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變量:
export P4PASSWD=abcdefg
export P4CLIENT=dyoldfish.com //這個是workspce
export P4USER=dyoldfish
export P4PORT=192.168.1.198:1666
指令:
1、p4 client #配置本地資訊,檔案下載下傳在哪裡在這裡面配置,Root項
2、p4 sync #從perforce 下載下傳檔案
3、p4 login #登陸perforce
4、p4 help #顯示關于指令的幫助
5、p4 -h #顯示關于p4的幫助
6、 p4 labels ... #顯示和這個目錄相關的标簽
7、p4 sync @dyoldfish_label #同步标簽dyoldfish_label中的所有檔案
8、p4 files @dyoldfish_label #檢視标簽dyoldfish_label所包含的檔案清單
9、p4 revert #回複所有打開的檔案
10、p4 revert -n ... #回複所有打開卻沒送出的檔案
11、p4 branch dyoldfish_brach #建立分支
12、p4 integrate -b dyoldfish_brach #合并分支dyoldfish_brach中描述的檔案
13、p4 opened #檢視打開的檔案
14、p4 help commands #檢視p4所有指令的幫助
15、p4 dirs -H . #顯示目前目錄
16、p4 branches #顯示所有的分支
17、 p4 delete filename #從p4删除檔案
18、p4 changelists -L ... #顯示目前目錄下面所有檔案的修改注釋
19、p4 label dyoldfish_label #建立标簽 dyoldfish_label,編輯标簽
20、p4 tag -l dyoldfish_label ... #把目前目錄下面的所有檔案添加到标簽 dyoldfish_label
21、p4 changes ... #目前目錄的changelist
22、 p4 sync @10931 #sync file @changelist
23、 p4 sync [email protected] #only sync [email protected]
24、p4 help revisions #檢視關于檔案範圍的幫助
25、p4 edit filename 對檔案進行編輯,相當于圖形界面中的check out
是以我們經常用到就是同步 p4 sync
編輯, p4 edit;然後送出 p4 submit -d "description" filename or dir;當然在送出之前最好看一下哪些檔案被check out了,以免誤操作,我們可以用p4 opened.
p4 unshelve -s 323071是把别人shelve上去的檔案弄下來,但不會check out
export好變量之後,然後用1進行配置,就可以用p4 sync進行代碼下載下傳了 如p4 sync //depot/proj1/[email protected]
./p4 sync //XMS/SS7_Mainline/HMCallAnalyzer/java/com/empirix/hm/realtime/commandbar/...(目錄)
./p4 sync //XMS/SS7_Mainline/HMCallAnalyzer/java/com/empirix/hm/realtime/commandbar(檔案)
如果commandbar是目錄則後面要加上/...,如果是檔案的話就不用
在虛拟機上使用p4
一共分為如下幾步:
1. 要在Linux上用P4,就需要虛拟機能夠通路外網
2. 安裝及配置P4
3. 配置源代碼環境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各個步驟:(我稱我們的工作機本身為“主機”)
1. 配置虛拟機通路外部網絡。設定步驟如下
1)共享主機網卡
本地連接配接 -》 屬性 -》進階 -》選擇允許其它網絡通過本...,并選擇家庭網絡連接配接為 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
2)設定虛拟機IP資訊
選擇Traditional ….
3)設定靜态IP
IP 192.168.0. xxx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NS 192.168.0.1(編輯/etc/reslove.conf)
Default Gateway 192.168.0.1
2. 安裝及配置P4
1) 下載下傳用戶端http://www.perforce.com/perforce/downloads/index.html 我使用的是The Perforce Command-Line Client (P4)
2) 把用戶端放在檔案夾 /usr/local/bin 。這樣能在任何目錄直接使用p4指令
3) 配置用戶端,線上幫助有很多種方式,我使用配置檔案方式。步驟如下
a. 在/usr下面建立一個檔案夾p4config (可以自定義),在檔案夾裡面建立檔案p4.configfile.
b. 用VI打卡p4.configfile,輸入如下配置
P4CLIENT=(定義你的工作空間,比如ygxu_xms)
P4PASSWD=(你的密碼)
P4PORT=10.12.33.133:1700
P4USER=(你的使用者名)
儲存退出。
c. 配置環境變量。修改後需要重新開機這個才生效
用vi打開 /etc/profile,末尾處加入
#
# pv4 config file path
#
if test -z "$P4CONFIG" ; then
export P4CONFIG=/usr/p4config/p4.configfile
fi
d. 測試環境配置是否成功
指令 p4 info,如果顯示了連接配接資訊,則OK,否則會提示連接配接不上
3. 配置源代碼環境
使用指令 p4 client會有如下資訊顯示
Client: 你上面配置的工作空間
Update: 2010/01/19 20:38:36
Access: 2010/01/21 02:57:38
Owner: 你的使用者名
Host: linux
Description:
Created by ygxu.
Root: /home/hammer
Options: noallwrite noclobber nocompress unlocked nomodtime normdir
SubmitOptions: submitunchanged
LineEnd: local
View:
….
//XMS/SS7_Mainline/... //Arthur_Xms/XMS/SS7_Mainline/...
….
兩個地方需要修改:
a . Root .這個決定你的代碼會放在什麼地方,如上,我的是/home/hammer
b. View.這個決定你需要取哪些代碼下來,因為一般不會把全部代碼取下來,在Linux上我們一般隻需要XMS的SS7_Mainline,是以把其他的删掉,修改成上面這個樣子
注意事項,一定要保證空間足夠,建議先删掉原來的SS7_Mainline,使用Shrink工具回收空間之後再取代碼。
好了,使用p4 sync指令吧,就可以繼續工作了!
關于p4的使用指令,文檔如下:
http://www.perforce.com/perforce/technical.html
更詳細的指令格式參考 http://www.perforce.com/perforce/doc.current/manuals/cmdref/index.html
p4用戶端下載下傳 http://www.perforce.com/perforce/download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