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份手寫提綱,開啟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徐濤講述丨紅色印記第80集

作者:央廣網

視訊加載...

揭開中國共産黨百年厚厚的曆史,從革命的偉大勝利到民族的偉大複興,一件革命文物,記錄了一段直沖民心的紅色故事,一個接一個的曆史時刻,是中國共産黨走向荊棘, 努力的最佳見證。

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台、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推出"紅色标志——百大革命文物聲音檔案",于3月22日在中央廣播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開始, 并同時在央視新聞、央視、雲收聽等新媒體平台上推出100位講述人,用"最美的聲音"燃燒百年記憶。

用聲音燃燒百年的記憶,我是革命文物的叙述者徐濤。我所描述的文物是鄧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議上講話的大綱手稿,現在在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

這份珍貴的手稿一直儲存在廣元經濟學家的家中。它于1997年2月在于光元确定後首次向公衆披露。2014年1月,于光遠的家人将這份珍貴的手稿捐贈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

手稿由三頁略帶泛黃的16張張紙組成,鉛筆寫的講話大綱近400字,列舉了七期。這個綱要形成的講話,實際上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描繪了藍圖。

一份手寫提綱,開啟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徐濤講述丨紅色印記第80集

1978年12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議上講話的大綱稿副本(圖為鄧小平故居展廳)

"The Toast"誕生于1976年,是1970年代後期最受歡迎的單曲之一。歡快的旋律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開始的期待。

1977年7月,中國共産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三中全會一緻通過了《關于恢複鄧小平同志職責的決議》。

鄧小平:"我可以以兩種态度出來工作,一種是當官,二是做一些工作。我想既然我是共産主義者,既然我在任,我們就不能當官,我不能有私人的想法,我不能有别的選擇。"

一份手寫提綱,開啟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徐濤講述丨紅色印記第80集

1978年11月,鄧小平應邀通路新加坡,在機場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握手

1978年10月至11月,鄧小平通路了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六個亞洲國家,對周邊一些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有了親身感受。

通路日本期間,鄧小平以每小時210公裡的速度登上了日本新幹線的高速列車。

翻譯:乘坐新幹線怎麼樣?

鄧小平:我感覺很快,就是跑。我們現在适合乘坐這樣的車。

鄧小平的回答充滿了意義。他意識到,中國要想趕上世界,就必須找到一條适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鄧小平通路時,11月10日召開了籌備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中央工作會議。11月14日,會議的第四天,鄧小平結束了對新加坡的通路。回到北京,他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開始構思他在閉幕式上的演講。

鄧小平故居展覽館副館長何清:當時的中央工作會議,已經從原先讨論農業和國民經濟計劃安排轉向如何確定黨的重點順利向現代化轉變,如何實作穩定團結。

此時,中央工作會議,氣氛格外熱烈,與會人員暢所欲言。正在起草會議閉幕詞的鄧小平決定,根據新的形勢重新考慮他的講話。于是他自己寫了大綱,一個具有曆史意義的宣言即将誕生。

何清:12月2日,鄧小平、胡耀邦等人談起了講話稿。在談話中,他提出了一個他親自起草并詳細闡述的大綱。大綱涉及七個問題:第一,"解放思想,啟動機器";

根據鄧小平本人制定的大綱,胡耀邦、胡喬木、于光元等人不斷完善和修改。在此過程中,鄧小平分别于12月5日、9日和11日舉行了三次會談和讨論。最後,将大綱合并為鄧小平提出的七項調整中的四項,這一重要講話得以完成。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議上發表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前瞻》的重要講話。

鄧小平:"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原來開始,思想僵化,迷信占上風,那麼它就不能前進。如果現在不進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埋葬。"

一份手寫提綱,開啟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徐濤講述丨紅色印記第80集

《人民日報》刊登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前瞻》的講話稿。

講話掀起了心靈解脫的風吹雷,驅散了那個時代困擾中國人的精神迷霧。它提出并回答了黨在曆史轉折點面臨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明确了黨今後的主要任務和方向,實際上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五天後,1978年12月18日,首都北京開始飛行。當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京西飯店舉行。與之前為期36天的中央工作會議相比,會議隻持續了五天,仿佛水已經到達運河,鳄梨醬已經下降。

一份手寫提綱,開啟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徐濤講述丨紅色印記第80集

鄧小平出席十一屆三中全會(圖為鄧小平故居畫廊)

陸偉:我是盧偉,鄧小平老權威的翻譯,1993年出生。在講解工作中,每當我提到"解放心靈、實事求是、團結前瞻"的演講大綱時,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4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付出火,人生,作為"90後"的解說者,我很自豪能夠傳遞改革開放的精神。

總幹事 劉曉龍 顧玉才

監督高高的岩石

策劃者 崔欣新鄭

規劃 闫鼎飛森 盧進

協調 馮碩 朱敏 崔天琦 李宇 劉夢雅 趙楚南 韓學英

記者兼編輯韓雪瑩

旁白 徐濤

秦元生産

視聽資料整理 方芳

新媒體 杜西萌 王源 李偉

顧問徐鵬堂,中央黨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

感謝鄧小平的逝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