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作者:亂舞歌姬

玩過《使命召喚5》的人肯定對遊戲中小日子們的百式沖鋒槍很有印象,滿地都是而且射速快,子彈好補給,就是威力差了點,跟美國的湯普森、蘇聯的波波沙那都不是一個檔次的。前面我介紹了南部大師的南部十四式、南部九四式和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今天就說一下南部大師的另一個奇葩的武器,也是奇葩中的王牌——百式沖鋒槍。

沖鋒槍這個東西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規模出現的,因為當時的歐洲大陸上各國軍隊都被塹壕戰這種方式折磨的苦不堪言,想要對塹壕和堡壘組建的防線打開缺口就要想新法子,于是兩種新武器就這麼誕生了。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第一個是坦克,這玩意絕對是跨時代的東西,不僅能輕松壓過鐵絲網,還能輕輕松松的就把敵人陣地碾平,子彈打不穿刺刀捅不爛,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但早期的坦克因為很多地方還不是很完善,是以在性能和功能上也比較落後,而且制造的費用是相當花錢。

第二種武器就是沖鋒槍,但當時在國内還不叫這名,國内軍閥管當時這玩意叫手提機槍(因為大老粗軍閥覺得這玩意一個人就可以往前突突突,那不就是手提機關槍嗎?)到了日本這玩意叫法更奇特——機關短铳,因為日語裡槍的寫法就叫铳。

說回正題,日本研發沖鋒槍的時間可以說是當時世界強國中特别晚的。1927年日本研發出了第一款沖鋒槍,一式沖鋒槍。這玩意外形類似于美國的湯普森,子彈口徑是日本自行設計的南部8毫米手槍彈,效果嘛···也就那樣。随後日本陸軍進口了一批德國MP18系列的沖鋒槍,型号上既有MP18也有MP28(就是我們俗稱的花機關),也正是進口了這批德國武器之後,日本人便有改造沖鋒槍的想法。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當時日本軍方的想法比較簡單實用,由現成的德國MP18加上刺刀座,這樣既可以突突突又可以半載沖鋒,為啥要加刺刀座呢?因為當時的日本深受日俄戰争時的影響,覺得皇軍天下無敵,武士道沖鋒非常好,而且日本很沉迷白刃戰,是以必須加刺刀座。

行,你們說加那就加吧,改造完畢之後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可以選的子彈口徑太多了,比如美國11.43毫米湯普森子彈,制止力強但穿透力一般、德國9*19口徑,穿透力和威力都不錯,但日軍沒咋用過這種口徑的,剩下的7.63和7.65口徑倒是用過,但陸軍和海軍意見又不統一,軍部也難以協調,于是“聰明”的日本人想到了一個妙招,那就是用咱皇軍自己的手槍彈。

早在1902年南部麒次郎大師就研發出了8毫米口徑的南部手槍彈,而且南部麒次郎也是日本當時有名的槍械制造師,于是研究機關短铳這麼光榮的任務自然就交給了南部麒次郎建立的南部槍械制作所。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到了1930年日本沖鋒槍的研發進度可以說是一直在原地踏步,因為日本軍方高層對這種東西的重視程度不能說一點沒有,隻能說是毫不在乎,因為他們覺得一把沖鋒槍突突突,太浪費子彈了,還不如三八大蓋一槍一個,是以研發的進度就一直沒啥下文,其實說白了還是資源匮乏,窮。于是就這樣墨迹到了“九一八”事變。當時中國的各路抗日武裝在東北、華北、上海等地給日本侵略者迎頭痛擊,當時中國軍隊中的各式仿制沖鋒槍給了日軍不少的壓力,日本這時候才發現這沖鋒槍還挺有用,于是沖鋒槍的計劃再次提上日程。

1935年日本又根據從德國搞來的奧地利MP34型沖鋒槍進行了改進,然後就弄出了一個試用的沖鋒槍,然後準備讓陸軍們拿去試用一下。但有意思的是最終進行測試的是日本騎兵學校,并不是陸軍,因為日本陸軍雖然面對沖鋒槍吃了不少苦頭,但還是看不起沖鋒槍,還是覺得三八大蓋一槍一個完美。說實話,這種腦回路清奇的軍隊恐怕也隻有日本一家了。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于是測試之後騎兵部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們需要的就是小型化的機關槍,可以單發點射并且還要打的遠,近處突突突,還要加上刺刀,沒有刺刀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也不知道這幫人當時咋想的,啥都要裝刺刀,而且這些要求當時竟然也能想到),于是在這種奇怪的要求下南部大師做出了改進的二式沖鋒槍。

