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選上方“關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提到演員楊铮的名字,或許有人不熟,但是提到他出演的角色,你一定不陌生。
《那山那海》中敢闖敢幹,不輕言放棄的雷恒水;
《我最愛的家人》裡堅強、有擔當的佟鐵軍;
《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裡的武鑄等;
以上這些都是楊铮,也不全是他。
楊铮長着一張非常端正的臉,陽剛帥氣,這為他做演員提供了先天的條件,但也是因為這張臉耽誤了他。
為什麼呢?
因為這張臉來找他的角色,都是千篇一律的,無論是以上這些,還是早期《封神榜》《雷鋒》《楚漢傳奇》中的角色,都因為一張“正氣凜然”的面孔被觀衆戲稱為“正劇專業戶”。
而作為演員,最怕的就是被臉譜化、類型化,如此無法突破就不能展示自己真正的實力。
楊铮出道已24年,出演了三十餘部影視劇,有顔值有演技卻不紅,這多少都是被他這張臉給耽誤了,難免讓人感到遺憾。
但對楊铮而言,他不追求名利,作為演員他一直在尋求突破;
戲劇之外,他非常低調,與同為演員的妻子蒙亭宜戀愛結婚,如今是擁有一雙漂亮可愛的女兒,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倒挺讓人羨慕的。
01
楊铮算童星出道,原來的名字叫楊梓铎。
1984年2月,楊铮出生于北京的一個警察世家,他的父親、舅舅都是警察出身。
楊铮小時候
故而楊铮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
正是這樣端正的作風和嚴肅的教育,塑造了楊铮正義凜然的氣質,加上他那一張天生的英氣面孔,某種程度上也為他成為“正劇專業戶”埋下了伏筆。
如果按照父母家人的意願,楊铮也可能會穿上警服護百姓平安。
但偏偏,楊铮對表演更感興趣。
14歲時他就被電視劇《小鬼魯智勝》選中出演了賈裡一角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接着又在勵志劇《兒子啊兒子》中,出演了陳大慶,在《男生女生》中演了李波,這更加堅定了楊铮的追求。
2002年,他如願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雖然沒能如父母之願成為一名警察,但楊铮覺得作為一個演員,一樣可以“為人民服務”。
他可以在熒幕上飾演醫生、警察、士兵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然而,在演員這條道路上,要想掌握主動權并沒那麼容易,有時并不是你想出演什麼樣的角色就能遇見什麼角色。
剛畢業那兩年,楊铮不缺戲演,但多是不起眼的角色,幾乎劇一結束就忘了有這麼一個人。
直到遇見《雷鋒》《紅槐花》《楚漢傳奇》,他才憑借那張端正的臉而受到關注。
但這也限制了他的戲路,因為自此以後找上他的角色都是千篇一律。
作為演員,楊铮自然不想自己被臉譜化,但在那些沒有選擇的時光裡,他隻得被動接受。
02
2013年,在抗日劇《利箭縱橫》中,楊铮首次突破自我。
在劇中,楊铮扮演了一位民國時期的富家少爺趙金貴,在國難當頭時迫于無知和無奈最終選擇當了漢奸。
這是一個反面人物,這種角色一般不讨喜,但楊铮以耍萌扮可愛、黑色幽默的演繹方式讓大家看見了一個另類的“賣國賊”。
這于楊铮而言,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突破。
有人問他不擔心被人罵嗎,扮演這樣一個與以往截然相反的角色,楊铮很坦誠的說他不怕被觀衆和網友質疑,好與壞,他都接受并且願意聽到大家的回報和呼聲。
對楊铮來說,一個演員,隻要盡心去拍戲,塑造角色,能為觀衆帶來歡樂就是值得的。
而且,在他看來,即使像趙金貴這種漢奸,也是以一種反面教材的形式對沒有經曆過那段曆史的人,進行的一種愛國主義教育。
最後該劇開播後,楊铮将一個“富二代”的民國漢奸诠釋的惟妙惟肖,引起不少關注,為《利箭縱橫》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7年,在電影《六月與弓箭》中,楊铮繼續突破自己,出演了一位貪财的貨車司機。
2018年,是楊铮事業轉折的一年。
先是在《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中出演了右玉縣委書記武鑄,這是一個年齡跨度很大的角色,要從18歲演到70歲,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接着在《刀鋒下的替身》中,他更是一人分飾兩角。
既是潇灑利落的警察陸海,又是雅痞青年金洋,他将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诠釋的細緻到位。
