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今天一早,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傳來。

劉三姐的飾演者黃婉秋在桂林醫院重症監護室因搶救治療無效去世,享年八十歲。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對于很多觀衆來說,劉三姐就是黃婉秋,黃婉秋就是劉三姐。

而如今她這一走,大概就是去天上唱歌去了吧。

在年長一點的觀衆的印象裡,《劉三姐》是一部電影,講述的是廣西砍柴女劉三姐用山歌反抗地主莫懷仁的故事。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但是在年輕一點的觀衆心中,劉三姐是活躍在表情包之中的“嘴強王者”,什麼“你發癫,人家問地你答天”之類的都是劉三姐的名人名言。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而如果你問起劉三姐是誰,長什麼樣子,大多數人心中的那個形象都是電影裡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的樣子。

1943年,黃婉秋出生于廣西桂林永福縣的一個普通的漢族家庭。她從小就喜歡唱唱跳跳,而且非常喜歡表演,看她的人越多,她越高興。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從上國小開始,黃婉秋就是班上的文藝骨幹,經常代表學校去市裡面參加比賽,還曾得過全市歌詠比賽的第三名。

13歲那年,黃婉秋在報上看到桂劇團招學員的廣告,大膽自信地去報了名。登上桂劇團考場,一點沒有怯場,主動要求表演了一段舞蹈。

在場的老師看她長得好,小小年紀落落大方,舞蹈也跳得有模有樣,當即免除對她的文化課要求,馬上招她入團。

就這樣,13歲的黃婉秋被破格錄取進入桂劇團。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經過一年的刻苦訓練,黃婉秋14歲便首次登台演出,在《斬三妖》中扮演蘇妲己。

自此,黃婉秋正式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

接下來,她先後扮演了《水淹金山》中的白素貞、《西廂記》中的紅娘、《打金枝》中的公主、《梨花斬子》中的樊梨花、《雙拜月》中的姐姐、《鬧嚴府》中的嚴婉玉等角色。

十四五歲,黃婉秋就有了豐富的演出經驗,成為桂林市戲壇上的一顆新星。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1959年,廣西柳州市根據“歌仙”劉三姐的民間傳說合作編排出了一部彩調劇《劉三姐》,在劇中既用山歌贊美了勞動,贊美了自然,贊美了愛情,又揭露出了地主對貧苦農民的殘酷壓迫與剝削。

一時間廣西上上下下,專業、業餘文藝組織都掀起了上演《劉三姐》的高潮,這個IP很快紅遍全國。于是1960年,電影版的《劉三姐》準備籌拍起來。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劉三姐這出戲是廣西的沒錯,但是電影請了長春制片廠來拍攝。劇組為了拍好大熒幕上的劉三姐,在廣西開啟了大範圍的選角活動。

當時黃婉秋年紀尚小,被配置設定擔任桂林彩調劇《劉三姐》的C角。但得益于平時的積累,她對角色揣摩準、腦瓜靈,對人物塑造比較到位,彩排時成為A角,并在彙演中受到廣泛好評。

那場彩排,前來為電影拍攝采外景的導演蘇裡、編劇喬羽、作曲家雷振邦就正好坐在台下,看完電影的主創團隊就把黃婉秋的名字記下了。

不久,黃婉秋就接到了通知,說是長春電影制片廠把她請去長春試鏡頭。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去到了長春才知道,不止黃婉秋一個人,還有很多女演員都收到了試鏡的邀約。而當時還沒滿17歲的黃婉秋因為年齡太小,甚至在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進入劉三姐的候選人名單,而是飾演"小舟妹”一角。

電影開始試拍時,劉三姐由比她年長的4位演員試拍。然而不管輪到誰拍戲,黃婉秋總是聚精會神地守在攝影機旁,不錯過任何的學習機會。

導演蘇裡起初考慮由專業電影演員扮演女主角劉三姐,但看完樣片以後,廣西方面認為劉三姐是廣西的招牌,演員還是應該由本地的演員來擔任。蘇裡導演就說:“我看,這個小舟妹就挺好的”,于是讓黃婉秋又重新試了試劉三姐這個角色。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當時黃婉秋試的第一場戲就是劉三姐坐在床頭繡繡球、思念阿牛哥的一段戲。

