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CCM是CMOS Camera Module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攝像模組的英文縮寫,用于各種新一代便攜式攝像裝置的核心器件,與傳統攝像系統相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影像品質的優點。

手機攝像頭微型化、專業化、智能化趨勢延續,模組單價持續提升。根據資料,手機應用占CCM 市場規模的70%以上,2020年,手機CCM 市場規模增長約占75%,即手機CCM 将是增長主力。盡管手機數量及攝像頭滲透率漸趨飽和,手機攝像頭市場導入了雙攝、大光圈、自動對焦、AR 等功能加載,能持續穩定成長。

器件和栅極開啟電壓越來越小,栅極氧化層也必須越來越薄,可是厚度越來越低漏電就越來越大,栅極氧化層要革命了。

螢幕攝像頭

各個品牌想方設法去掉前置攝像頭,盡可能的做小,但最終結果早已注定:螢幕攝像頭技術。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2020年下半年,中興推出了首款量産的螢幕攝像頭手機,在2021年,這項技術仍舊未成熟,大規模量産仍需等待。

量産需要過程,一是實際體驗達到标準,二是成本下降得快,随後就是從旗艦機向低價位普及的過程。

手機價格上漲

近幾年國産品牌沖擊高端手機市場效果不錯,大家都開始接受了。過萬的手機不是用來賣的,而是用來秀肌肉的。看來小米也要推出折疊屏手機了,折疊屏手機仍舊是個新鮮玩意,實用性不強,但意義重大,小米MIX系列終于要推量産機了。

快充和螢幕:硬體競賽和體驗更新

螢幕重新整理率從60Hz到了120Hz或者144Hz,各個品牌及時踩下了刹車,畢竟到這個水準就足夠了,再增高重新整理率意味着成本和耗電增加,沒有必要。

快充得到60W已經滿足需要了,120W可以是個終點,碩大的充電器和高功率以及高售價,提升的體驗并不高,反而隔空無線充電是個大方向。廠商并不這麼想,推出更高功率的産品, 60W快充和120W快充的普及。realme做的不錯,千元機30W是基礎,60W是常事。

螢幕顯示效果提升成為了繼拍照攝影之後各家發力重點,在宣傳上動不動就是“最貴”的曲面屏/直屏等等,手機螢幕顯示效果将會是最大賣點,而曲面屏、素皮設計或許會是各家旗艦的标配。

成本效益之戰延續

手機競争将會越來越激烈。首先是華為因為晶片問題,國内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巨頭開始份額開始下降,其它廠商參與瓜分,産品釋出頻率開始加快,而榮耀作為新玩家所産生的影響力未知。

各大品牌基本自成派系,基本形成了大品牌+子品牌/系列的品牌矩陣,獨幕喜劇牌開始退場。2020年,聯想隻有在年末推出了三款售價不過千元的手機;堅果手機釋出一款産品後宣布放棄手機業務;魅族隻推出了一款旗艦産品,開啟智能家居業務,雖然宣布盈利,但産品線收縮也說明了很多問題;努比亞推出了2000元價位的中端機,旗艦機并未更新,反而紅魔遊戲手機還保持更新頻率。

四大品牌,華為因為晶片問題,Mate系列部分款式缺貨,而且需要用庫存麒麟9000支撐到2022年,并且力求在此之前解決問題,否則高通、蘋果等釋出新一代旗艦晶片後,麒麟9000競争力明顯下降,此外,華為還要解決産品更新問題,包括折疊屏手機和P50系列。

PVD、CVD、ALD工藝特性比較

薄膜沉積是內建電路制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薄膜沉積工藝主要有PVD、CVD、ALD氣相沉積工藝:PVD(實體氣相沉積):在真空條件下,采用實體方法,将材料源(固體或液體)表面氣化成氣态原子、分子或部分電離成離子,并通過低壓氣體(或等離子體)過程,在基體表面沉積具有某種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術。CVD(化學氣相沉積):主要是利用含有薄膜元素的一種或幾種氣相化合物或單質、在襯底表面上進行化學反應生成薄膜的方法。ALD(原子層沉積):可以了解為一種變相的CVD工藝,通過将氣相前驅體脈沖交替地通入反應器,在沉積基體上化學吸附,反應形成沉積膜的一種方法。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PVD和CVD塗層差別

CVD可以塗的更厚一點,PVD相對就薄很多。但CVD的塗層元素有限,PVD相對元素豐富。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濾光片

智能手機裡常用的紅外截止濾光片是一種允許可見光透過,截止或反射紅外光的光學濾光片。當光線進入鏡頭折射後可見光和紅外光會在不同靶面成像,可見光成像為彩色,紅外光成像為黑白。當把可見光所成圖像調試好之後紅外光會在此靶面形成虛像,影響圖像的顔色和品質。紅外截止濾光片又可細分為兩種,一種是反射式濾光片,另一種是吸收式濾光片。

目前市面上用的藍玻璃為基材鍍膜制成的吸收式濾光片,采用吸收的方式過濾紅外光,可過濾630nm波段以上波長的光,用普通玻璃為基材鍍膜所制成的反射式濾光片是以反射的方式過濾掉紅外光,反射光容易造成幹擾,效果差于藍玻璃濾光片。

紅外中性密度濾光片是金屬塗覆的中性密度(ND)濾光片,其從由感興趣的波長區域确定的襯底上的金屬合金塗層獲得它們的光密度。與全電媒體或吸收型不同,金屬型ND濾光片采用吸收和反射的組合以降低光的強度。與螢幕型裝置不同,我們的ND濾光片在整個光束區域提供一緻的光強度。

中性密度濾光片通常用于降低高靈敏度探測器的紅外(IR)光束強度,保持線性度并提高光度精度。 ND濾光片也是評估受控實驗中光學系統群組件性能的理想選擇。 ND濾光片被設計為通過吸收或反射未被傳輸的光的部分來均勻地減少光譜的一部分上的透射。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
手機與Camera CCM技術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