這破槍首先長得就很清奇,一副賽博朋克的樣子,而且讓日本騎兵更傻眼的是,這槍做好之後直接被配發給了日本裝甲部隊,而且據說效果還不錯。但問題在于這槍不管是試制的沖鋒槍還是二式沖鋒槍用的都是南部8毫米手槍彈,威力嘛也就那樣了,反正能響,而且這槍有個南部制造的遺傳問題,那就是——卡殼。這裡有個值得一提的是,抗戰時期日軍的不少坦克都被我軍擊毀,裡面殘留沒有損壞的二式沖鋒槍自然就成了戰利品,而某位喜歡微操的委員長看到後就悄悄留下了幾隻。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當時除了日本騎兵提出的要求外還有另一個部隊也提出了需求,那就是日本傘兵,他們也對沖鋒槍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在面臨一系列奇奇怪怪的要求和壓力之後,南部大師終于在1940年完成了日本二戰時期唯一量産化的沖鋒槍——百式沖鋒槍。

早期百式沖鋒槍上可以說是花活不少,因為定義是輕型機槍,是以槍身上裝了兩腳架。騎兵部隊作為長期以來的贊助方,是以他們要的遠距離單發精準怎麼也得滿足一下啊,于是射擊标尺上的刻度直接離譜放到了1500米的距離上,這距離放到現在都是畢竟離譜的。但真正能不能打到,南部大師估計沒想過,反正我刻度尺在那,打不到不是槍的問題,是你人的問題。至于騎兵要的半載沖鋒,沒問題,加上刺刀座,刺刀用的還是三八大蓋的同款三零式刺刀,很夠意思吧。就這樣一個這個裝了兩腳架、裝了刺刀座、“射程達1500米”的四不像沖鋒槍出爐了。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這個武器誕生以後吧···騎兵的要求不能說都滿足了,隻能說一點都沒有實作。這奇葩玩意用着用着卡殼不說,威力還不大,而且裝了刺刀座挺沉不說關鍵是還打不到1500米啊。而這槍的真正受益者反而是傘兵部隊,于是根據傘兵的要求,南部大師把槍又進行了改造,包括折疊槍托之類,拿到改進後百式的傘兵們也不負衆望的在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充分的展現了什麼叫落地成盒。至于這破槍總産量是多少一直每個準,但靠譜是總産量是10000~20000之間,其中大部分都生産是傘兵型。

1944年百式沖鋒槍做了最後的改進,去掉了沒啥用的兩腳架和刺刀座,但刺刀還是可以裝的,離譜的1500米标尺改成了正常的100米,但這時候離日本戰敗隻有一年的時間了,再怎麼掙紮都是無濟于事的了。

奇葩武器——百式沖鋒槍

百式沖鋒槍彈容量30發,子彈類型8毫米南部手槍彈,在1940年定型的它不管咋看都是一款落後的産品,再加上定位不明确,隻能說這玩意就是個沒啥大用的武器。雖然同期的捷克ZK383沖鋒槍、奧地利MP34沖鋒槍雖然也都有兩腳架或者刺刀座,但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都安在同一個武器上,除了累贅,似乎也沒啥用了。

1945年日本投降,百式沖鋒槍也就成了同盟國的戰利品,歐美蘇聯對這破玩意沒啥興趣,但東方的凱申物流總裁某委員長對這玩意是很感興趣,于是指令将繳獲的二式沖鋒槍和百式沖鋒槍進行仿制,甚至為了和美國的後勤相比對,将口徑改成了11.43毫米,本來這破槍就因為設計問題卡殼就厲害,換成了11.43毫米後直接變單發沖鋒槍(我也不知道為啥仿制這破玩意,也不知道圖啥,咱不懂也不敢多說),後面委員長可能醒悟了開始仿制美式的M3沖鋒槍(美國通用汽車生産,造價3美元的垃圾注油槍,以後有機會也會介紹這東西的),但這些東西最後都成了我軍的戰利品。

至于造出百式沖鋒槍的南部麒次郎在戰後沒有被重判,但同盟國禁止他從此制造任何武器,1949年5月1日(日子挺好),南部麒次郎了卻了他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