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堆疊

          • 一、堆疊的定義
          • 二、堆疊兩種形式
          • 三、堆疊的好處
          • 四、堆疊的連線方式
          • 五、堆疊中的角色
          • 六、堆疊成員ID
          • 七、堆疊優先級
          • 八、堆疊配置舉例
一、堆疊的定義

通過堆疊線纜将多台實體交換機連接配接,構成一台邏輯上的堆疊交換機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堆疊示意圖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二、堆疊兩種形式

1、 盒式交換機(iStack) 1U或2U 型号 CE58XX 68XX 78XX 88XX

2、 框式交換機(CSS) 4U-12U 型号 CE128XX

不帶字母的話它的交換闆在後面 有CE 12804 12808 12812 12816

帶字母的話它的交換闆在正面 有CE 12804S 12808S

三、堆疊的好處

1、簡化運維::整個堆疊會被作為一台交換機管理,簡化運維。

2、可靠性高:堆疊内一台裝置故障,其他裝置可以接管堆疊的控制和轉發,避免單點故障。

3、無環網絡:跨裝置的鍊路聚合,在堆疊和其他裝置互聯時,天然避免了環路問題。

4、鍊路均衡:100%的網絡鍊路和帶寬使用率。

四、堆疊的連線方式

堆疊的連接配接鍊路分為兩部分:管理鍊路和轉發鍊路。管理鍊路負責堆疊系統管理及維護封包的轉發;轉發鍊路負責堆疊系統跨裝置業務資料封包的轉發。如圖2所示,根據管理鍊路連接配接方式的不同,堆疊的連接配接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主要闆直連方式和業務闆直連方式。

圖2 堆疊連接配接方式示意圖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 在主要闆直連方式中,堆疊的管理鍊路與轉發鍊路分離。堆疊的管理鍊路通過主要闆上的SIP(System Inter-Connect Port)端口相連,轉發鍊路通過業務闆上的端口相連。

• 在業務闆直連方式中,堆疊的管理鍊路與轉發鍊路合一,全部通過業務闆上的端口相連,無需連接配接SIP口。

兩種連接配接方式的優缺點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兩種連接配接方式的優缺點比較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建議使用者優先采用主要闆直連方式,使管理鍊路和轉發鍊路分離,以保證堆疊系統的高可靠性。

SIP口連接配接方式介紹

SIP口位于裝置的主要闆上,每塊主 控闆有兩個SIP口,如圖2所示。SIP口是由GE電接口和GE光接口組成的Combo接口,不需要進行任何配置,可以即插即用。預設情況下,Combo接口以時間作為優先級,即哪個接口先插入線纜就選擇使用哪個接口,如果兩個接口同時插入線纜,則優先選擇光接口。

CE12800S主要闆上SIP口中的光口插入沒有連接配接網線的光電轉換子產品後,光口會Down,且不會切換到電口,需要将光電子產品拔出後電口才能UP。

圖3 主要闆上的SIP口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在每台裝置都配備了雙主要的情況下,建議SIP口采用如下方式連接配接:

圖4 SIP口連接配接示意圖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 兩台交換機至少需要連接配接一個SIP口,此時,請使用者連接配接兩台交換機上的主用主要闆的SIP口。

• 一台交換機上的SIP口隻可以與另一台交換機相連,不可以與本交換機互連。

五、堆疊中的角色

堆疊中的單台交換機稱為成員交換機,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為以下角色:

