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隻要存在腐敗問題産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号。檢察機關作為反腐敗鬥争的重要力量,懲治職務犯罪工作有何成果?行賄犯罪是受賄犯罪的重要誘因,檢察機關如何落實“受賄行賄一起查”?
日前,新京報記者專訪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三檢察廳(職務犯罪檢察廳)廳長史衛忠。史衛忠表示,面對反腐敗鬥争新的形勢任務,檢察機關注重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配合與制約,依法懲治各類腐敗犯罪,積極參與反腐敗追逃追贓,強化典型案例釋出和檢察建議制發,促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三檢察廳(職務犯罪檢察廳)廳長史衛忠。受訪者供圖
2023年,各級職務犯罪檢察部門将堅持以辦案為中心,高品質辦好職務犯罪案件,持續落實受賄行賄一起查,積極參與反腐敗追逃追贓,堅決依法懲治各種腐敗犯罪。同時,深入抓好能動履職、全面履職、規範履職,以涉職務犯罪企業合規、A錢賄賂反洗錢、重點領域職務犯罪懲治、職務犯罪類檢察建議制發、數字檢察技術應用等為抓手,精準做好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促進腐敗問題标本兼治。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廳廳長
史衛忠
談懲治腐敗
高度重視
對行賄所獲不正當利益的追繳
新京報:去年檢察機關在懲治腐敗犯罪方面成效如何?
史衛忠:各級檢察機關職務犯罪檢察部門始終把依法懲治各種腐敗犯罪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辦好監委移送的職務犯罪案件,鞏固拓展反腐敗鬥争成果。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各級監委移送各類職務犯罪案件20811人,同比上升4.36%,已提起公訴15921人,其中對26名原中管幹部提起公訴。
在反腐敗追逃追贓方面,2022年檢察機關已對7名歸案的涉嫌職務犯罪“紅通人員”提起公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職務犯罪違法所得沒收程式申請14件14人,已對其中6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沒收違法所得申請。提起公訴的大陸首例适用刑事缺席審判程式的程三昌A錢案也已于2022年初宣判。
在懲治司法從業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方面,去年對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司法從業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玩忽職守、徇私枉法等相關職務犯罪案件提起公訴908人。為辦好這類案件,通過印發《關于辦理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司法從業人員職務犯罪案件加強配合制約工作的規定》,從職責分工、提前介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及其他規定等6個方面對内部配合制約、提高辦案質效作出了明确規定。
新京報:黨中央決策部署“受賄行賄一起查”,檢察機關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史衛忠:首先是從嚴追訴行賄犯罪,特别是多次行賄、巨額行賄、向多人行賄以及在組織人事、安全生産、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圍獵”腐蝕黨員幹部的行賄犯罪案件。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行賄罪、機關行賄罪、對機關行賄罪共1491件2099人,不起訴率自2018年以來呈持續下降态勢。
2022年4月,最高檢與國家監委首次聯合釋出5起行賄犯罪典型案例,形成工作合力。去年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我們印發《關于加強行賄犯罪案件辦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為各級檢察機關立足職能從嚴懲治行賄、提升辦案質效提供規範指引。
我們在辦案中發現,很多行賄人願意“一擲千金”,是因為通過行賄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行賄人“如願以償”後更是變本加厲,形成惡性循環。就此,檢察機關在辦理行賄犯罪案件中高度重視對行賄所獲不正當利益的追繳,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追贓挽損工作。如江西王某某行賄案,經過監察機關、檢察機關的協作配合,追回2.15億元的國有資産損失。
談保障經濟
談積極參與金融等領域
腐敗問題治理
新京報:在保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方面,職務犯罪檢察部門采取了哪些舉措?
史衛忠:我們積極參與金融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治理。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制定相關規範性檔案,高品質辦理了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原副行長何興祥受賄、違規出具金融票證、違法發放貸款、隐瞞境外存款案,原銀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蔡鄂生涉嫌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濫用職權案,招商銀行原黨委書記、原行長田惠宇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制定了《檢察機關職務犯罪檢察部門貫徹落實〈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實施意見》,指導加大懲治洗錢犯罪力度,還專門下發通知,建立A錢賄賂犯罪案件同步審查是否涉嫌洗錢犯罪機制,指導各地職務犯罪檢察部門對上遊犯罪為A錢賄賂犯罪的洗錢罪提起公訴520件550人,同比均上升1.1倍。
依法審慎辦好科研領域職務犯罪案件,支援、落實國家創新發展、人才強國戰略。專門制定規範性檔案,進一步明确涉科研骨幹職務犯罪案件批捕、起訴層報省級檢察院審批,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重要科學家的案件層報最高檢審批的程式。同時,及時制發典型案例,指導各地在辦理相關案件時綜合把握全案情節依法作出處理。
積極參與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指導地方結合辦案制發典型案例,查找制度機制、監管漏洞制發檢察建議。
結合辦案加強腐敗問題訴源分析,積極提出檢察建議,促進完善社會治理、鏟除腐敗滋生土壤。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制發職務犯罪檢察類檢察建議2206份,同比上升63%,建議采納回複率和整改落實率進一步提升。我們還在全國開展職務犯罪檢察類優秀檢察建議推薦評選活動,評出十佳和優秀檢察建議,發揮示範效應,推動訴源治理。
談職務犯罪
深化共建職務犯罪檢察研究基地
新京報:職務犯罪案件社會關注度高、敏感性強,檢察機關如何提高辦案品質?
史衛忠:職務犯罪檢察工作高品質發展需要持續加強規範化專業化建設,我們着眼辦案需要,制定辦案規範性檔案。
例如,“職務犯罪案件與其他案件互涉,如何計算審查起訴期限”的問題,既需維護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又需依法確定反腐敗工作的實際效果。為此,我們專門印發相關檔案,明确對于同一犯罪嫌疑人涉嫌職務犯罪和其他犯罪的案件,監察機關、偵查機關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時間不一緻,需要并案處理的,審查起訴期限自受理後案之日起重新計算,為保證此類案件的辦理品質和效果提供了明确依據。
重大、敏感職務犯罪案件的社會關注度高,為確定辦案品質,我們專門印發有關規定,對具有重大社會影響、不起訴、适用特别程式等情形案件的請示報告備案工作作出了進一步規範。另外,還指導各地圍繞監檢銜接、提前介入、重點領域職務犯罪案件辦理、職務犯罪反洗錢、涉職務犯罪案件财物快速返還等問題,及時出台工作辦法或者指導意見,釋出多批典型案例。
提高辦案品質根本在于提升業務素質能力,我們加強職務犯罪檢察隊伍專業建設統籌指導,建立分片區業務聯系指導制度,确立一批全國檢察機關重大職務犯罪案件辦理團隊(基地),并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同堂教育訓練,深化與河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共建職務犯罪檢察研究基地,圍繞案件辦理、監檢銜接等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征文,深化理論研究,一體提升職務犯罪檢察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來源:新京報 作者: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