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作業系統》實驗指導書
《
實驗四
實驗題目:磁盤管理
實驗目的:熟悉并掌握磁盤管理常用指令;掌握利用虛拟機增加新硬碟,使用fdisk對磁盤分區操作;熟悉和了解磁盤顯示資訊内容;掌握使用卷組進行磁盤管理操作。 實驗類型:綜合 實驗要求:必修 儀器裝置:計算機 實驗内容、方法、步驟:
1,使用GUI方式建立使用者user01,具體屬性如下: 登入grp01
shell
為/bin/bash, 主目錄/user01, 使用者
id: 520, 使用者組
2,使用修改配置檔案方式建立使用者user02,具體屬性如下: 登入shell為/bin/bash, 主目錄/user02, 使用者id: 530, 使用者組grp02 3,使用指令方式建立使用者user03,具體屬性如下:
登入shell為/bin/bash, 主目錄/user03, 使用者id: 530, 使用者組grp03,附屬組grp02 4,對user01,user02,user03,設定密碼并登入。 一、磁盤和分區資訊檢視
1 fdisk檢視目前系統硬碟及分區情況,在實驗報告中說明目前的磁盤容量,分區數量、名稱和大小,分區挂載點,分區使用方式(卷組名稱、邏輯卷名稱和大小)。 步驟:fdisk –l
2 顯示目前檔案系統使用情況,在實驗報告中說明目前主要檔案系統資訊及使用情況(包括主要檔案系統名稱、挂載點、容量、使用量及百分比等)
步驟:df –h 二、添加新硬碟
内容:關閉虛拟機作業系統,添加2塊硬碟,大小分别為5G和10G。開機後檢視新硬碟是否成功添加。 步驟: 1 關機:init 0
2 添加新硬碟:右鍵單擊虛拟機,選擇setting(設定)。在Add中按照要求添加2塊新硬碟(HardDisk)
3 開機後,打開終端。輸入指令fdisk –l 或 ls /dev/sd*檢視新硬碟是否添加成功。 三、對新添加硬碟進行分區 内容:
1. 将第二塊硬碟sdb分區(5G),要求分區1(sdb1)為主分區,類型為swap(82),大小為500M;分區2(sdb2)為主分區,類型為linux(83),大小為2G;分區3為擴充分區(sdb3),大小為sdb所有剩餘容量;分區5為邏輯分區,類型為lvm(8e),大小為2G。分區後,檢視sdb新添加所有分區,将截圖
添
加
到
實
驗
報
告
中
。
2. 将第三塊硬碟sdc分區(10G),要求分區1(sdc1)為擴充分區,大小為10G;
分區5(sdc5)為邏輯分區,類型為lvm,大小為5G;分區6為邏輯分區(sdc6),類型為lvm,大小為5G;分區後,檢視sdc新添加所有分區,将截圖添加到實驗
報
告
中
。
步驟:
1 分區指令,以第二塊硬碟(/dev/sdb)為例: fdisk /dev/sdb
進入分區界面後,p為檢視硬碟分區情況,n為添加分區,d為删除分區,t為修改分區類型,w為儲存退出。其中,主分區辨別為p,擴充分區辨別為e,邏輯分區辨別為l。分區大小起始值為預設柱面數,大小可采用+500M或+2G表示。 2 對/dev/sdb分區,大小為500M,類型為82(swap類型),則操作為: p(檢視)、n(建立分區)、p(選擇分區為主分區)、1(分區号為1,即sdb1)、直接enter(預設起始柱面數)、+500M(大小)、p(檢視)、t(修改類型)、 分區号為1,類型為82,p(檢視)、w(儲存退出)。 四、将sdb1作為交換分區,建立相應檔案系統後,挂載。 步驟:
1 mkswap /dev/sdb1執行後截圖并添加到實驗報告中,解釋mkswap指令作用。 2 swapon /dev/sdb1
3 swapon –s執行後截圖并添加到實驗報告中,解釋swapon指令作用。 4 vim /etc/fstab 加入:
/dev/sdb1 swap 釋每個字段含義。 5 mount -a
五、将sdb2作為普通分區,建立檔案系統ext4後,挂載到/mnt/testb2中,并測試。 步驟:
swap
defaults 0 0 執行後,截圖并添加到實驗報告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