• 主交換機

主交換機(Master)負責管理整個堆疊。堆疊中隻有一台主交換機。

• 備交換機

備交換機(Standby)是主交換機的備份交換機。當主交換機故障時,備交換機會接替原主交換機的所有業務。堆疊中隻有一台備交換機。

主、備交換機都可以進行業務流量的轉發。添加、移除或替換堆疊成員交換機,都可能導緻堆疊成員角色的變化

六、堆疊成員ID

堆疊成員ID,即堆疊成員交換機的編号(Member ID),用來辨別和管理成員交換機。堆疊中所有成員交換機的堆疊成員ID都是唯一的。

堆疊系統的成員裝置按框進行管理,使用堆疊成員ID來辨別和管理成員裝置。是以,當使用者使用指令對裝置進行配置和管理時,通常需要加入堆疊成員ID資訊,以區分不同的成員裝置。例如,在裝置未運作堆疊功能時,使用者可以使用指令display device slot 1來檢視1号槽位單闆的資訊;當裝置運作堆疊功能後,則需要執行指令display device slot 2/1來檢視該單闆資訊,其中2為裝置的堆疊成員ID。

堆疊成員ID決定着堆疊成員交換機的接口編号。當裝置未運作堆疊功能時,接口編号采用三維格式“槽位号/子卡号/端口号”;當裝置運作堆疊功能時,接口編号會變成四維格式“堆疊成員ID/槽位号/子卡号/端口号”。例如,交換機沒有運作堆疊時,某個接口的編号為10GE1/0/1;當該交換機加入堆疊後,如果堆疊成員ID為2,則該接口的編号将變為10GE2/1/0/1。

七、堆疊優先級

堆疊優先級是成員交換機的一個屬性,主要用于角色選舉過程中确定成員交換機的角色,優先級值越大表示優先級越高,當選為主交換機的可能性越大。

堆疊主交換機選舉時,先比較交換機運作狀态,再比較堆疊優先級。當兩台交換機運作狀态相同時,堆疊優先級大的交換機将被選舉為主交換機。是以建議将優先級最大值配置設定給希望成為主交換機的裝置。

八、堆疊配置舉例

組網需求

在一個建立的資料中心網絡中,要求核心層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并且希望網絡結構簡單,易于配置和管理。

如圖1所示,根據使用者需求,核心層SwitchA和SwitchB兩台交換機采取堆疊組網。

圖5 配置堆疊組網圖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配置步驟:

  1. 配置堆疊屬性

    #配置SwitchA的堆疊成員ID為1,優先級為150,Domain ID為10,堆疊連接配接方式為主要闆直連方式。

    <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A

    [*HUAWEI] commit

    [~SwitchA] stack

    [~SwitchA-stack] stack member 1

    [~SwitchA-stack] stack priority 150

    [*SwitchA-stack] stack domain 10

    [*SwitchA-stack] stack link-type mainboard-direct //預設為主要闆直連方式 stack link-type mainboard-direct(業務闆直連方式)

    [*SwitchA-stack] quit

    [*SwitchA] commit

    #配置SwitchB的堆疊成員ID為2,優先級為100,Domain ID為10,堆疊連接配接方式為主要闆直連方式。

    < HUAWEI >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B

    [*HUAWEI] commit

    [~SwitchB] stack

    [~SwitchB-stack] stack member 2

    Warning: The device will use the configuration of member ID 2 after the device resets. Continue? [Y/N]: y

    [*SwitchB-stack] stack priority 100

    [*SwitchB-stack] stack domain 10

    [*SwitchB-stack] stack link-type mainboard-direct

    [*SwitchB-stack] quit

    [*SwitchB] commit

  2. 配置堆疊端口

    #在SwitchA上建立堆疊端口,并将端口10GE1/0/1~10GE1/0/2、10GE2/0/1~10GE2/0/2加入堆疊端口。在SwitchB上建立堆疊端口,并将端口10GE1/0/1~10GE1/0/2、10GE2/0/1~10GE2/0/2加入堆疊端口。SwitchB的配置與SwitchA類似,配置過程略。

    [~SwitchA] port-group group1

    [*SwitchA-port-group-group1] group-member 10ge 1/0/1 to 10ge 1/0/2

    [*SwitchA-port-group-group1] group-member 10ge 2/0/1 to 10ge 2/0/2

    [*SwitchA-port-group-group1] shutdown

    [*SwitchA-port-group-group1] quit

    [*SwitchA] commit

    [~SwitchA] interface stack-port 1

    [*SwitchA-Stack-Port1] 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10ge 1/0/1 to 1/0/2

    Warning: After the configuration is complete,

    1.The interface(s) (10GE1/0/1-1/0/2) will be converted to stack mode and be configured with the port crc-statistics trigger error-down command if the configuration does not exist.

