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馬上上國小了,作為家長卻踩坑了……

作者:成長的可能
孩子馬上上國小了,作為家長卻踩坑了……
孩子馬上上國小了,作為家長卻踩坑了……

文|張蔚斐

來源|成長的可能

圖|unsplash

春季開學後,比孩子還忙碌的就是幼稚園大班家長了。很多大班孩子的家長從這時候開始,已經在考慮孩子升國小的事了。

從幼稚園到國小,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生節點。面對就要升入國小的孩子,家長欣喜與擔憂的情緒交雜,往往忍不住擔憂孩子能否适應國小的生活?還有更具體的焦慮,則是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知識?要不要報班?

不少家長在“幼小銜接”這一時期都面臨着比較大的困難,本期成長的可能對話了四位已經經曆過“幼小銜接”這一過程的家長,作為過來人,她們踩過哪些坑?有哪些建議?

#1

誤區一: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知識嗎?

谷米媽媽曾經也是“搶跑”的成員之一,作為一名國小英語老師,她對谷米的學習一直親力親為地指導,去年是谷米上一年級的年紀,谷米媽媽回憶起去年下半年的日子,也承認自己帶着孩子走了不少彎路。

現在回憶起來,主要還是受到了身邊環境的影響。

“不僅是一線城市卷,我們這些二線城市也卷,我身邊的家長都給孩子報了提前學的課程,什麼課程都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我也有些動搖了。”谷米媽媽說。

朋友圈裡,隻要有一個人推薦某一類課程,身邊立馬有四五個家長組成小團體加入進來。她給谷米報過拼音課,她的侄子上過作文課、口算課,谷米身邊也有不少在家學網課的小夥伴。

“那段時間裡,谷米的玩伴們幾乎都開始為上國小做準備,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帶着谷米和她平時玩得好的小夥伴去看電影,開場前帶他們去吃肯德基,小夥伴說,必須在37分鐘内吃完,不然就來不及看電影了。他會算時間,看着手表自己算的。兩位數的加減法也會算,谷米就不懂,拖拖拉拉的,你跟她說電影還有37分鐘開始她也沒有概念。”這讓她感到很挫敗。

在谷米媽媽和其他媽媽的交流中,大多數人都建議孩子提前學點知識,進入國小後能更好地适應。現在回憶起來,她不否認提前學知識有一定的好處,但對于自家孩子來說,在時間有限的前提下來看,提前學知識并不是最好的幼小銜接方式。

谷米媽媽提到,谷米最大的問題是做事有些磨蹭,還有點好動,不太喜歡坐着讀書,

“要說踩了很大的坑也沒有,但是結合谷米上一年級後的表現來看,如果能再給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肯定會把更多時間花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例如幫她改掉磨蹭的習慣,培養她的專注力。我認為這些也是孩子進入一年級後最重要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知識。”

谷米媽媽提到,如果孩子本身學習習慣很好,注意力沒問題,特别有耐心,能一直坐着學習三四十分鐘不走神,那麼提前給他學習一些知識肯定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是像谷米這樣,本身的學習習慣還沒養成,就狠抓知識,是本末倒置的行為,多學幾個拼音反而讓她在一年級的拼音課上更不認真上課了。

在家長關注幼兒知識增長的同時,如果忽略了兒童學習品質的培養,其實是更得不償失的選擇。

很多家長都聽過一個著名的“三年級效應”理論,部分在學前階段就進行國小知識學習的孩子,容易在一二年級時期因重複學習知識内容而上課走神、對學習不重視,不良的學習習慣和消極的學習态度,容易導緻孩子在進入三年級學習較難的新知識時成績下滑。

“隻能說,不是每個孩子都适合搶跑式學習,還是要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習慣,不要盲目跟風其他家長。我觀察下來,有些家庭的提前學習是延續性的,能一直連貫地走在别人前面,家長自己對教育有比較好的想法,有合理的體系。而不是說大班突襲幾個月,隻為了讓孩子提前學一點一年級的知識,後面又開始跟着學校的學習進度了,這樣就不是很合理了。”谷米媽媽說。

谷米媽媽認為,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多學知識,這是一大誤區,也是家長比較容易踩的坑。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學習興趣和内在驅動力,關注孩子的專注力、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帶領孩子在學習方法層面養成觀察、探究的意識,這些學習品質的養成和學習态度的引導,也是幼小銜接的關鍵。

#2

誤區二:幼小銜接是大班的事嗎?

和很多孩子即将上一年級的大班家長一樣,陽光媽媽也會加很多家長群,一起交流育兒經驗。這些群在某一段時間突然熱鬧起來,主題隻有一個:一年級開學倒計時x個月,準備好開始沖刺了嗎?

