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車帝原創 周桐
[懂車帝原創 産品] “内卷”現象已不再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專屬名詞,而深受互聯思維影響的汽車産業更是如此。如今,新能源銷量占比逐年攀升,消費者能夠選擇的純電産品也越來越多,不少車企更主動扛起“内卷”的大旗,今天我們試駕的這輛飛凡F7便是其中之一。作為飛凡汽車轉型後的第二款車型,也是品牌首款純電中大型轎車,飛凡F7的“矛頭”可謂直指蔚來ET7、小鵬P7等車型。它的實力究竟如何?今天我們便來一探究竟。
外觀内飾部分
Aura概念車
飛凡F7的設計造型并不複雜,其部分設計元素借鑒了在2020年廣州車展上由R汽車(飛凡汽車前身)釋出的Aura概念車。在前臉部分,飛凡F7采用了純電動車型上常見的封閉式設計風格,不過前包圍底部依舊保留有進氣口造型,提升層次感。
飛凡F7兩側的前燈組采用了當下流行的分體式布局,位于前臉上方兩側的LED日間行車燈不僅造型狹長,搭配内部細節能夠呈現出羽毛的樣式,官方稱之為“羽光日行燈”,點亮後也确實能帶來一定的辨識度。
來到車身側面,飛凡F7采用了類似于轎跑車型的溜背式設計,在視覺效果上有着不錯的運動感,采用了兩段式腰線、五星式輪辋以及Brembo對向四活塞紅色前制動卡鉗等元素,帶來了一定的運動感。結合車輛的流線型車身以及隐藏式門把手等設計,使得飛凡F7的風阻系數僅為0.206。
值得一提的是,飛凡F7前後車門都采用無框式設計,比較符合轎跑車型的風格。同時,該車前後玻璃還采用了經過加厚的雙層夾膠玻璃,也使得這輛車的隔音表現還是比較出色的。
尾部設計上,飛凡F7配備了類似于貫穿式風格的尾燈組,但LED燈帶的中央被可發光的“R”字母Logo截斷,燈組采用了浮雕式造型,看上去有着很強的立體感。後包圍兩側的通風口為裝飾件,但搭配後包圍底部的大尺寸擴散器造型,使尾部的運動感進一步提升。尺寸方面,飛凡F7的長寬高分别為5000/1953/1494毫米,軸距為3000毫米,定位為純電中大型轎車。
内飾方面,飛凡F7基本上延續了飛凡R7的設計,整體視覺效果非常簡約,在部分細節上進行了調整。中控台采用飛凡R7同款三連屏,由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15.05英寸OLED中控屏以及12.3英寸副駕娛樂屏組成。方向盤為全新設計,相比飛凡R7上的方向盤,造型風格更加傳統一些。
15.05英寸OLED中控大屏有着不錯的清晰度以及色彩飽和度,車機系統硬體配備了高通骁龍8155晶片,響應速度比較迅捷,內建了火山車娛等第三方娛樂App。同時,對副駕娛樂屏還進行了防窺設計,從駕駛員的角度看過去,螢幕非常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駕駛者分散注意力看副駕娛樂屏内容的可能性。此外,飛凡F7的後排還配有一塊8英寸液晶屏,除了能夠控制空調、座椅調節等功能,還能夠播放視訊。
飛凡F7為了給使用者提供更具駕駛氛圍的座椅坐姿對前排座椅進行了優化,調整了前排座椅的升降機構,由齒條結構取代了傳統的齒闆結構,座椅最低高度得以下降28毫米。而基于實際體驗來看,這樣的提升主要還是增加了駕駛員的頭部空間,對于駕駛氛圍的營造其實效果甚微。
此外,飛凡F7前排座椅也針對腰部舒适進行了着重優化,四向腰托調節與總計70毫米的軟發泡層能夠更好的貼合駕駛員背部,580毫米的座椅座墊也提升了身體與座椅的接觸面積。綜合體驗下來看,其座椅舒适性還是比較出色的,柔軟中具有一定的支撐性,但座椅兩側側翼不能調節有些可惜,對于部分使用者來說包裹性會有些強。
