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傕、郭汜圍長安:董卓翻版

作者:檸雨曆史

#曆史開講#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前因:呂布殺董卓

呂布殺董卓:公元192年,呂布與王允合謀誅殺了董卓,于是他的舊部李傕、郭汜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董卓,起兵圍攻長安。

公元192年,董卓剛被呂布斬殺,他的舊部下李傕(jué)、郭汜(sì)等人就打着為董卓複仇的幌子攻陷長安,殺死主謀司徒王允,呂布敗陣而逃,轉投了袁紹。從此,李、郭二人控制着漢獻帝劉協,把持朝政長達四年。

李傕、郭汜圍長安:董卓翻版

影視劇中李傕、郭汜的形象

董卓被殺之時,他的涼州部将李傕、郭汜當時駐守在陝縣。他們怕禍及自己,就主動向長安的王允乞求赦免,卻被王允拒絕了,還要剝奪涼州将領的兵權。

李郭二人打算逃回涼州。這時,董卓曾經的謀士賈诩鼓動他們殺回長安,“奉天子來匡正天下”,也就是走董卓的老路,“挾天子”、掌朝政。

于是,李傕、郭汜等人率領數千軍隊,連夜前往長安。

王允得知李、郭二人要起兵造反,立刻派出董卓的舊部徐榮、胡轸迎擊。雙方在信豐縣相遇,結果老将徐榮甯肯戰死也不投降。反而是胡轸帶兵投降了。

就這樣,李、郭二人一路收羅散兵,又與其他舊部會合,一共集結了十多萬兵力。

來勢洶洶的李、郭部隊在長安城外圍攻了八天,還沒有攻破。這是為什麼呢?根據《中國建築史》記載,實測漢長安城牆高度在12米以上,下部寬度達12至16米厚。

也就是說,西漢時期的都城城堅牆高,易守難功,一時間當然無法攻破。于是,李傕、郭汜興兵來犯,立即就受阻于城防工事,完全沒有懸念。

可結果,兩天後,他們成功破城而入,趕跑了能征善戰的飛将呂布。

李傕、郭汜圍長安:董卓翻版

李傕、郭汜破城而入

并非城防不夠堅固,也不是城内糧草不足,而是出現了内鬼。

這内鬼就是“叟兵亂入”。“叟兵”的意思就是蜀兵。

幾個開門放李傕、郭汜部隊進城的蜀兵,正是的益州世家趙氏兄弟趙謙、趙溫的部下。

趙氏兄弟之是以叛變,一方面來自王允的壓力;另一方面,趙氏兄弟的窩裡反很有可能與呂布的好色有關。

王允在董卓被殺掌權後,開始打壓異己。第一個就對中原士族蔡邕舉起了屠刀;接着又對刺殺董卓有功的士孫瑞、楊瓒等關中士族有所戒備,不加封賞;甚至對同謀者呂布開啟了鄙視模式,以“劍客”态度對待他。

于是,身為前将軍的趙謙、趙溫兄弟擔心接下來就輪到自己了。

同時,呂布素來就有給部下戴綠帽子的愛好,甚至後來還有攜婦裸奔的事件發生。《三國志》中評價他“卿背妻,愛諸将婦”,這讓部将怎麼能忍。

李傕、郭汜圍長安:董卓翻版

“愛諸将婦”的呂布

益州趙謙、趙溫兄弟的臨陣倒戈,讓李傕、郭汜軍輕而易舉就攻破了長安城。

圍攻成功後,趙謙、趙溫也如願先後坐上了司徒的位置,開始了以武力控制朝政的董卓老路。

後果: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後,把持朝政,也挾持着漢獻帝。直到196年,在武将楊奉和董承護送下,天子逃出長安,準備東遷。這時曹操主動迎天子遷都許昌,從此曹操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結論:涼州舊部李傕、郭汜等人圍攻長安,挾制天子長達四年,但仍然隻是當年董卓霸權朝野的延續和翻版,與之後迎天子入許昌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相比,效果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