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作者: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天氣好,心情好,以及胃口好的時候,我就很想去鼓樓蕩一圈。

那一帶,杭州土著都懂,新晉的年輕人嘛,也懂。大家都有自己偏好的一條打卡路線:去大馬弄買醬鴨兒買蛋餃,去伍公山喝勞保茶打老K,去周記四竈兒排隊等飯吃,去大井巷喝咖啡,以及去河坊街蕩蕩兒……

哦,河坊街蕩蕩兒,這是遊客才會去的。

3月8日這天,正好有半天假,加上滿足“天氣好(雖然下午下了點小雨)+心情好+胃口好”的條件,我拉上小姐妹直奔鼓樓——“中年仙女們需要接接地氣”。

當然,我也是有自己的一條既定路線,吃吃喝喝為主,沒有大餐,都是小食。一路逛一路吃,就好像跟一段時間未見的老朋友碰面:啊,xxx,我又來了……

先把打卡路線PO給你們,純自己喜好,僅供參考(不接受反駁哈,杠就是你對!)

芳春煎餃 — 大井巷喝咖啡 — 東伊順羊肉串/馕餅 — 龍翔臭豆腐 — 後市街蔥包桧(阿龍牛肉煎包) — 大馬弄蛋餃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

新面孔還有餐廳、小茶館

其實這一趟,我主要是奔着大井巷去的。

雖然和南宋禦街、河坊街同處一片“皇城根下”,但大井巷的妙處,真的大概隻有本地人才懂。我在靠近南宋禦街的巷口,稍微站了會兒,來來往往的“小紅帽”(外地遊客),都是齊刷刷地從巷口彎過,然後直奔鼓樓或是直入禦街。我就說嘛,大井巷仿佛是自帶結界的,外面喧喧鬧鬧人聲鼎沸,一轉彎,靜音了。

隻有三個看起來約莫三十多歲的小姐妹,跟我一樣拐進了大井巷。其中一個問:“你說的是哪裡一家啦?”另一個神秘兮兮答,“再往前走,就曉得的。”

我一聽,這莫不是要跟我去同一家?忍不住加快了小碎步,“萬一沒位子了”。

也就這幾秒功夫,一擡頭,呵呵想多了。已經沒位子了。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新開的咖啡店,就在大井巷那鼎鼎有名的井再上去幾步。早兩年大井巷改造,這個位置也是換了好幾個老闆,生意一直不太好。之前,是一家柴犬主題的撸狗咖啡店,可能是考慮到狗狗的安全問題,當時的店鋪有落地窗,但基本上都是拉着窗簾,就覺得挺可惜的。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之前的逗柴屋

這次,接手的MANNER,直接将一樓的落地玻璃打開做了開放位,氛圍感拉滿。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圖源:manner公衆号

門口的座位,也時不時會有路過的遊人坐下來歇腳。有些兩手空空,一看就是住在附近的老人家,牆門口一坐,不知道她會不會覺得恍若隔世呢?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咖啡店一樓,有一個小天井(應該是老房子的格局),放了露營桌椅;木頭梯子上二樓,也是露營風格的桌椅,大面積落地窗玻璃,可以望到街景。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但大家,還是喜歡“擠”在一樓的開放位。

我“搶”到黃金位置的時候,正好下起了細雨。春雨如酥啊,就着咖啡,來來往往的人也不多,看着斜對面“圍爐煮茶”的老闆,前前後後忙着給客人生爐子,隔壁一桌辣媽熱烈讨論着如何“卷”娃——每一個人,都試着在松弛和焦慮裡,給自己尋找平衡。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倒是對街這棵樹,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挂滿了紅色的絲帶。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這一趟來,發現大井巷裡還是走了些老面孔,又來了些新朋友。好在,大部分的店鋪還是老樣子,熬過了最難熬的日子,期待新的希望。

比如有些年的隐石餐廳,開了兩三年的Ceremorning&Random Play、查小文茶客廳、無玄茶屋,網紅打卡必到的鐵手咖啡制造局、大井咖啡店,還有新來的圍爐煮茶·富貴豬圈(好像就是資董窩玺的位置,年前還是家叫MANG的咖啡店)、珠聯璧合·咖啡會客廳,以及剛剛最近新開的樨樾·花園餐廳、還在試營業的來查鋪。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反正,随便挑一家,都是可以打發一下午辰光的。

但我沒有哦,我的下午辰光,還有一堆吃的在等我。

煎餃、羊肉串、臭豆腐、蔥包桧兒

一路逛吃,老闆娘還要送你張數學卷

先說說喝咖啡的前戲哈。因為沒吃中飯,是以第一站,去了鼎鼎大名的芳春煎餃。在我對煎餃的認知裡,隻有楠哥可以跟她PK下(當然了,兩家其實就是一戶人家裡出來的)。

兩個人,15隻煎餃,兩碗小馄饨(這個我覺得一般,喜歡吃馄饨的,可以去大馬弄附近的小勞馄饨,我同僚說是馄饨界的天花闆),故意隻吃7分飽,我要留點胃口給其他“老朋友”。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煎餃這個東西也很奇怪,你說它工藝複雜吧也沒有,但芳春的好吃,就是入口的那個松弛感,皮肉之間有适當的空隙,肉餡也不是緊實成塊的那種,你看,平日裡沉積的焦慮在這裡,也被消散了些。

