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鴻蒙OS的特性看華為應對封鎖的政策 - 碼年

從鴻蒙OS的特性看華為應對封鎖的政策

2019-08-11 09:32 

碼年 

閱讀(342) 

評論(0) 

編輯 

收藏 

舉報

關于鴻蒙OS(作業系統)的介紹已經很多了,也是大家廣為關注的,但是我覺得鴻蒙OS的特性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技術方向還有華為應對外在挑戰的政策更有意思。

什麼是鴻蒙OS?

先說名字。鴻蒙有開天辟地的意思,英文名Harmony是音譯,和諧的意思。對内霸氣側漏,對外低調溫和,對心理的拿捏非常地準确。感覺Harmony的名字更好一些,畢竟為物聯網而生,能讓萬物互聯,和諧互通才是它最應該做的。

先簡單看一下鴻蒙OS主要的特性。華為的一句話總結是“基于微核心的全場景分布式OS”。當下在軟體領域,微服務和分布式系統非常流行。看樣子,作業系統層面也開始走這個方向了 - 微核心,分布式。

微核心是相對于PC的作業系統來說的,比如Linux,Windows。傳統PC作業系統管理所有的資源,比如檔案,顯示,音頻等等,非常龐大複雜;微核心是指核心被做成了獨立的比較小的子產品,可以針對不同硬體裝置進行選擇性地部署。簡單的了解比如說智能音箱上需要的功能子產品比PC上需要的功能子產品要少,那麼就可以不部署沒必要的子產品。Google正在做的Fushia也是微核心的作業系統,應該是鴻蒙直面的競争對手。  

分布式OS華為号稱是第一個做的,是指可以用一個使用者賬号統一使用所有安裝了鴻蒙OS的硬體裝置。你可以在手機上控制智能音箱,也可以在電視上使用手機的攝像頭。給使用者的感覺就是,OS是相同的,但是硬體裝置是分布的。你可能會說這還需要作業系統啊,我做個App也能做到,但是鴻蒙OS在作業系統層面實作了這種能力,開發互聯互通的功能更統一和友善。具體的實作方式是,鴻蒙做了一個分布式軟總線,進行硬體裝置間的資訊互動,并且建立了“精簡協定”作為資訊互動的協定,可以極大的提升資料互動的性能。

為鴻蒙OS配套的有方舟編譯器,把不通類型的代碼(C,C++,Java,JavaScript,Kotlin等)編譯成可執行代碼。還有自己的開發環境,可以一次開發自動适配不同裝置的UI等。鴻蒙OS還有非常重要的兩點:相容Android應用和開源。Android App遷移到鴻蒙非常簡單,餘承東說隻要1-2天。

被動應對or主動反擊?

5G,物聯網時代馬上就要到了。估計很快智能家具裝置就會變成标配了,各種智能裝置都能聯網,手機做為中心可以控制所有裝置。物聯網的想象空間也很大,就像有了智能手機,人們可以創造出各種App;有了物聯網的基礎,人們可以創造出各種使用的場景。我們經曆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見到了技術推動下的時勢造英雄,正如華為,小米等的崛起,相信依托已經建立起來的硬體優勢、生态優勢,它們也會是物聯網時代的主導。

從鴻蒙OS的特性以及配套來看,鴻蒙OS主要還是為了物聯網而創造。華為在物聯網方面有領先的5G技術,由它主導的物聯網接入标準(HiLink協定,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支援),現在又有了适用于物聯網的作業系統以及配套的開發環境、編譯器等。手機應該是物聯網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手機是控制的中心,和消費者聯系最緊密。華為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是全球第二。華為對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整個鍊條都掌控了,但是手機作業系統除外。

鴻蒙OS看似是為了物聯網,它擔負的應對Android封鎖的使命更重要。因為有它,是以才沒有被封鎖。如果Android不能用了,可以直接使用鴻蒙。但是作業系統的生态不是短時間就能建立的,當下任何想和iOS和Android硬扛都是不可能成功的,看看當年微軟的Windows Phone就知道了。是以鴻蒙OS必須相容Android App并且能非常容易的把Android App遷移過來。

但是鴻蒙OS僅僅是被動的應對封鎖嗎?我認為華為的眼光放得更遠。華為具有手機市場占有率,5G技術,物聯網布局的優勢。這些優勢在當下可以慢慢蠶食Android的份額,在将來物聯網市場爆發的時候,誰能知道開源的鴻蒙OS會不會動搖Android和iOS的地位呢?

作者公衆号(碼年)掃碼關注:

  • 标簽 智能手機

    , 物聯網

從鴻蒙OS的特性看華為應對封鎖的政策 - 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