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戰争後,地球或隻有巨型水母生存

作者:遠近來去的普通群衆

地球生物千奇百怪,其中一類為大型水母,它們像幽靈一樣,遊蕩在地球70%的表面,海洋中。如同來自科幻片,有的透明,有的五顔六色。曾經有人預言,核大戰之後,地球上隻有水母生存。

1、獅鬃水母

核戰争後,地球或隻有巨型水母生存

獅鬃水母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品種之一,傘形軀體可達1米,觸手完全展開長度在35米,主要生長在相對較冷的海域,例如北極海、北太平洋等,橙色的觸手數量最多有150條,外觀美麗但性情十分兇猛。

2、越前水母

核戰争後,地球或隻有巨型水母生存

越前水母的學名叫做野村水母,屬于巨型水母中的一個種類,直徑大小一般在1米左右,少數個體可達3米,體積重量達到220公斤左右,主要集中生活在黃海和東海之間,每年秋季會在日本周邊海域出沒。

3、北極霞水母

核戰争後,地球或隻有巨型水母生存

北極霞水母的子分類較多,傘狀體分為銀水母、僧帽水母、帆水母等,體型較大的北極霞水母傘徑可達2米,觸手的長度在20-30米之間,觸手上布滿了有毒刺細胞,捕食時射出的毒液能迅速麻痹獵物。

4、桶水母

核戰争後,地球或隻有巨型水母生存

桶水母最早發現在大西洋東北部地區,主要在英國的海岸附近生活,2015年時發現了一批長度在1.52米的巨型桶水母,不同于其它巨型水母,桶水母雖然也會蜇人,但毒性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5、粉色吝啬鬼

核戰争後,地球或隻有巨型水母生存

粉色吝啬鬼是2000年在墨西哥灣發現的一種粉紅色的大型水母,也是一個獨立的品種,成年的個體會以月亮水母為食,觸手會纏繞獵物時會分泌毒液。

6,冥河水母

索南極的過程中偶然捕獲一個重90磅(約40.8千克)長達12碼(10.9米)的巨型水母,這是人們第一次見識如此巨大的水母。它被認為是深海生态系統中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捕食者之一。冥河水母主要活動在海平面以下1000米到4000m。在那伸手不見五指、壓力極高的地方,對别的生物來說可能是一種災難,對冥河水母來說卻如同是它的天空。

核戰争後,地球或隻有巨型水母生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