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考公,我看羅翔老師的真問題

作者:六神磊磊讀金庸
關于考公,我看羅翔老師的真問題

文/六神磊磊

羅翔老師說了一個關于考公的事,還引起了不大不小一場風波。

我已經很久不看熱點新聞了,還是因為押沙龍發了個文,才知道有這麼一檔子事。

大意是,羅翔認為“罪責自負”,子女無法決定父母犯不犯錯,覺得不應該考公中政審查三代、查父母。

這當然就引起很多網民的不快。在有的網絡平台上,這話是一邊倒的挨罵,還有說從此脫粉的。

我看到評論說:“你家既然有污點,那麼多條路,你不考公會死嗎?”

押沙龍文章底下也有人評論說:你們有污點的家庭,為什麼搶占我們清清白白的家庭的機會?這公平嗎?能考上說明你在别的崗位上也混不差,那麼多崗位,為什麼就盯着公務員不放?

以上留言都是相對文明的。

咋說呢,和各位說個真實經曆的趣事吧。

好些年前我做記者,當時有個事,還上了報刊的,大家熱烈讨論的是一個人自己曾被懲治過,能不能考公。我還跟進采訪了一下當事人。

而現在大家熱烈讨論的是一個人被懲治,他子女能不能考公。并且,還一邊倒。

還真是話題永遠不變,角度變幻莫測。

說點真心話。羅翔這起小小的所謂“翻車”到底翻在哪?

一句話說吧,好人總是死于多管閑事,壞人總是死于分贓不均。

反正這就是我看曆史得出的最深體會。

羅老師的話本身不是什麼最大問題,真心講,我覺得還是可以探讨的。他真正最大的問題是多管閑事了。

網絡嘛,亂哄哄的,讨論點假問題就好了,為什麼要試圖去讨論真問題呢?咱就讨論一下抓大熊貓判幾年不行嗎?

好比全真派有個論壇,大家讨論讨論我教武功為什麼那麼高強,我教是如何擊退霍都王子的,我們是如何培養出大俠郭靖的,就可以了,皆大歡喜。但是居然有人認真抛出話題:

“咱們當時到底該不該驅逐楊過?”

這就尴尬了,這不是找事嗎?不管你說該還是不該,讨論這個本身就是找不痛快。

當事人趙志敬那邊怕第一個就不幹了:你什麼意思?楊過給你什麼好處了?送你雕了?

而且這個問題和羅翔本身也根本無關。羅翔老師自己又不考公。也不可能發生這麼一幕,某人鬼鬼祟祟打電話給羅老師,說:“您好羅老師,我是個貪官,我是在裡面打給您的,我孩子要考公,您影響力大,幫我網上說幾句話,等我出來之後挖出貪腐的錢來給您轉賬……”不可能啊!

既然無關,碰它做什麼呢,用籃球圈的話說,是人生不如意嗎?

羅老師有那麼多粉絲,沒錯,但許多都是來看“法外狂徒張三”的,是來看怎麼懲治嫖娼人員和失足小姐的,并不是來聽真問題的,不是來尋求對世界上真問題的看法的。

子曰: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魯迅也引用過這句話。在我看來,這才是羅老師那番話的真問題。

還是建議隻聊法外狂徒張三,聊聊張三偷大熊貓到底判幾年,挺好嘛。

至于羅老師所講的内容,姑且也可以談一點。

所謂“罪責自負”,哪怕污點父母的子女也應該能考公,為什麼這話很容易讓人喊“脫粉”?

因為這牽涉到一個網上大衆的認知習慣問題了。網上的人大抵是這樣的,你為誰說了話,他便認為你和誰乃是一夥的。

你為記者說了話,便認為你和記者是一夥的;你為成績不好的運動員說了話,便認為你和運動員是一夥的;你為藝人說了話,便認為你和糟糕藝人是一夥的;你為老闆說了話,便認為你和老闆們是一夥的。

他們不曉得區分:到底是為權益說話,還是為特權說話?二者壓根不一樣。

事實上,但凡是為權益說話的,無論對方貧富貴賤,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為窮人苦人說話。因為自古以來天下最不能保障自己權益的,就是窮人苦人。

倘若連趙志敬都挨打,那小楊過肯定更挨打。哆啦A夢都看過吧,胖虎能随便抽小夫,就更能随便抽大雄。這個道理不難懂,你想想,你細想。

很多人是頭腦簡單、一廂情願的。他們希望這世間一切的規章,統統隻保護了自己,萬萬不可放一個另類進來。

倘若自己是窮人苦人,便希望天下隻造一個規則,專把窮人苦人保護起來,一個小康都不要放進來;小康的則又希望隻造一個規則,隻保護小康及以下的,一個中産都不要放進來;中産的又希望隻造一個規則,好好保護中産的,一個富翁都不要放進來……

可能嗎?天下沒有這樣的規則。你隻能定個統一的規則:胖虎不能亂打人,不管對小夫,還是對大雄。這個規矩就叫做法治。

如果窮苦人不要法治,而要定點收拾自己不爽的人,你覺得到最後他們會占着便宜嗎?

網絡上,每個人的分工不同。

有的人是負責說氣話的:這樣、這樣、這樣的統統都槍斃!這樣、這樣、這樣的統統都死刑!這樣、這樣、這樣的統統都不準考試!

氣話其實不一定都錯,但畢竟還得有一些人,他們的角色是守門人,好比羅翔這樣的人,他們也有氣話,搞不好私底下偶爾還有粗話,但是他們不能說,而是得從專業角度去說,得過過腦子去說,得收集更多的資訊去說,得從真實可能的後果上去說。

氣話一時爽,但如果都說氣話,很怕的呢。

金庸寫了很多元代的事。好比元代就有人說氣話:

“漢人于國無補,應該悉空其人,統統幹掉,把他們的土地都拿來給咱放牧!”

掌聲一片。可怕不?

幸虧還有耶律楚材這樣的人,頂着風說為什麼要把漢人都殺光呢?留着收稅不好嗎?不比咱吭哧吭哧放牧強?

耶律楚材就是守門人。

之前講了,氣話不一定都全錯,守門人的話也不一定都全對。但問題是,你得有守門人,不能缺了。

想想押沙龍說的,如果隻是一些“污點家庭”的子女受“委屈”,如果事隻是涉及考公,那也罷了,都不扯了。

但是底線一旦不守,一旦更移,滑坡或許是不可預料的。

來填個空:父母如果這樣這樣這樣,子女就不許那樣那樣那樣。這個空,你不妨發揮想象力去填一填呢?反正子女是軟肋,這話聽說過嗎?

你覺得最怕這句話的,會是那些貪官嗎?

現今是法治社會,這話當然是杞人憂天。但你既然住在天底下,身子又脆弱,不還是得有個杞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