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作者:仙魚糖的仙人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1

鄒市明:我絕對不是條件最好的,但是我絕對是最努力的。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東京奧運如火如荼,一個“奧運二代”悄悄登上熱搜,他就是鄒市明的大兒子鄒明軒。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朋友也許都還記得那個一頭卷發、胖乎乎、懶洋洋的“小吃貨”。

但是,當他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已經入選國家馬球隊。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無數人表示驚訝,覺得“反差太大”。

但是,一位網友卻點出了多年前的一個細節。

“他摔跤那段就能看出來,這個小孩又專注又抗壓。”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時間回到2015年,4歲的鄒明軒通過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在很多人的眼中,對這個小家夥的印象就是“暖心”、“呆萌”。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之後的一場草原摔跤,卻讓我們見識到一個孩子堅韌。

面對“專業”的哈薩克族小哥哥,鄒明軒全程“戰神”附體,即使一次次被摔倒,也努力爬起來,向對方發起沖擊。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明知道面前站着的是“不可戰勝的對手”,這個4歲的小男孩卻始終遵循規則,沒有耍賴、更沒有放棄。

一直到結束,他才晃着小腦袋懵懵地站起說道:“我都快被摔瘋了。”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而一旁站着的父親,除了大聲鼓勵,自始至終都沒有上前攙扶。

在《你好爸爸》中,鄒市明說過一句話:

“我絕對不是條件最好的,但是我絕對是最努力的。”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這也是他的恩師,中國拳擊金牌教頭張傳良對鄒市明的評價:

鄒市明的先天條件并不理想,唯一的優點就是肯下功夫。

潛移默化之中,這句話也在影響着這個家庭裡的下一代。

當那個小小少年,顫顫巍巍地跨上小馬駒,邁開第一步起,每一滴汗水都彙聚成了未來最好的自己。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2

鄧亞萍:情願痛,也不要甩鍋給人生。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在中國的奧運史上,鄧亞萍代表了一段傳奇。

可化身人母,鄧亞萍也有自己的苦惱。

或許是基因遺傳,兒子瀚銘有非常不錯的乒乓球天賦。

但是和很多少年人一樣,瀚銘“愛好廣泛”,有段時間還沉迷上了電競遊戲,并且對職業選手心生向往。

“媽媽,這也是一項競技體育。而且我在業餘選手中大概是北京市前八的水準。”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鄧亞萍是運動員出身,深知競技體育的殘酷。

她并不想給孩子潑冷水。

因為從小到大,父親給她的教育就是“大膽嘗試”。

後來,她親自帶着兒子考察了兩支職業戰隊。

當兒子聽到那句“電子競技每天訓練12小時就放棄了。”

因為和打乒乓比起來,電競的訓練強度要大得多。

這并不是說孩子不能吃苦,而是電競隻是一個少年的“一時興起”。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前前後後,小瀚銘學過跆拳道,練過羽毛球,還鐘情過足球和籃球。

最終,他把所有精力放到了乒乓球上。

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結果:

2020年北京青少年乒乓球錦标賽單打冠軍。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為此,這個“怕吃苦”的少年,吃了很多人吃不了的苦。

有一次,在母親的要求下,瀚銘練習側身位發長球。

就這一個動作,他足足練了兩個半小時。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年少的心,可以向往無邊的天際。

但是當你有了選擇,就應該朝着自己的目标堅定地走下去。

就像鄧亞萍對兒子的那段告白:

“其實隻有你自己知道,媽媽讓你打球,不是讓你拿世界冠軍的。媽媽真正想帶給你的,其實是那種精神素質,無論遇到什麼挑戰,都敢打敢拼的意志品質。

比起甩鍋給人生,跟自己較勁是非常辛苦的……但情願痛,也不要甩鍋給人生。”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3

劉璇:越自律越自由。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當年叱咤體操賽場的“璇美人”,是很多男孩子的夢中情人。

但是,當劉璇退役後,誰也沒想到她竟然成了一位“虎媽”。

因為兒子雄赳赳是過敏體質,劉璇就嚴格控制一家人的飲食,減少零食和糖。

眼看着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她又搬出自己運動員時候的行為準則,為兒子制定了嚴格的作息。

準确到每天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幾點學習、幾點玩遊戲……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希望減少孩子對電子産品的依賴,全家人就一起不看電視,不玩電腦,隻用手機接打電話。

并且,将孩子的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書籍上。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有時候孩子調皮,不喜歡學習,練字的時候滿地打滾。

劉璇也毫不憐惜:

“寫字這件事是每天都要做的你哭也得寫,不哭也得寫,開開心心地也得寫,翻滾着也得寫。”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在“虎媽”劉璇的調教下,兒子小小年紀不僅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還成了一個貼心的“小暖男”。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而這一幕幕被電視節目完整地展現在全國觀衆面前,大家卻直呼劉璇太兇。

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劉璇卻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

“越自律越自由。你做一件事情,你想要自由,完全沒有邊界,是不可能的。這個社會有社會的規矩。”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在孩子心性未定的時候,家長有義務給孩子立規矩。

