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S 螢幕尺寸、邏輯分辨率、實體分辨率之間的互相關系

iOS 螢幕尺寸、邏輯分辨率、實體分辨率之間的互相關系

衆所周知,手機螢幕分辨率是手機的重要參數之一。

大家都知道移動端裝置螢幕尺寸非常多,碎片化嚴重。尤其是Android,你會聽到很多種分辨率:480×800, 480×854, 540×960, 720×1280, 1080×1920,而且還有傳說中的2K屏、4K、5k等。近年來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劇了:640×960, 640×1136, 750×1334, 1242×2208。

今天重點跟大家普及下 ,什麼是邏輯分辨率和實體分辨率

解釋一:俗話說實體分辨率是硬體所支援的,邏輯分辨率是軟體可以達到的。

我們先來看看ios用戶端的尺寸分辨率表:

iOS 螢幕尺寸、邏輯分辨率、實體分辨率之間的互相關系

實體尺寸是指螢幕的實際大小。大的螢幕同時必須要配備高分辨率,也就是在這個尺寸下可以顯示多少個像素,顯示的像素越多,可以表現的餘地自然越大。

解釋二:如同上圖所對應的英文單詞一樣。

640*960、640*1136等這些都是實體尺寸或是實體分辨率。

而下面的320*480、320*568等這些都是邏輯分辨率或是邏輯尺寸。

解釋三:從另外的角度來說:分辨率就是螢幕上橫、縱的總象素點數。

如果我們設計的時候用機關px,可以說是實體分辨率尺寸。

如果我們設計的時候用機關pt,可以說是邏輯分辨率尺寸。

下面拿iphone 6 plus詳細分析:

iOS 螢幕尺寸、邏輯分辨率、實體分辨率之間的互相關系

1、iPhone 6 Plus 的邏輯point分辨率用 360×640,也不是不可以,也即上面圖表中的 iPhone 6+ (b)方案,那麼 scale 用 @3x,最終像素分辨率 360×[email protected] 正好是 1080×1920,完美1:1映射,無需縮放;但缺點就是:iPhone 6 Plus的邏輯pt分辨率 360×640 就會比 iPhone 6的 375×667 還低,這天理不容啊,一個Plus的大螢幕雖然很精細,但是可顯示的實際内容比 iPhone 6 還少。完全不符合 Bigger than bigger 。

打個比方就是:相同字号的情況下,iPhone 6如果一行顯示了25個字,而 iPhone 6 Plus 按這個邏輯pt方案,一行就會隻能顯示24 個字了。

2、那如果邏輯point分辨率用 540×960 呢,也即圖表中的 iPhone 6+ (c) , scale 沿用老的 @2x ,最終像素分辨率 540×[email protected] 不正好是 1080×1920 嗎,也是完美1:1映射,無需縮放,還不需要多餘做 @3x 素材; 而且這個方案的優點也很明顯: pt 面積是 iPhone 6 的兩倍 (540×960 = 375x667x 2),這樣螢幕可顯示的内容一下就增多了 ; 但這個方案的缺點就更明顯了: 所有 iOS UI 元素尺寸在螢幕上的實際實體面積一下子就變小了,比如标簽欄或導航欄按鈕的實體高度隻有原來的 81.5% ,

點選面積就隻有iPhone 6的 0.815*0.815=66.4%,使用者點選就困難了,總不至于蘋果考慮觸摸手指操作,為 <= iPhone 6 做一套設計規範,為 iPhone 6 Plus 再另外做一套設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