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大影帝比不過一個小鮮肉,炒冷飯的港片已被内地觀衆抛棄?

作者:薛定谔的猹

溫/薛定谔鼻涕蟲

日前,由王晶執導、吳振宇、梁家輝、顧天樂、林家東四位電影皇帝聯合主演的電影《追虎龍》遭遇滑鐵盧,上映近10天,票房隻有2億左右,豆瓣評分隻有5.5分,王晶這一次可以說是完全把好牌打壞了。

四大影帝比不過一個小鮮肉,炒冷飯的港片已被内地觀衆抛棄?

其實《追虎龍》在街上是意料之中的,多年來,以中國四大偵探為模範的故事基本上已經被香港電影翻來覆去。這炒冷飯《追虎龍》,更别提用那一年算是經典的《雷洛傳記》,《瘸腿》比,也就是說,相比前幾年,《追龍》的品質也差很多。

更有甚者,幾位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電影人聲音洪亮,但對當今内地觀衆的吸引力較小——老一輩觀衆在審美上已經疲憊不堪,年輕觀衆缺乏香港電影。是以《老虎追》的票房遠不如同期愛情片《你的婚禮》所預料之中。

雖然《你的婚禮》占據了夫妻主題的優勢,但小肉徐光漢單一反抗四大電影皇帝,也從側面反映了當今"年輕女性觀衆拿天下"的電影市場。

四大影帝比不過一個小鮮肉,炒冷飯的港片已被内地觀衆抛棄?

徐光涵隻是一個台灣演員,在大陸隻能算作二三線演員,與大陸最流淌的肉相比,他的人氣相形見绌。參考年初易奕超主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票房輕松突破10億,擊敗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2》可以看出,如今的電影市場已經到了複興的時刻,内地的小鮮肉開始逐漸攪動大梁。

四大影帝比不過一個小鮮肉,炒冷飯的港片已被内地觀衆抛棄?

在内地影視行業還比較落後的時代,但凡是香港演員到内地都帶來了自己的巨星光環,比如明星們普遍享有優惠待遇,付出的遠遠高于内地演員,對内地演員的歧視、雙重标準待遇比比皆是。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内地演員王伯皓在拍攝《小魚花》時被香港明星張偉建、謝偉峰打傷住院,這也導緻100多位内地演員共同指責香港演員長期"霸淩"!

雖然王伯頤被毆打可能是謝陽過度入場和鏡頭失誤造成的意外,但無疑是一個觸發因素,點燃了内地藝人對香港演員享受"超國民待遇"的長期不滿。

四大影帝比不過一個小鮮肉,炒冷飯的港片已被内地觀衆抛棄?

但風水轉向,随着内地和香港影視業這麼長,現在娛樂業已經是内地人流遨的小鮮肉世界,香港的演藝界早已無人追随,也要靠一群50、60歲的演員來支撐現場。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21世紀以來,香港電影已經能夠以合拍片的形式進入内地市場,為了達到審查标準,平衡兩地的演員,電影制作人通常采用香港男女混搭的方式。

在掀起内地《雙冰四日》等一代大花的同時,也讓香港的年輕女演員一開始就被内地同行擠出了生活空間。然後,随着老一輩香港演員繼續主宰銀幕,年輕一代演員也是如此。80年代以後,香港圈一直無人追随,隻是間接讓大陸00後小鮮肉輕松成為香港金像獎曆史上最年輕的電影皇帝提名者。

四大影帝比不過一個小鮮肉,炒冷飯的港片已被内地觀衆抛棄?

如今的香港電影評選已經陷入了一個奇怪的圈子:香港本土年輕演員沒有内地知名度支撐不了,對于内地市場邀請的小鮮肉成本效益過低,比如易其寇的表現和小鮮肉的流動,畢竟就是一個例子。

是以到了2021年,香港電影隻能依靠自己五六十歲的老一輩的配套場景,但适合老年人的角色并不多,是以這些演員往往要演年輕人,而且随着這些演員年齡的增長,這種不和諧感隻會越來越突出, 不知道他們能支援香港電影多久!

四大影帝比不過一個小鮮肉,炒冷飯的港片已被内地觀衆抛棄?

不知道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