因為你不立規矩,終有一天這個社會就會給你長教訓。

4

郭晶晶:人生不會永遠赢,但是你可以赢得更好的自己。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雖然褪去了奧運冠軍的光環,但是郭晶晶依然是奧運會上的常客。

7月22日,郭晶晶以國際泳聯技術委員會委員的身份遠赴東京。

作為3個孩子的母親,雖然有點不放心,她還是不得不把孩子們交給了丈夫霍啟剛。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但是,很快“意外”就發生了。

3天後,郭晶晶正在女子雙人跳水決賽上給裁判打分,網友們就集體向她打起了小報告:

“趕快去看看你家老公和仨娃吧。”

原來,趁着郭晶晶不在,霍啟剛帶着三個小家夥“放飛自我”了。

“媽媽不在,吃麥記吧,簡簡單單又一餐。”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被網友揭發這個爸爸有些“不稱職”後,霍啟剛趕忙接着記者采訪的機會解釋道,“隻是偶爾為之”。

然後在微網誌上自覺地上傳在家帶娃的日常。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霍爸爸的帶娃水準“有待觀察”,但是乖巧懂事的小家夥們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贊。

與此同時,伴随三個孩子的頻頻上熱搜,晶晶媽媽的一段關于子女教育的采訪,走紅網絡。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一個是跳水冠軍,一個是香港體育委員會委員。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夫妻倆都很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

平常也經常會鼓勵孩子參加一些比賽。

可小朋友的勝負心強,遇到挫敗往往會灰心喪氣。

作為冠軍媽媽的郭晶晶沒有一味地鼓勵,也沒有給予苛責,而是對孩子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人生就是這樣,沒可能永遠赢的。輸掉後你要從中找到自己的問題,不斷地改進自己。”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作為“常勝将軍”,郭晶晶對孩子的這番教誨并非“凡爾賽”,而是一個母親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人生的跑道很長,不在于起跑時的領先,而在于途中的堅持并最終超越自己。

于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霍家孩子,永遠都是那麼溫暖有愛、充滿朝氣。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5

郎平:你不必成為我,但是你可以像我一樣勇敢。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在中國,郎平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她還是一種精神。

但是,我們很少去關注她另一重身份:母親。

去年《奪冠》上映,我們在電影裡看到了一張和青年郎平極為相似的面容。

她就是郎平的女兒白浪。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現實生活裡,白浪沒有成為“郎平”,電影裡她的身影卻和母親重疊在了一起。

在短片《想不到》中,白浪說:

“你身上有那麼多我想不到,但我卻越來越像你,你的倔強、堅持、不顧一切……我不一定會像你一樣偉大,但我會像你一樣勇敢。”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白浪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她是跟随父親在美國長大的。

在白浪的記憶裡,母親郎平總是在天上飛來飛去。

很長時間,她都見不着媽媽一面。

因為那時候,郎平已經是中國女排的主教練。

但是離開并不代表缺席。

在自傳《激情歲月》裡,郎平說:

“我給美國打電話,一會兒叮囑保姆要給浪浪多喝水,一會兒又關照他(前夫)用涼毛巾敷在浪浪頭上降溫。說的其實都是廢話,但不說不行,說了心裡才踏實。”

但凡能夠給予孩子的陪伴,郎平也一定堅持親力親為。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你可以在體育賽事的鏡頭裡,看到排球場上,一邊觀看戰局,一邊緊緊抱住女兒的教練。

也能夠在郎平的自傳裡,發現那個滿懷負罪感,為女兒趕蚊子、壓被子到夜深人靜的母親。

多年後,白浪終于明白了母親的偉大,因為母親的勇敢和堅強,從小就倒映在她的心中。

如今的白浪沒有女承母業,但是她卻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斯坦福,畢業後進入金融行業,開始走向自己的遠大前程。

很喜歡白浪在演完《奪冠》後說的那句話:

“受過苦、受過傷,但也是以更了解媽媽,我重走了媽媽作為一名運動員的路。好像,也找到了自己。”

鄒市明郎平鄧亞萍劉璇,看了奧運冠軍的兒女,我無臉嫌棄自家孩子

6

關于孩子的未來,我們常常記住一個詞:望子成龍。

卻偏偏忽略了另外一個美好的詞:芝蘭玉樹。

東晉時期,謝家長盛不衰。

家族子弟如芝蘭玉樹般高貴,個個有出息,不是入朝為官,就是文采風流。

人們豔羨之餘也心生疑惑,以為這裡面一定有什麼奧秘。

名相謝安聽到後,隻說了一句:

“我自教之。”

什麼意思?

言傳身教。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得是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很多奧運冠軍的孩子都能夠在某一方面脫穎而出?

關鍵不在于他們能夠為孩子提供多好的學習條件,而是他們自己就是從磨砺中一步步走來的。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話:

“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

管教,先自管,而後管人;家教,先自教,而後教子。

如是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