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3.15丨直播、代廚、測評……盤點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作者:海報新聞

又是一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今年的主題為“提振消費信心”。

目前經濟回升态勢更加明朗,經濟複蘇步伐逐漸加快,市場信心逐漸企穩,一些新興行業為代表的“新”消費更是蓬勃發展。但這些新興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直播帶貨】

近年來,通過視訊、直播、社群社交、聊天社交等網絡平台購買商品,已成為一種新興消費方式。随着直播帶貨的崛起,帶來的問題也不少:

①近日,“瘋狂的小楊哥”直播間曾銷售的優上嬰幼兒保濕滋潤舒緩特護霜,在宣傳中存在釋出虛假廣告行為,該産品銷售公司杭州優上化妝品有限公司被監管部門罰款56430元。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翻車了,據報道,2022年11月,在小楊哥直播間推薦、銷售的金正輕音加熱破壁機,後被職業打假人王海質疑産品“虛标功率”。

聚焦3.15丨直播、代廚、測評……盤點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網友爆料

②3月3日,有網友爆料,在黃聖依老公楊子直播間買的被子,打開裡面後發現卻是陌生人的頭發,不光身體上被刺撓得夠嗆,心理上更是膈應到不行。随後,騰女士聯系被子店鋪“長相知家紡工廠店”,店鋪客服并未回複。不僅如此,騰女士在楊子直播間留言回報後僅一個小時就被删除。雖然最後騰女士收到廠商解釋,問題得到解決,但這其中的各種經曆都讓消費者“有苦難言”。

痛點:售後服務

聚焦3.15丨直播、代廚、測評……盤點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在直播間購物後,賣家售後客服是否發生過以下行為”資料統計↑

據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一項調查問卷顯示,針對售後客服:23.4%的消費者表示客服的回答未解決問題;20.6%的消費者認為客服未及時快速作出回應;19.7%的消費者表示客服溝通全程态度不友好、缺乏耐心;18.8%消費者認為客服提供的資訊存在誤差。除此之外,有16.8%的消費者表示收到的商品品質和賣家描述的不一緻。

直播帶貨作為新型網絡購物方式,應提供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而由于直播帶貨主體多元、責任不清,成為售後責任履行的最大障礙。部分直播間營運方通過設立多個賬号,混淆主體身份,逃避法律責任和行政監管。出現糾紛後,商家、主播、平台、營運方等互相推诿,擡高了消費者的維權成本,售後服務難以保障成為直播帶貨的最大痛點。

中消協表示,直播帶貨雖然火爆,但相當一部分隻顧着聚流量、擴銷量的商家其實并沒有相應的售後服務體系。同時,商家、主播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後問題時互相“踢皮球”,進而引發消費者圍觀吐槽。

【種草筆記】

“‘種草’很久,終于‘拔草’成功”……近年來,一種新型購物推薦方式——“種草筆記”迅速興起。但現在,很多種草筆記都變了味:

熱愛網購的田女士最近一年在網購消費中多次“踩雷”。她說,在某App上看到“種草”文章推薦後,購買了不少産品,但部分産品效果與推薦相差甚遠。尤其是一款洗面乳,用完後臉就開始發癢;查詢後才知道,這款産品屬于“三無産品”。

田女士說,她随後才意識到,很多“種草”文章其實并非推薦者的真實感受,而是商家出錢,邀請一批“網紅”部落客釋出的虛假“種草筆記”。

痛點:虛假宣傳

聚焦3.15丨直播、代廚、測評……盤點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有商家雇傭專業寫手代寫網購“使用者體驗”。網上有人叫賣50元一篇。

自己沒用過的産品,就敢寫測評?可以說是“無實物表演”了。

據《勞工日報》報道,很多“測評筆記”是由企業雇傭職業寫手編的。叫價幾十元至上千元一篇的“産品測評”“使用者手記”,可以輕松地将産品推上“神壇”。據職業寫手介紹,微網誌、微信、小紅書及點評類網站的點評上都有職業買手、網絡大V進行商品推薦。其中很多網紅商品“寫手”們壓根不曾使用過。這樣的“網紅”商品制造模式已形成一條利益鍊。

記者在網絡上搜尋“軟文代寫”等關鍵詞,會出現大量代寫、代發、刷單等服務的結果;原本用來分享好物的“種草筆記”,變成了對消費者的誘導甚至是誤導。在黑貓投訴等平台上,因相信虛假“種草筆記”而購買祛疤、除皺、減肥等産品導緻身體受損的受害者不在少數。一些平台也多次對釋出虛假内容的賬号進行查處,但依然屢禁不止。

而虛假“種草筆記”往往和刷單、刷評價等“業務”相捆綁,形成了固定套路。例如通過“網紅”部落客影響力宣傳一波後,再通過“素人”去增加聲量,營造一種“好評如潮”的感覺。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某APP疑似刷榜拖欠水軍工資,結果評論區出現一大堆“請盡快把刷好評的錢付一下,謝謝”。

【寵物保險】

如今,不僅人能買保險,連“寵物保險”也逐漸走俏,人保險賠付時常遭遇困難,不少寵物主人表示,寵物保險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今年5月,黃女士買了一份999元的寵物險套餐。該套餐是在基于某保險公司推出的寵物險基礎上,由寵物醫療服務平台進行包裝銷售,并和各大寵物醫院合作的一種寵物險,聲稱可“全年看病享5折”。

聚焦3.15丨直播、代廚、測評……盤點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就診總花費951元僅獲得212.5元的賠付。圖源:南國早報