“沖刺報班、操之過急是我踩過最大的坑,那段時間把全家人的心态都搞得很崩潰,孩子對我也有很大的意見。我太着急了,什麼内容都一股腦兒塞到大班這一年來學,我們家隻堅持了幾個月就放棄了。”陽光媽媽說。

幼小銜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上了大班後的突然襲擊。在陽光媽媽看來,整個幼稚園階段都屬于幼小銜接。雖然現在幼稚園教知識層面的東西比較少,但學習不僅是知識層面的,還包括智力和能力的平衡發展、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掌握。

幼稚園裡,更多的是把知識融入在遊戲中,在趣味遊戲中感受數學運算、在雙語故事熏聽中感受語言語感,這些對于他們來說是有意思的事情。

“試圖在大班這一年時間裡把很多枯燥的知識内容灌輸給孩子,一定是有問題的,最後導緻孩子跟我哭鬧,對我生氣,我覺得因為這幾個拼音、算數破壞了我們倆之間的感情,是最得不償失的,也是我最後悔的,我花了更多的時間來修複我們之間的親子關系。”

那段時間,陽光和她的關系特别僵,她說什麼孩子都不聽。

陽光媽媽很快就放棄了逼迫孩子學習的做法,親子關系永遠是家庭教育中的第一位,如果連親子關系都出現問題了,家庭教育就對孩子失去影響力了。她後來反思,報班其實是父母的一種“偷懶”行為,如果家長更用心點,完全可以在輕松的娛樂活動中把知識的樂趣帶給孩子。

“陽光現在三年級,我覺得是适應得挺好的,我們也不算在幼小銜接上做了很多努力,因為當時我和她爸爸最終還是決定從那個比較卷的環境裡跳出來,該玩就玩,多出去走走,在旅行中增長見識,主要是要讓她明白,學習這件事是有趣的、有意義的,同時,學習也是她自己的事。”

“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意識,現在陽光會覺得學習是對她很重要的事,如果她自己成績下滑了,自己心裡也會不舒服,沒有哪個孩子希望自己成績差的。這就是比較好的内驅力,我們家長更多的是外力影響,可以從學習方法上為她提供支援幫助。”

陽光媽媽提到,如果家長在整個幼稚園階段都沒有特别緊抓學習,就不要在大班期間突然逼孩子學習大量知識了。孩子了解不了,隻會覺得爸爸媽媽怎麼突然變了?進而産生對抗,影響家庭關系。

可以把時間放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的培養上,有自己主動學習的想法,形成内驅力,這樣不會讓孩子特别感到反感。家長自己的心态很重要,焦慮和急迫的情緒會影響孩子,不恰當的逼迫也會影響親子關系。

#3

因材施教,有規劃的幼小銜接才是有效的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着家長就可以什麼都不做了呢?這也是很多家長的第三個誤區:不過度“雞娃”,也不代表“零準備”。

與幼稚園相比,孩子的角色、學習任務、學習方式以及環境等都有很大的變化。這樣的大變化需要孩子在進入國小前有一個的平緩的過渡和充分的入學準備。

在幼小銜接中,也有做得比較好的家長,小雪媽媽和小宇媽媽就是這樣的家長,充分準備,孩子進入名校學習後表現也比較好。她們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做出規劃,最終也收獲了很多驚喜,在她們的幼小銜接過程中,有哪些值得其他家長借鑒的經驗?

小雪媽媽一直說自己是“放養”孩子,報的班并不多,都是根據小雪自己的意願,比如畫畫和輪滑。小雪一家人的心态都很好。小雪媽媽會抓小雪的學習,但是盯得不算緊,她認為,寫字可以提前練習、孩子在家可以大量閱讀。

小雪就讀于二線城市的一所頂尖民辦國小,成績是班上拔尖的位置。據接觸過小雪的老師描述,小雪這個孩子本身很聰明,除此之外,她也很有毅力,遇到困難哭了,很快就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接着幹。這是她感覺到的小雪和其他小朋友最大的不同。

小宇也在二線城市的一所頂尖民辦國小就讀,因為幼稚園階段做了大量的準備,是以國小後,他語數外成績都很優秀。

他是一個從小就開始學習的孩子,閱讀上,從小就由媽媽帶着閱讀,每天晚上都會有雷打不動的閱讀時間。英語和數學也是從很小就開始學習,并不是在大班才開始做突擊訓練的。

小宇媽媽覺得,在學習上,要提前認字,儲備比較多的識字量。因為現在國小要求孩子的閱讀量很大,小宇用的教材,國文書前半部分沒有拼音,直接是漢字。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規則的養成,孩子能否聽到指令做出反應?

“小宇進入國小後,主要的問題是行為習慣上的。比如他喜歡在課上看課外書,因為課上的内容他都會了,這樣的習慣肯定不好。”

除此之外,小宇媽媽從大班的時候開始就有意識地培養小宇的作息時間,八點開始是閱讀時間,八點半一定要睡覺。小宇從小的閱讀量很大,是以在大班的時候,他就可以沉浸、自主地閱讀兒童書籍了。

#4

什麼樣的孩子在幼小銜接過渡會更順利?

中科啟元兒童發展中心心理咨詢師李瑞楠在接受成長的可能采訪時提到:“幼小銜接”不僅僅是讓孩子提前預習學科知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還有很重要的是社會發展這部分,比如了解并遵守規則、和他人友好相處、專注做事與認真傾聽他人等等。

在規則意識方面,與幼稚園整體寬松的環境氛圍不同,國小階段更注重集體規則與指令聽從,需要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在集體場合有意識地限制自己不合理行為。

在人際交往方面,學會與老師、同學友好相處,遇到問題時既可以向他人尋求幫助,也可以在他人有需要時伸出援手;在與同學發生沖突時,能有效地調控情緒,可以有方法有政策地去應對這些問題。

在專注力方面,需要孩子可以安靜坐下來聽老師講課,可以認真傾聽他人的分享與講述,這個過程需要運用耳、眼、腦,多感官一起協作的過程。

對于孩子來說,從幼稚園升入國小,是一件不小的挑戰,家長要拿出充足的耐心,同時根據自己孩子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特點調整适合孩子的“幼小銜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