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振興的“雲上蛻變”

作者:闫躍龍

每年的兩會,鄉村振興都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重要話題,今年也不例外,其中數字技術助力鄉村振興成為熱門議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帶來了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的議案,他認為,目前還存在數字基礎設施和技術創新不夠、農業農村大資料統籌利用不足、建設資金和人才等資源缺乏等問題,而強化數字化技術賦能是破題的關鍵。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也認為,在農業強國的大戰略中,應發揮企業在産業鍊建構、關鍵資源配置、數字化賦能等多個次元的重要作用。

事實上,回顧過去幾年數字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鄉村振興“雲上蛻變”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鄉村振興“智變”

老王,是一名蜂農,他每年比較頭疼的事情,就是分蜂。分蜂,是蜜蜂群體自然增殖的唯一方式,對于蜜蜂種群的繁榮意義重大。發生分蜂時,老蜂王會帶走一部分蜜蜂,剩下的蜜蜂以及蜂蜜都留給新蜂王,這樣就實作了分蜂。在傳統養殖方式上,通常是通過人工觀測的手段去了解蜂群目前活動狀态,但是這種方式工作強度比較大,而且頻繁開箱也容易對蜂群帶來幹擾。

在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分蜂工作卻是另一番景象:當地政府攜手天翼雲打造了5G+智慧農業的模式,天翼雲采用100路視訊,100路AI分析,設計了集圖像采集、平台管理、智能分析、大屏展示于一體的蜂群監管流程。蜂農們借助AI分析,通過大資料預測中蜂行為,可以提前進行人工幹預,實作“眼前一屏,掌控蜂群”。此外,蜂箱内部環境監測,以及蜂場區域的安全監控等很多場景也實作了智能化。

鄉村振興的“雲上蛻變”

在兩當縣,養蜂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充分展現出智能化所帶給農牧業的變化。一方面,是變經驗農業為精準農業。農業是具有幾千年曆史的古老行業,一直是看天吃飯,依照以經驗為主的傳統生産模式運作,但這種方式不僅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産品質也很難保證。反觀智慧農業,則是通過資料和資訊的實時采集,加上AI的分析監控,實作精準運作,能大幅提升效率,提高産品品質。

甘肅省定西市在馬鈴薯養殖上的“智變”就是如此。在天翼雲的幫助下,當地的農戶依據馬鈴薯種植數字農業生産規範的指導,通過配套建設的田間綜合監測、智能水肥一體化以及病蟲害防控裝置等的幫助,産出了更加優質的馬鈴薯。

鄉村振興的“雲上蛻變”

另一方面,是減輕了人力負擔。農業,幾千年來一直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非常繁重。畜牧業也是如此,“牛羊跟着水草跑,牧民跟着牛羊跑”是不二規則,但轉場的艱難程度超出想象。通過數字技術的采用,可以将人從很多枯燥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去做價值含量更高的事情。

例如,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牦牛在轉場時經常會遇到不同牛群在同一片草場相遇,導緻草料不足等問題。當地農牧和科技局攜手天翼雲打造了智慧畜牧平台,通過數字監控和牛群電子耳标有機結合,能夠實作科學的草場管理和牛隻轉場排程,有效避免牦牛過度啃食同一塊草場,讓牦牛們“吃得飽,長得壯”。同時,牧民借助牛隻轉場排程系統,還能随時知曉牛隻位置、活動步數、體溫和健康狀況,實作“雲放牧雲管理”,大大減輕工作量。

鄉村振興的“雲上蛻變”

最近,各行各業都掀起一場“AI熱”。令人欣喜的是,AI已經在農牧業的很多場景得到了深入應用,正發揮着越來越大的價值。

從“上雲”到“用數”

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關鍵抓手到底是什麼?最近公布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透露了答案,其中明确提出了“兩大基礎”,一是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二是暢通資料資源大循環。