前排座椅配備頭枕音響
飛凡F7的第二排座椅乘坐感受和第一排類似,同樣具備一定的包裹感,其座椅座墊長度為496毫米,有着不錯的腿部支撐,加上靠背擁有6度俯仰調節以及加熱/通風等舒适性功能,乘坐起來還是比較惬意的。
第一排乘坐體驗
第二排乘坐體驗,腿部剩餘4指,頭部剩餘2指
當然,鑒于飛凡F7中大型轎車的定位來看,其較為明顯的短闆就是第二排的乘坐空間并不富裕。根據試駕體驗來看,前排體驗人員身高190厘米,調整到合适的駕駛坐姿之後,由于座椅高度的降低頭部空間表現還是比較出色的。但來到第二排後,腿部和頭部空間的表現就沒有那麼理想了,如果是身高不超過185厘米的乘客,乘坐感受會稍好一些。
動态部分
飛凡F7搭載了應用Hair-Pin扁線繞組和直瀑式油冷技術的驅動電機,提供單電機後驅和雙電機四驅兩種動力版本。其中,單電機後驅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50千瓦,峰值扭矩為450牛·米,0-100公裡/小時加速時間為5.7秒;雙電機四驅車型的系統綜合功率為400千瓦,系統峰值扭矩為700牛·米,0-100公裡/小時加速時間為3.7秒。而此次我們試駕的則就雙電機四驅版本車型。
雙電機四驅系統所擁有的400千瓦應對一輛中大型轎車的動力需求還是綽綽有餘的,并且飛凡F7本身也配備了無級駕駛模式,這個模式具有很強的可玩性,其動力響應和制動都可以進行調節,駕駛員可以根據自身調節至适合的力度。而根據實際體驗來看,加速踏闆的響應速度還是會有明顯變化,運動和沉穩兩種駕駛風格可以随意切換,隻需要滑動一下就搞定了。
在實際道路上,飛凡F7雙電機四驅版車型給人的感覺是非常靈活的,即便加速踏闆初段表現并不算積極,但當你深踩下加速踏闆後爆發力還是非常強的,應付日常超車基本處于一個遊刃有餘的狀态。而如果是不急不躁的駕駛風格,這套動力也能很好地契合駕駛員需求,加速過程循序漸進,搭配一個腳感輕便的加速踏闆,日常駕駛起來也很惬意。
制動踏闆表現比較清晰,腳感上并不算輕柔,初段就會比較明顯的制動力輸出,且整個制動力釋放的過程非常線性,能讓人很輕松地掌握好刹車距離。
飛凡F7也同樣配備單踏闆模式,但對于動力回收力度的控制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初段表現不夠積極,甚至會給人過于保守的感覺,在逐漸收腳的過程中,動能回收力度的上升顯得又有些過快,剛一接觸需要适應一段時間,不然還是會給乘客的舒适性帶來一些影響。
轉向手感的标定風格比較偏向家用取向,基本過濾掉了大部分的路感傳遞,轉向力度可以調節,并且随速随角度增益的過程也比較清晰,可以算是比較好上手的類型。
純電車型由于電池位于最下方,整車行駛狀态會更沉穩一些,飛凡F7也是如此,在面對一些高速彎道時,車輛側傾抑制出色,高速變道整車重心轉移速度快,車身表現也比較平穩。同時,底盤懸架也能吸收大部分的沖擊力,面對大小颠簸處理也表現得幹淨利索,行駛起來具有一定的進階感。
寫在最後
綜合體驗下來,飛凡F7的行駛質感和豪華氛圍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搭配三連屏帶來的科技氛圍在同級别車型中也具備較強的吸引力。不過,即便飛凡F7有着這樣的優勢,但後排乘坐空間對于中大型轎車的使用者來說還是很重要的。那麼各位是會選擇舒适的乘坐感受還是為大空間買單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和我們一起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