬥拱承托着深遠的屋檐,粗壯的柱列,簡樸的門窗裝飾和舒展而平緩的屋頂,構成了唐代殿堂雄渾獨特的建築風格。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東大殿内

大殿内設有寬達五間、深一間的凹字形佛壇,現存唐代彩塑 37 尊。佛壇正面設5尊主像,中間是釋迦、彌勒和阿彌陀佛3尊坐像,兩側分别是普賢和觀音像。按佛教寺院的像設配置,佛脅侍的應是文殊與普賢二菩薩,但佛光寺中配置的卻是普賢與觀音。

專家們認為主要是因為五台山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作為五台山的主要尊像,不能按正常設為脅侍,是以改普賢與觀音脅侍。觀音像最顯著的标志是觀音的寶冠上飾有阿彌陀化佛1尊。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主像前均有2尊脅侍和供養菩薩,釋迦兩側還有2尊弟子。觀音、普賢分别駕獅、象,坐騎前還有獠蠻和拂菻牽引。佛壇的前側兩角各有1尊天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佛壇南側有1尊俗家信士像,這就是重建大殿的主要施主甯公遇,像盤膝席地而坐,發結绾髻,寬衣博帶,面形端莊,目光平視,神态十分安詳,是一尊典雅的唐代中年婦女形象。

大殿的兩山牆下和後牆下築有佛台,上存明代塑造的五百羅漢,現存 297 尊。在殿内前檐的檻窗下,塑有唐代主持建造東大殿的高僧願誠像。願誠是一個中年僧人的形象,身着僧衣,盤膝而坐,表情恬淡,神态沉穩,是中國早期寫實人物造像的精品。在大殿佛座背面和拱眼壁上還儲存有佛教題材的壁畫,是中國現存木結構寺廟中唯一的唐代壁畫。

回望千年,述說三晉大地上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文殊殿

文殊殿是佛光寺的配殿,位于第一層平台的北側,坐北朝南。大殿面闊七間,長 31.56 米,進深四間八椽,單檐懸山頂,是五台山諸寺中最大的配殿。大殿前檐明次間及後檐明間均裝有闆門,前檐兩梢間裝直棂窗,柱頭上施有五鋪作鬥拱,明次間施有45度斜拱,華麗而精美,是遼金建築中獨有的構造形式。文殊殿外觀渾厚淳樸,與山西遼金時期的殿堂相比并無特殊之處,但是其内部的梁架結構卻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一個孤例。

殿内為了禮佛的友善,采用了減柱和移柱法,在 550 平方米的殿堂内竟然隻使用了四根金柱,殿堂内的空間顯得極為寬敞。由于移柱和減柱造成柱網的變化,導緻梁架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内柱上架設了巨大的内額,前檐内柱上的内額長達 14 米。

後檐内柱上使用了長跨三間的大内額,内額間加用斜材傳遞負荷,構成了近似現代“人字柁架”的屋架形式,這種複雜的縱架結構足以說明當時的工匠對木結構的特性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和掌握,以緻創造出這種在中國古代建築中絕無僅有的執行個體。

文殊殿的後柱間設有扇面牆,前設佛壇,上塑文殊騎獅像及脅侍菩薩和童子像,造型端莊,衣飾華美,應為金代時的作品。大殿的四周繪有五百羅漢,為明宣德四年(1429)繪制。

祖師塔

位于東大殿東南角的一座六角形磚塔,是唐會昌滅法前佛光寺内唯一的遺存,寺僧稱為祖師塔。

塔平面六角形,一層塔身中辟有塔室,西南面開有一道券門,門頭上飾有火焰形券面裝飾。塔身的檐部出疊澀一層,中間飾有磚雕鬥拱,每面九枚,上設三層蓮瓣和疊澀,形成一個二層檐,檐上設有束腰須彌平座,上承二層塔身。二層塔身平面亦為六角形,塔身各角有倚柱,柱頭、柱中和柱腳都用仰覆蓮捆束,富有古印度風格。

塔身的西面辟有假券門,門額上飾有火焰形券面,門扉半啟。塔刹部分由基座、覆缽及寶珠組成。塔造型奇特,僅敦煌壁畫中有過相似的塔型,券門上的火焰形裝飾、束蓮柱及蓮瓣都具有北朝時期的風格。雖然沒有文獻可證明其準确年代,但其典雅奇特的造型和裝飾足以證明其是大陸早期磚石塔中的精品。

星說旅遊,一個“披挂上陣”的“旅遊人”。

積極調整産品供給與服務;完善産品設計思路和服務;适應新需求、把握新趨勢、切換新賽道。

疫情即将過去,期望每一位“旅遊人”,以自律和誠信為引導,助力旅遊市場有序恢複;我們要置身于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旅遊行業大格局中,以堅如磐石的信心、隻争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更好地服務旅遊者,在變革中開創新篇、行穩緻遠。

内容僅為個人見解,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期待各位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本文禁止轉載或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