芳春煎餃營業時間到下午1:30,再晚,人家就關門了,請你改天再來。

吃完,一路晃悠,到大井巷接着喝咖啡。

咖啡喝見底,隔壁桌的八卦也聽了七七八八,就可以起身了。朝着河坊街的方向走,到巷口後直接穿過河坊街,走過十來米的小弄堂,右手邊就是東伊順。

誰說拐角位置的店風水不好?就這點面積,人家硬是賣出了三個爆款:馕餅、羊肉串、高莊饅頭。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我的固定套餐一般是:兩支羊肉串+一個馕餅,馕餅是打包的,可以當兩天的早飯。

馕餅一般不用等,羊肉串要等。等着的間隙,别站着發呆,店鋪西面10米,看見一堆人沒有?龍翔臭豆腐點起來。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還是精精神神的阿婆老闆娘,記性還是一如既往的好,說過一遍你要什麼,她連順序都幫你記牢了,有人想“插隊”,沒門,老太太會盯着你看,中氣十足地說“接(這)個不是你的”。

不過這價格,馬上要“錯峰”的嘞。4月1日開始,節假日來要比平常日子貴一些,臭豆腐貴兩塊,粽子貴1塊。旁邊站了個本地老客戶,用杭州話跟老太太說,“哦呦,我們沒影響的,肯定平常來咯,放假日子格(擠)都格色(擠死)。”

我的标配是,一碗臭豆腐+一段年糕。臭豆腐和年糕都沒缺點可挑,唯一我覺得有點遺憾的是,甜醬太甜了哈哈哈哈。但其實老太太的甜醬也是爆款,有淘寶店的哦。

等臭豆腐和年糕的時候,羊肉串好了。别問我為啥左邊少一塊,急吼吼咬了一口才想起來忘記拍照了。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杭州不缺好吃的羊肉串,但我最喜歡的在這裡。

站在街邊,看看旁邊小年輕嘻嘻哈哈,慢悠悠兩串羊肉串下肚。然後去老太太面前晃一晃,老人家秒懂,臭豆腐和年糕也好了。哎,是“老朋友”沒錯了。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還能吃的,繼續走。穿過高銀街,正對面,進後市街。街口這家阿龍牛肉煎包,也是網紅級别的老店,不過這個點不是吃飯的時候,店裡就一桌。老闆坐在門口,看到巷口有車堵牢,閑不住,站起來指揮交通。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可惜煎包我是真吃不下啦,我要去的是裡頭那家蔥包桧兒。沒有什麼“幺鵝子”,就是從小到大校門口吃的、簡簡單單的油條+蔥+春卷皮,也沒什麼狠活,技巧在壓的力道:油條裡的油和壓扁了的蔥油,剛好浸潤進春卷皮裡,泛出淺淺的焦黃,咬一口下去,脆度正好。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這家也是“低調”的網紅。開了有20年了吧,店名簡單粗暴:後市街蔥包桧,想當年都市快報也是給了一整版内容的推薦。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沒有紮堆打卡的排隊,但來的基本都是熟人。我等着的5分鐘裡,有人特地開着車來,停車位找了好久;有個小夥子上來就是一串“報菜單”:“5個甜,5個甜+微辣,1個辣”,我聽了還在等反射弧,老闆娘已經淺淺一笑,兩個字:好的。

小夥子說,隔壁河坊街要10元一副哎,這裡6元,又好吃,他做東,請同僚下午茶。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更有意思的是,老闆娘這麼多年來,用來包蔥包桧兒的紙兒(防燙的,裡面還有一層塑膠袋)都是考試卷子啊!而且是那種,等你默默吃完,看一眼就要默默流淚的數學卷子。

我特地問了老闆娘,她說這些卷子都是自己老媽的閨蜜提供的,“她們一家是老師之家,平時多出來的卷子,就都給到我們了,廢物利用嘛!”

上一回,我“抽”到的卷子是高中函數,對不起老師,字都認得,但題都不會——果然,看一眼,隻能自認“廢物”。這次,打開一看,呦吼,國小5年級數學題,很好很好!帶回去給兒子,今晚臨時加作業,帶點油味道的那種。

大井巷新開了家咖啡店?順帶公開一條私藏的鼓樓吃喝路線

等吃到這一步,如果還想回去吃晚飯的,可以原路傳回了。回到大馬弄,帶點蛋餃、鹵味回去,又是簡簡單單一餐。

這裡說說停車哈。那一帶停車不好停,特别是節假日。建議方案一,停在西湖銀泰,然後從高銀街開始,倒着一路吃吃喝喝。你也可以停在高銀街上,但這個完全看運氣。

另一個方案,是我常用的,就是把車停在十五葵巷裡的一個小停車場,面積不大,但是是立體車庫,而且是很神奇的地下地上立體,8元一小時,停好走出來,走一圈下來回到這裡,還能去大馬弄逛圈。

是以嘛,哪來那麼多的精神内耗啊,這一圈下來,都吃進肚子了。

橙柿互動記者 朱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