在後續寵物皮膚病治療過程中,黃女士發現,951元的治療費用在理賠時,不僅要去除200元的免賠金額,還有兩款外用噴霧不屬于藥品範圍,無法納入理賠金額,實際賠付金額僅有212.5元,與宣傳中的“看病享5折”存在較大差距。

痛點:寵物識别難 賠付難

黃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記者搜尋黑貓投訴平台發現,有關寵物保險投訴資訊多達297條,“退保扣費”“拒絕理賠”“無法退保”等關鍵詞是大部分消費者投訴的原因。

實際上,寵物醫療保險在國内發展已久,但卻一直不溫不火,甚至有産品面世不久就“胎死腹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寵物身份識别較為困難,讓投保和理賠體驗不佳。“狗和貓其實從外表上很難認出來,對寵物醫院和保險公司一樣有難度,同樣是一條白色貴賓,剃毛和不剃毛,放在我眼前,我不太看得出來是不是同一條狗。對于保險公司來說,痛點是沒有辦法識别标的物,這是一直以來很難做到的問題。”衆安保險寵物險某産品經理表示。

在一些平台上,寵物保險年費約為200元到800元的價位,對應每年最高保額從5000元到30000元不等,同時附贈疫苗、驅蟲、食品及養護的福利。

寵物保險藍海大、難題也挺多。目前寵物保險尚屬于推廣階段,具有保險意識的人會在了解後進行購買。但後續理賠出現争議的情況不少。一般會因寵物主購買保險時,未告知寵物的自身疾病,導緻理賠被拒甚至終止合同;也有部分客戶沒有充分了解,或業務員沒有充分告知客戶保險内容而出現争議。是以,購買保險時,謹防因為“文字遊戲”造成的無法理賠的情況。

【上門代廚】

前段時間,#女子上門為年輕人代廚4菜1湯66元#話題沖上熱搜榜,讓“上門代廚”服務走入大家的視線。部分消費者已經嘗鮮體驗代廚服務,但也有消費者存有顧慮:

某平台搜到的代廚資訊

安安是名“95後”女孩,工作之餘她就上網接“上門代廚”單子。看到“上門做飯”的話題火熱,便起了好奇心,加上自己的廚藝一直還不錯,于是安安便在多個平台上釋出接單資訊。“沒想到還真能接到單,感覺很棒!”

不過,也有網友在網上吐槽代廚手藝不行。重慶一名網友發文稱,自己預約的代廚做飯效果奇差,飯菜難吃不說,做完飯後廚房就像“打過仗”一樣亂,既浪費精力又浪費錢。

痛點:行業仍需規範

對于上門的“代廚”們而言,最擔心的是雇主的來源是否可靠。當所有預約都通過網絡進行時,他們無法確定客戶資訊的真實性。此前,就曾發生過網絡下單人惡作劇,“代廚”按照預定時間地點上門,卻碰到“查無此樓”的窘境。

而對于顧客們來說,恐怕最關注的則是食品安全、人身安全問題。

根據食品安全法,“代廚”并不完全屬于現有法律架構下的“餐飲服務提供者”。除符合加工制作、服務性勞動的因素外,也暫時并沒有相關法律條文及制度規範予以管理。目前“上門代廚”的雇傭雙方一般都是基于“你情我願”的交易關系,一旦出現問題甚至造成損失,可能會存在維權困難的問題。

專家建議,消費者在下單之前應當注意檢視“代廚”的健康證明及廚師證等相關資質,若通過平台下單,發生糾紛可以尋求平台介入。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也有越來越多專家及從業者呼籲,與時俱進的行業法規亟須出台,法律條文及政府監管也亟須加強。

【線上會員】

打開某視訊App,點進彈窗、支付1元美滋滋地觀看起挂着VIP标志的電視劇時,想不到已經落入“陷阱”:

聚焦3.15丨直播、代廚、測評……盤點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優酷視訊的“首月1元”會員優惠充值活動頁面

該消費者點開的彈窗正是優酷視訊的“首月1元”會員優惠充值活動,于2022年年末上線後,近期,“1元會員”因退費續訂問題引發諸多争議:

據多名使用者反映,其在完成支付後才發現,支付寶相應頁面中彈出的實則為“優酷月月省”活動界面,支付1元後預設簽約1年,除首月外,每月将自動扣費12元。由于并無長期會員需求,不少使用者選擇了提前中止參與該活動,不料卻立刻收到了扣費24元的提示。

痛點:全是套路

事實上,優酷視訊的這個活動,隻是線上會員套路你錢包的冰山一角。

今年2月15日,中消協釋出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線上會員服務亂象屢現”的情況,投訴也比較集中,大緻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聚焦3.15丨直播、代廚、測評……盤點新興行業的消費痛點

資料圖

①智能電視平台“套娃式”收費引發消費者不滿。由于智能電視系統内各子產品資源互相獨立,消費者連續充值卻仍無法觀看全部視訊内容;

②視訊平台會員服務體驗不佳。視訊平台限制原會員使用者手機投屏功能,消費者支付的費用越來越高,但體驗卻大打折扣;

③婚戀平台會員服務存亂象。有的對會員資訊稽核把關不嚴,甚至提供“婚托”虛構交友、結婚需求欺騙消費者;

④網絡會員服務預設自動續費。先誘導消費者免費使用,到期後未向消費者充分告知或有效提醒消費者情況下自動續費。

對此,消協給出建議和消費提示:

一些商家卻背離會員服務的本質和初衷,一味追求利潤“套路”收割消費者,大幅降低了消費者的消費感受和體驗。

消費者在選擇會員服務時要注意會員具體權益内容,對于模糊表述要與商家确認并留存證據,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或消協組織投訴。

(大衆網·海報新聞編輯 鞏小龍 綜合新華視點、勞工日報、法治日報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