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業性别報告:音樂行業,有變得更好嗎?

行業性别報告:音樂行業,有變得更好嗎?

“當我們反思、學習并選擇成長時,改變是可能發生的。我們也有希望拒絕讓曆史重演。”

近日,為了慶祝國際勞動婦女節,TuneCore/Believe與娛樂資料公司Luminate合作釋出了關于性别平等研究報告《Be The Change》,并分享了他們對音樂行業中性别不平等現象的研究。

報告顯示,為了采取行動反對音樂行業中的性别歧視、偏見和不平等現象,今年的研究調查了來自109個不同國家的1500多名主要和獨立廠牌的專業人士,包括創作者、發行商、現場音樂高管、經紀人、公關人員、電台從業人員等。

報告針對的一些問題包括工作場所的性騷擾、改變招聘做法的必要性、繼續教育員工如何面對此類問題,以及現場活動中藝人陣容多樣化的需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發現表明,參與今年研究的音樂行業女性中,有34%曾在工作中遭受性騷擾或性虐待;對于跨性别者和非二進制性别者的這一數字則分别增加到42%和43%。

此外,在接受調查的音樂行業專業人士和創作者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男性的薪酬高于業内其他人,盡管非洲(38%)、亞太地區(42%)和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地區(44%)的人不太可能将音樂行業的性别歧視視為一個問題,而歐洲(59%)和北美(68%)的行業專業人士和創作者更可能将此視為一個問題。

行業性别報告:音樂行業,有變得更好嗎?

這份報告還邀請了創作歌手兼演員JoJo撰寫導語,她詳細介紹了她作為藝術家20年來的奮鬥和取得的成果。

“當我們反思、學習,然後選擇成長時,改變是可能發生的。我們也有希望拒絕讓曆史重演,”JoJo寫道,“明年,我将慶祝我作為公衆人物進入音樂界20周年,這是一段從我十幾歲時就開始的旅程。當我回想那段時間,我意識到我很難把自己作為一個成年女性的身份和作為一個藝人的身份區分開。雖然這些模糊的界限來自外部和内部的影響,但我最近在想,我的男性同行是否認為自己是‘男性藝術家’。我懷疑這個詞對他們來說并不像‘女藝術家’這個詞對我和我的音樂界女性同行們那麼普遍,無論是在媒體上、商務會議上還是在錄音室裡。”

報告的研究還邀請了Halestorm的女主唱Lzzy Hale和藝術家兼活動家Jessica Betts的評論和見解,Believe和TuneCore的全球簽約藝人也參與了訪談,包括加拿大的Alysha Brilla、墨西哥的Erika Vidrio、意大利的Beatrice Dellacasa和印度的Shalmali Kholgade,大家都對行業中的性别不平等和不公平現象發表了個人看法。

行業性别報告:音樂行業,有變得更好嗎?

“好消息是,《Be The Change》現在已經是研究的第三年了,我們已經看到了這項研究的影響。它被聯合國引用,并在整個行業的創作者和高管圈中被廣泛讨論。”TuneCore首席執行官Andreea Gleeson在一份聲明中說,“但壞消息是——我們需要更多的改變。作為個人和整個行業,我們必須響應号召,采取行動,并從小事做起,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我們将看到行業的巨大變化......我們也希望今年的《Be The Change》研究所提供的見解能鼓勵更多的業内同行加入我們,為所有人塑造一個更尊重、更多元、更透明的音樂行業。”

深入研究《Be The Change》報告可以看到,關于音樂行業中的性别不平等,該報告列舉了七項重要發現:

一、認知差距

音樂行業在這方面存在明顯分歧。隻有不到60%的藝術家和業内人士認為性别歧視是該行業的一個主要問題。與男性(-32%)相比,女性和非二進制性别者更有可能認為性别歧視是一個問題,分别為+28%和+46%。

二、身份交叉性

音樂界存在非常嚴重的性别歧視,基于邊緣化群體的歧視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糟糕的代表性和象征性使女性和性别傾向廣泛的個體在行業中的經曆複雜化。以少數族裔女性為例,她們認為自己的聘用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種族、民族、部落背景或原籍國的可能性比平均水準高出114%。

三、性騷擾和性虐待

在音樂行業,性騷擾和性虐待的發生率令人震驚,而且通常針對的是女性和性别傾向廣泛的個體。同時,行業既沒有為幸存者提供适當的資源,也沒有讓犯罪者得到相應的懲罰。報告指出,行業中的女性(34%)、跨性别者(42%)和非二進制性别者(43%)稱在音樂行業的工作中遭受過性騷擾或性虐待。

四、健康與福祉

心理健康是音樂行業中女性、非二進制性别者和跨性别者的普遍問題。女性(76%)、跨性别者(82%)和非二進制個體(89%)都比平均水準更有可能報告說,自從加入音樂行業以來,他們的心理健康存在問題。殘障人士還面臨着行業内住宿條件差和資源匮乏的問題。

五、認可和薪資報酬

工資差距仍然影響着女性和音樂行業中性别傾向廣泛的專業人士和創作者,這也是她們繁榮職業生涯的障礙。大約有一半(53%)的業内人士認為,順性别男性的收入高于音樂行業的其他人。而半數女性表示,她們或其他人的專業、職業經驗會受到質疑,這影響了她們在該行業的收入潛力。

六、上司能力

在音樂行業,擁有權力的女性和性别傾向廣泛的專業人士越來越少,上司職位也存在障礙。58%的受訪者不同意每個人在音樂行業都有平等的成功機會的觀點。女性(+30%)、少數族裔(+30%)和跨性别者(+74%)都更有可能報告被拒絕升職。

七、晉升機會

業内女性(+42%)和跨性别者(+98%)更有可能表示自己沒有獲得專業教育訓練/發展機會的機會。此外,進入這個行業也存在障礙,目前隻有41%的業内人士和創作者推薦在音樂行業工作,如果這能促進性别平等,還有22%的人會推薦在這個行業工作。

對此,為了反對音樂行業中的性别歧視、偏見和不平等現象,這項研究分别向音樂産業、人力資源高管、業界男性、女性與性别傾向廣泛的個體,以及創作者發起了行動呼籲。例如,研究團隊呼籲行業通過創造讨論空間(如研讨會),鼓勵行業中關于性别平等的對話,進而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行業;同時也呼籲女性或性别傾向廣泛的個體敢于發聲,通過報道個人或親眼目睹的性别歧視案例,來公開談論音樂行業的安全問題與不平等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