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SI七層協定模型,TCP/IP五層協定協定

一 OSI七層協定模型

這是一個定義得非常好的協定規範,

七層分别為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4 傳輸層 3 網絡層 2 資料鍊路層 1 實體層 ;

1 實體層

  • 解決機器A和機器B傳輸,将資訊以電流形式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後轉化成機器碼,通過比特流傳輸,網卡工作層。

2 資料鍊路層

  • 解決傳輸過程中産生錯傳,傳輸不完整的可能。資料鍊路層提供格式化資料,控制對實體媒體的通路,提供錯誤檢測,糾正。将比特資料組成幀,交換機工作層。

3 網絡層

  • 解決網絡位址變多後,需要選擇正确的目标節點和最佳路徑。将網絡位址翻譯成實體位址,将資料組裝成包,路由器工作層

IP協定使用層

IPV4 提供2^32位址

IPV6 提供2^128位址

4 傳輸層

  • 解決資料傳輸的準确性(段落丢失,順序到達等)。切分為一個一個段落,例如 以太網最大接收1500位元組。
TCP/UDP 協定使用層

TCP與UDP基本差別

1.基于連接配接與無連接配接

2.TCP要求系統資源較多,UDP較少;

3.UDP程式結構較簡單

4.流模式(TCP)與資料報模式(UDP);

5.TCP保證資料正确性,UDP可能丢包

6.TCP保證資料順序,UDP不保證

5 會話層

  • 解決自動收發包,自動尋址,管理應用之間的通信。

6 表示層

  • 解決不同系統之間的通信文法問題。

7應用層

  • 解決發送方和接收方知道發送資訊,通過固定格式消息頭資訊。
    HTTP/HTTPS 協定使用層
               
OSI七層協定模型,TCP/IP五層協定協定

實際OSI 隻是一個參考模型,用來協調的制定,OSI的實作是TCP/IP協定

OSI七層協定模型,TCP/IP五層協定協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