拍完,旁邊的攝影師就脫口而出“這個秋波不得了啊”。

幾場戲試下來,黃婉秋的演技就征服了全劇組的人,就這樣,“小舟妹”搖身一變成了“劉三姐”。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當時應該也沒有人能想到,黃婉秋的人生命運,就是從出演劉三姐的那一刻而發生了改變。

1961年,電影《劉三姐》上映後立即風靡全國。一時之間,劉三姐的歌聲傳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觀衆百看不厭。

這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成為當時拷貝發行量最大的中國電影。

《劉三姐》在香港于1962、1964、1979年先後有三次規模性的放映。1962年的首次公映持續了42天,票房超30萬港元,這在當地很罕見。

由于電影《劉三姐》太過火爆,甚至後來邵氏在1966年還搞了個“盜版”的電影《野姑娘》,故事大綱完全就是借鑒《劉三姐》。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看到了《劉三姐》的火爆,東南亞片商的目光也被《劉三姐》吸引住了。但上個世紀的五十到七十年代,内地的影視作品要在海外(包括東南亞)播出還很困難。

引進該電影的影視公司受到了當局處罰,放映結束後就解散了公司。但很多首次觀影的群衆就算是冒着被當局警察處罰的風險,也還是要看。在馬來西亞被禁影,華人就悄悄跑到新加坡去觀看。

而《劉三姐》在新加坡也異常火爆,首次上映就放映了長達7個月的時間,共映968場,觀衆達50萬人次,創下該地中西影片首輪放映紀錄。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而扮相清純美麗的黃婉秋也随着《劉三姐》的爆火而一夜成名。

1963年,大衆電影百花獎的頒獎典禮上,電影《劉三姐》獲得了最佳音樂獎和最佳美術獎,憑借着觀衆們的喜愛,黃婉秋獲得了最佳演員獎的第三名榮譽獎。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大家都把對劉三姐的熱愛投射到了黃婉秋的身上。

導演曾對黃婉秋說“可能電影放映以後,你會受到很多觀衆的喜愛,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但實際上映以後的盛況不僅黃婉秋沒做好準備,導演都沒想到。

看完電影後,觀衆都以為黃婉秋是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演員,一封封的觀衆來信如雪片般湧入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收發室,而制片廠隻得将來信又一麻袋一麻袋地往黃婉秋那裡寄去,看都看不過來。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劉三姐》之後,其實黃婉秋還出演了很多作品,有桂劇,有歌劇,還有話劇,但人民群衆隻認她是劉三姐。

後來她也很少再拍新片子了,轉身投入了“劉三姐”的文化傳承中去。她不僅創辦了劉三姐藝術團,參與投資建設劉三姐景觀園,還重新編排打造大型民族歌舞劇《歌仙劉三姐》,以及創新打造”全息魔幻音樂劇”《遇見劉三姐》等等。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同時,黃婉秋還竭力培養”劉三姐”接班人,将女兒、外孫女帶上舞台。

黃婉秋的女兒何雁雲,擔任歌舞劇《歌仙劉三姐》主演十餘年,如今在桂林市群衆藝術館,從事劉三姐文化傳播工作。外孫女黎玥杉5歲半就開始登台演出,現在是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表演專業的一名學生。

黃婉秋曾說:“我們祖孫三代‘劉三姐’立志代代傳承,做‘劉三姐’民族品牌和文化符号的繼承者和傳承人。”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直到去年,黃婉秋都還活躍在宣傳《遇見劉三姐》的第一線。

當時接受媒體采訪的黃婉秋,整個人狀态依然很好,精神矍铄,聊起劉三姐的時候,眼睛都在放光,坦言自己要唱一輩子,直到唱不動為止。

但是不到一年,情況就急轉直下。

有記者采訪到了黃婉秋的丈夫何有才,據他說黃婉秋的突然病倒是和兒子去年突然離世有關。人到古稀遭遇喪子之痛,白發人送黑發人,積郁成疾最終導緻了重病。

今年早些時候黃婉秋就因疾病住進了醫院的重症病房,經過了醫院的全力救治,當時情況得到了緩解。

黃婉秋在清醒之後留下了遺言,“永别了!!!我将到天外傳歌去了...”

永遠的劉三姐,到天上去唱歌了

願“永遠的劉三姐”黃婉秋一路走好,到天上也能繼續縱情歌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