萬丈高樓平地起,勿在浮沙築高塔。數字基礎設施,就像是數字鄉村的地基一樣重要。近年來,大陸數字鄉村建設高速推進,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究其原因正是大陸高度重視數字基礎設施的建構。近日釋出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底,5G網絡覆寫大陸所有縣城城區,實作“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就是很好的展現。

不隻是網,雲也是重要的數字基礎設施,其按需部署、靈活開發、維護便捷等特點,能很好滿足鄉村地區邁向數字化的需求。上面提到的色達縣智慧畜牧平台,背後就是天翼雲提供的大記憶體、高寬帶的雲計算服務在支撐,讓平台可以平穩快速運轉,做到毫秒級響應。

鄉村振興的“雲上蛻變”

如果說“上雲”是築牢數字基礎設施,那麼“用數”則是激活資料價值。在數字化時代,資料是新的關鍵生産要素。具體到農牧業,也在數字化時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資料就是“新農資”。

這種資料,既包括核心生産環節的資料,如上面提到的蜂箱内部溫度、濕度、重量等監測資料和馬鈴薯種植環境田間綜合監測的資料,也包括農牧産品流通、品質追溯等全鍊條的資料。

例如在定西市,天翼雲不僅幫助當地在馬鈴薯種植環節實作了數智化,而且在流通、品質追溯等環節都“用數”。在流通環節,建立了馬鈴薯價格釋出系統,實時采集全省市場價格、銷售量、加工量等資料,同時建立進出庫資料以及庫存資訊系統,開展市場行業分析研判,幫助農戶将馬鈴薯賣出好價錢;在品質監控環節,通過應用區塊鍊、大資料等技術,以“電子合格證+追溯碼”讓每一顆馬鈴薯都有迹可循,實作了馬鈴薯的透明化監管。

從“上雲”,到“用數”和“賦智”,大陸的農牧業正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實作質變。

後記:雲服務國家隊的進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數字鄉村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内容,也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通過數字鄉村建設,能夠以資訊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物資流等向農村集聚,促進農村各類生産要素積累。

從目前的數字鄉村實踐可以看到,數字技術正在鄉村治理、農耕養殖、産業發展、農民生活等衆多場景得到應用。

其中,天翼雲在助力推動數字鄉村建設上的努力值得關注。一方面,天翼雲在數字技術上是行業的引領者,自研雲底座核心元件,全面更新天翼雲4.0分布式雲,實作核心技術突破,而且推出豐富的邊緣雲産品和解決方案,将算力延伸到邊緣節點,滿足超低延遲時間等新興應用的場景需求。

另一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營運商雲、國内最大的混合雲,天翼雲建構起“2+4+31+X”的全國雲網資源布局,實作了算力的全國部署,讓其可以建構普惠智能的雲網服務,進而對數字鄉村建設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鄉村振興的“雲上蛻變”

當然,天翼雲在數字鄉村上的進擊,也展現出其責任與擔當。作為雲服務國家隊,天翼雲堅持以數字技術融合發展為突破口,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從其具體實踐可以看到,天翼雲積極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技術,不斷擴充數字鄉村的應用場景,在農業生産、農民生活、鄉村治理等領域打造出了一個個标杆案例。而且,在實踐中,天翼雲摸索出了一套系統化的智慧解決方案,正在助力農牧業全鍊條邁向數字化、智能化。以甘肅省定西縣的洋芋養殖為例,天翼雲就實作了四個“一”:建成一個中心(安定區數字農業資料中心)、內建一個平台(安定區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平台)、形成一個體系(安定區數字農業生産智能裝備體系)、制定一套規範(安定區馬鈴薯種植數字農業生産技術規範),助力當地農業全面轉型。

數字鄉村建設是一個長期、複雜的系統性工程。但是,有了高層的戰略重視,以及當地政府和數字化企業等各方面的積極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與地方實際和發展模式深入結合,就一定能走出一條中國式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