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要解決硬碟讀寫性能這個PC系統目前最大的性能瓶頸,在沒有更好的技術誕生之前,似乎隻能靠RAID來提升磁盤系統性能。而對于一般的使用者來說,SCSI的高端與IDE的老去都使其難以擔當RAID重任,于是SATA RAID就成了幾乎唯一的選擇。關于SATA RAID組建的各種問題,就是這部分使用者所最關心的。

  主機闆上的IDE接口有逐漸消失的趨勢,目前相當一部分主機闆都隻保留了一個IDE接口,而相信大多數玩家都将這個接口留給了光驅。另一方面,SATA接口的硬碟由于連接配接友善而且支援NCQ功能,進而獲得了廣大玩家的青睐,SATA硬碟随着價格的一再走低已經成為主流選擇。随着大量的主機闆晶片組內建SATA RAID功能,串行硬碟的磁盤陣列逐漸成為目前最有實用價值的硬碟性能突破解決方案。

  關于SATA RAID的組建方法,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經多次講過。不過近來随着新的裝機熱潮興起,還是有不少讀者以郵件或電話的方式詢問SATA RAID組建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散熱問題、供電問題、RAID驅動安裝問題,甚至是選擇哪一種RAID類型最合适等。為了解答這些讀者的疑惑,我們特地組織了這次的SATA RAID制作私家攻略,希望能為大家組建SATA RAID貢獻綿力,也希望你能在看過本文之後,對SATA RAID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

  SATA RAID組建步驟圖解

  在為大家獻上RAID私家攻略之前,還是讓我們先溫習一下RAID組建的流程吧!由于不同主機闆廠商的BIOS設定各有不同,是以筆者這裡主要以基于英特爾晶片組的RAID為例向大家介紹一下RAID的具體安裝流程。其它主機闆晶片組的RAID安裝方法可以此為參考(圖1~5)。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圖1 首先進入BIOS設定界面,找到IDE控制選項,設定“Configure SATA as”選項為“RAID”,然後按F10儲存退出(即将圖1中的“AHCI”改為“RAID”)。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圖2 等BIOS自檢完成後,按“CTRL+I”進入英特爾的RAID設定界面。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圖3 選擇“Create RAID Volume”,并選擇想要制作的RAID種類,然後儲存退出。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圖4 設定光驅引導系統,然後在系統安裝界面中按下F6,安裝程式會提示你加載其它驅動。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圖5 RAID驅動軟碟,按“S”鍵選擇适合的驅動進行安裝,然後就和正常安裝Windows XP一樣了。等安裝結束後,再安裝“Matrix Storage Manager”磁盤管理軟體就大功告成。

RAID組建私家心得

  沒有RAID卡,也要高性能

  對于大多數玩家而言,選擇什麼RAID系統最好呢?RAID 0由于資料的不可靠性,是以理應第一個出局。RAID 1又沒有什麼性能上的提升,這裡也不讨論了。由于現在使用主機闆晶片組組建的RAID磁盤陣列都是半軟的RAID,經測試,RAID 5/6的磁盤寫入性能是比較糟糕的。為了在獲得性能的同時還能得到同等的資料可靠性,是以RAID 10(圖6)系統能滿足我們的需求。雖然說RAID 10需要最少4塊磁盤才能組建,但是由于現在硬碟價格廉,多出的3塊硬碟成本遠低于入門級的硬體RAID陣列卡(一般都要4000元以上)。而且用晶片組組建RAID 10的CPU占用率并沒有組建RAID 5那麼高,在筆者的電腦上測試結果是6%左右。是以RAID 10具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理應成為玩家組建高成本效益磁盤陣列的首選。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圖6 RAID 10

  單碟硬碟最劃算

  由于160GB乃至250GB的硬碟已經步入主流,是以組建SATA RAID時容量一般都不成問題。既然我們要的是速度和可靠性,那麼完全可以選擇同系列中單碟容量最大的硬碟來組建,這樣能夠花更少的錢得到更高的性能。比如希捷的7200.10 250GB硬碟,有雙碟裝和單碟裝兩種,單碟裝産品的平均讀寫速度要高于雙碟産品,同時也更省電。也許有玩家想要選擇高速萬轉硬碟,其實這并不可取,試想一下,4塊萬轉硬碟一起工作,不但噪音大大增加了,而且成本也會升高許多。

  電源很重要

  硬碟多了,電源供電自然也得跟上才行,要知道4硬碟的功耗足足比單硬碟多了2、30W,而且還是長時間使用。加上硬碟啟動時電機沖擊電流很大,是以電源的額定功率應該盡可能大一點,建議至少要400W。曾經就有玩家因為電源功率不足而導緻RAID性能下降,以至于8硬碟的RAID 0傳輸速度僅有400MBps,最後換個電源就解決問題了。

  必須提醒大家一點,現在的SATA硬碟都是用的5芯電源線接頭,最好不要使用4芯D型電源頭轉SATA的電源線(圖7)。5芯SATA電源線多了一組+3.3V的電源供給硬碟,一方面能夠減少硬碟内部供電二次轉換時帶來的損耗,減少發熱量;另一方面則能夠讓硬碟持續供電更加穩定。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系統備份恢複不用愁

  相信很多使用者都使用Ghost進行系統的備份和恢複,但是在RAID系統下,你會發現Ghost非常不好用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備份或是恢複系統。那麼,對于RAID系統,我們應該怎樣進行系統的備份和恢複呢?

  經過多方面測試,筆者認為最穩妥的方法就是使用WinPE這種CD光牒上的Windows系統。在WinPE啟動的時候按F6鍵,然後和Windows XP安裝一樣按下“S”鍵,加載Windows XP的RAID磁盤驅動(圖23、24),使WinPE可以順利識别出RAID陣列硬碟。接下來就和在Windows下制作RAID鏡像一樣簡單了,建議大家使用最新的Ghost 11.01,這樣更穩妥一些。注意要使用Windows版的Ghost(圖25),而不是DOS下的Ghost。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

  資料遷移—不太實用

  在建立好RAID并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有些使用者想要給自己的電腦多增加一塊或兩塊硬碟來改變硬碟陣列,而且要資料不丢失,這樣可以嗎?是完全可行的!

  基于NVIDIA和英特爾的晶片組制作的RAID都已經可以支援這個功能了。對于英特爾的RAID來說,你可以打開“Matrix Storage Manager”,選擇你需要修改的RAID卷,直接點右鍵,選擇“修改卷”來進行RAID遷移(圖26)。NVIDIA方面也有一個RAID tool工具,操作也是類似的,但是這個功能并沒有想像中的實用。一方面,可以選擇改變的卷的類型是有限的,比如說RAID 5不能降級到RAID 1或者RAID 0;另一方面,這種遷移是非常耗時間的。是以筆者建議,如果硬碟上面沒有大量的重要資料,還是用移動硬碟把資料備份出來,然後删除原來的卷重建RAID吧,畢竟重建RAID要比遷移快多了。

磁盤性能騰飛 SATA RAID制作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