2022年,是楊铮事業的豐收年。
由他主演的《那山那海》和《我最愛的家人》都成為央視收視爆款。
奮鬥多年,終于被更多人看見了。人紅了,可随之而來的便是争議,但楊铮并不理會這些。
于他而言,火與不火,他都勵志做一名好演員,堅守初心,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傳遞正能量。
03
其實在衆多劇中,楊铮的演技都可圈可點,這是他用心鑽研的結果。
在《那山那海》中,他飾演的老二恒水敢闖敢拼,在下山打工的過程中找到了改變家鄉貧窮的緻富經。
我們看到劇中的雷恒水又壯又黑,平時楊铮都有健身的習慣,固然很壯,但生活中他的皮膚偏白。
為了更接近角色,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自己的外形,他提前10天進組,曬了十天的太陽。
楊铮說,首先從外形氣質上找到感覺,那十天他對着太陽曬,曬的皮膚黝黑,跟真的山哈沒啥差别。
再就是在拍攝過程中,他也是盡心盡力,在劇中有一場戲是他背着大哥下山求醫的戲。
這場雨戲拍了10天,上來就是下大雨,而且那時候還冷,他們被冷得瑟瑟發抖,他還要背着大哥下山。
導演為了表現出村民下山的艱難,對這場戲十分重視,楊铮也就背着大哥來來回回拍了一個晚上,到中景的時候他實在背不動了,就把大哥摔了,那是真摔了,摔疼了。
不過也正是這一摔,得到導演的肯定,他要的就是那種疲憊的狀态,特真實。
《那山那海》講的是畲族文化,但楊铮并不了解。
于是他去當地的博物館采風,跟當地人聊天,他感受到了那裡鄉民的熱情以及豐厚的底蘊文化,最終呈現了一個敢闖敢幹,不輕言放棄的雷恒水。
這倒是跟楊铮的演藝之路挺像,不管路多難,他都從未放棄,始終抱着“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塑造角色,曆經二十年終于讓更多人看見了熱愛演戲的他。
不過在娛樂圈,人紅是非多。
楊铮受到關注後,非議也随之而來,不過他這個人太低調,沒什麼花邊绯聞,無炒作的點。
這也是楊铮讓人欣賞的地方,在一個标榜單身、立人設的娛樂圈,他大方戀愛、結婚生女,大方分享與妻女的幸福生活。
從不刻意官宣,也不刻意隐藏,就跟普通人一樣,遇見對的人就追求,時候到了就結婚。
楊铮的妻子蒙亭宜也是一名演員。
她出演過《異鎮》《人生大事》《七月與安生》《點對點》《歲月無聲》等多部影視劇。
2010年,她還憑借22分鐘短片《八月十五》獲得了亞洲短片電影節的影後。
跟大多數演員夫妻一樣,兩人也是因戲結緣,在《利箭縱橫》劇組相識,而後互生情愫,相戀半年便牽手走進婚姻了。
之後兩人還以夫妻檔的名義參演了《刀鋒下的替身》,蒙亭宜在裡面出演夏潔,是楊铮飾演的陸海的未婚妻。
隻是更新為母親後,蒙亭宜出演的戲就較少了。
楊铮與蒙亭宜婚後于2014年生下大女兒,從此他們的世界多了一個小公主,從二人世界更新為三口之家,他們都沉浸在為人父母的幸福與喜悅裡。
與此同時,為了給她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楊铮又加倍的努力拍戲,而蒙亭宜更多的則是陪伴女兒成長。
待女兒大一點後她又開始工作,後來他們的小女兒又來,一家三口變為一家四口,她更多的心思放在家庭上了。
楊铮也随着關注度變高變的越來越忙,一年到頭可能就有兩個月的時間在家。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蒙亭宜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她不抱怨,兩個女兒也乖巧,跟爸爸有天生的親近感,不管他離家多久,他回來她們都還是跟他很親熱。
當然了,作為父親,楊铮不演戲的時候也會全身心的陪伴妻女,趁着休息時間帶着她們,一家四口去旅行。
時不時的也要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一同上節目,做個遊戲也要跟随妻子的步伐;
在熒幕上,楊铮多是鐵骨铮铮的硬漢,但是在生活中,他說自己“懼内”。
而蒙亭宜的反應也挺快,她馬上說:“我也挺聽你的。”
這大概就是夫妻最好的樣子,一個承認自己是妻管嚴,一個也挺尊重對方,并沒有誰獨斷專行,是以即使閃婚,沒有婚禮,沒有鑽戒,也沒有蜜月旅行也沒關系。
因為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甜蜜的,而且作為一對有責任有擔當的夫妻,他們把把一雙女兒當成掌中寶,把小家經營的溫馨幸福。
如今39歲的楊铮,事業有成,有愛妻、愛女,美滿的家庭,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羨慕的呢。
祝福楊铮,希望未來演更多更好的戲,如自己所願做一個長線、有口碑的好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