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news.hiapk.com/internet/20140818/1536441.html
手機和電腦上都有屏有鍵盤,找到 Wi-Fi 輸入密碼即可。那燈泡、插座、空氣檢測裝置和攝像頭們沒屏沒鍵盤,它們怎麼找到 Wi-Fi 并輸入密碼呢?目前并沒有标準化的統一方案,常見的方法就有5、6種。準備好了嗎?現在,宅客君(letshome)為大家揭秘:
1)直接輸入密碼:最易懂
代表産品:Nest溫控器、家居寶攝像頭
雖然大部分智能家居單品沒有螢幕,但也不是全部都沒有,比如Google Nest溫控器就是帶螢幕的,輸入密碼的時候,撥動調節溫度的旋鈕即可:
第一步:選擇網絡

第二步:輸入密碼
同樣可直接輸入密碼的,還有帶小鍵盤的Wecool安防攝像頭。
2)通過橋接器:最麻煩
代表産品:飛利浦Hue燈泡、家聯iComhome插座
橋接器先通過網線連接配接到路由器,燈泡與橋接器再通過Zigbee協定無線連接配接。此時橋接器就相當于無線滑鼠接收器,燈泡就相當于無線滑鼠,但一個接收器對應許多滑鼠(燈泡),通過app來發現網絡中的新燈泡即可。比如飛利浦的Hue燈泡:
再比如,家聯iComhome的産品,居然都必須通過中控器(黑色圓形)才能聯網。
3)無線AP模式:最普遍
代表産品:Chromecast電視棒、悅Pod
好像剛剛進入正題。支援Wi-Fi的智能硬體先進入AP模式,手機或電腦軟體會發現這台裝置(這個AP),然後斷開家裡的Wi-Fi,連接配接到這台裝置,幫它設定了Wi-Fi網絡和密碼後,再傳回原來的家庭Wi-Fi。比如Google Chromecast 電視棒:
注意紅框中的文字——“連接配接過程中會臨時斷開網絡連接配接。”
4)2.4G頻段廣播:最神奇
代表産品:墨迹空氣果、BroadLink插座
這是最神奇的,非技術人員最難了解的,可能也是相對安全隐患最大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這個裝置開機之後進入Wi-Fi配置模式,然後在配套的手機app選擇一個Wi-Fi網絡,輸入密碼,再把這個包含Wi-Fi名稱和密碼的資訊廣播到2.4Ghz頻段(空氣)中。例如,空氣果開機“等待Wi-Fi配置”,收到這個廣播之後就知道連接配接哪個網絡以及密碼是什麼了。
自動識别手機連接配接的Wi-Fi,也可以切換到其他Wi-Fi。
手機app将在30多秒之内一直發送這條廣播,期間如果有其他裝置偵聽的話,很容易截獲密碼。
再比如,BroadLink插座,基于德州儀器 SimpleLink CC3000 Wi-Fi模組的SmartConfig技術。(見 視訊)
5)先當成電腦配件:最經典
代表産品:Dropcam攝像頭、居e安攝像頭
這類産品通常會有一個配套的PC驅動程式,同時也是配置軟體。通過USB接口連上電腦,在配置軟體中設定好Wi-Fi網絡和密碼,然後再拔下來使用。比如被Google Nest收購的 Dropcam家庭攝像頭:
USB連接配接電腦。
配置Wi-Fi和密碼。
其實國内的居e安攝像頭與之不同,居e安是先通過網線聯網,然後通過PC軟體找到同一個區域網路中的裝置,再進行Wi-Fi設定。
6)平台公司的快連技術:最霸道
代表産品:小米路由、蘋果HomeKit
以小米路由來說,路由器把密碼“推送”給智能家居單品易如反掌,比如WPS一鍵快速安全設定。從實作方式上看,小米路由的快連功能與之類似,隻要智能家居單品相容小米的軟體協定即可。
蘋果HomeKit的核心是手機,不是路由器,蘋果要做的就是把iPhone的Wi-Fi和密碼,廣播給經過蘋果MFi認證的智能家居單品。經過認證意味着需要安裝蘋果的安全認證晶片,賣出去的單品要向蘋果交份子錢。
7)音頻和其他技術
音頻技術,比如通過3.5mm音頻線,将手機密碼發送給智能硬體;再比如不通過3.5mm音頻線,直接播放經過編碼的聲音,智能硬體的麥克風收到後解碼。
其他技術,歡迎大家補充。(注:上面提到的都是在同一個區域網路中的情況,遠端控制的話,隻需要綁定一個線上賬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