    2.The interface(s) may go Error-Down (crc-statistics) because there is no shutdown configuration on the interfaces.Continue? [Y/N]: y

    [*SwitchA-Stack-Port1] 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10ge 2/0/1 to 2/0/2

    Warning: After the configuration is complete,

    1.The interface(s) (10GE1/0/1-1/0/2) will be converted to stack mode and be configured with the port crc-statistics trigger error-down command if the configuration does not exist.

    2.The interface(s) may go Error-Down (crc-statistics) because there is no shutdown configuration on the interfaces.Continue? [Y/N]: y

    [*SwitchA-Stack-Port1] quit

    [*SwitchA] commit

    被配置為堆疊實體成員端口後,端口下會自動配置port crc-statistics trigger error-down。

    #待SwitchA和SwitchB上的實體端口都加入堆疊端口後,再将之前被關閉的端口打開。SwitchB的配置與SwitchA類似,配置過程略。

    [~SwitchA] port-group group1

    [~SwitchA-port-group-group1] undo shutdown

    [*SwitchA-port-group-group1] quit

    [*SwitchA] commit

    [~SwitchA] quit

    端口先關閉然後再打開,這樣是為了避免端口因産生CRC錯包而導緻Error-Down。在端口Up的情況下,如果鍊路一端被配置為堆疊實體成員端口,另一端為普通業務口,此時端口可能會産生CRC錯包。

  3. 檢查堆疊配置資訊。

    #上述配置完成後,執行指令display stack configuration檢視配置是否與規劃的一緻,如果不一緻,需要修改配置。以檢視SwitchA為例。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4. 儲存配置并使能裝置堆疊功能。

    #儲存SwitchA的配置并使能堆疊功能。建議先使能規劃為主交換機的SwitchA的堆疊功能。這樣SwitchA可以先完成重新開機,進而優先成為主交換機。

    < SwitchA> save

    Warning: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 Continue? [Y/N]: y

    < SwitchA> system-view

    [~SwitchA] stack

    [~SwitchA-stack] stack enable

    Warning: Make sure that one or more dual-active detection methods are configured once the conversion is complete and the device enters the stack mode. Switches working in different forward modes cannot set up a CSS.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converted to the next 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file of stack mode.

    System will reboot. Continue? [Y/N]: y

    使能堆疊功能後,裝置會自動重新開機。

    #儲存SwitchB的配置并使能堆疊功能。

    save

    Warning: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 Continue? [Y/N]: y

    system-view

    [~SwitchB] stack

    [~SwitchB-stack] stack enable

    Warning: Make sure that one or more dual-active detection methods are configured once the conversion is complete and the device enters the stack mode. Switches working in different forward modes cannot set up a CSS.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converted to the next 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file of stack mode.

    System will reboot. Continue? [Y/N]: y

  5. 檢查堆疊是否組建成功

    #通過Console口或管理網口登入堆疊系統,使用指令display stack檢視堆疊是否組建成功。當通過管理網口登入時,需要使用主交換機的IP位址。

    裝置虛拟化技術之堆疊
    如上所示,顯示兩台交換機的資訊,表示堆疊建立成功,且主交換機為成員ID為1的裝置,即SwitchA。
  6. 儲存堆疊系統配置

    #在檢查堆疊已成功建立後,建議使用者立即使用save指令儲存堆疊系統配置。

    save

    Warning: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 Continue? [Y/N]: y

參考資料:華為HedEx文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