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第一次見12歲的弘曆時,不自覺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這是為何

作者:久悅拾書

#曆史開講#康熙六十一年春末,疲憊的康熙在四子胤禛的邀請下,來到了圓明園,當他第一次見到十二歲的弘曆時,不自覺地放下了酒杯。這是為什麼呢?

每朝皇帝,最擔心的莫過于皇儲之争,康熙也不例外,他一生共育有35個兒子,其中有20個活到成年。到了晚年,他幾乎每晚失眠,整天焦慮不安,郁郁寡歡。

康熙第一次見12歲的弘曆時,不自覺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這是為何

圖檔來自網絡

在這些皇子争奪皇位的時候,讓康熙有些欣慰的是,有一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對皇位不感興趣,也從未加入任何幫派,還開起菜園種菜,天天看書學佛,像閑雲野鶴般。這人是誰呢?他便是老四胤禛。

這在當時就是一股清流,尤為突出。康熙晚年很喜歡閑坐在胤禛的圓明園,因為這裡的一切可以讓他感到安心,可以卸下所有的防備,時而賞花讀書,時而品茶觀竹,沒人打擾。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遊覽胤禛園林多達11次。

這一次,當胤禛精心培育的數百株牡丹盛開時,他命人邀請他的父皇觀看和分享家宴。康熙欣然同意并來到了圓明園,父子二人品酒賞花,聊天時,胤禛不經意地提到:

“您的兩個孫子從出生後就沒見過您,如今都十幾歲了,要不要帶他們來拜見拜見您?”

康熙想反正也是閑着沒什麼事,就随口答道:“好吧,那就帶他們過來看看。”

聽完,胤禛立即向屋裡揮了揮手,然後兩個十幾歲的男孩走了出來。康熙一看便愣住了,不自覺地放下了杯子。

康熙第一次見12歲的弘曆時,不自覺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這是為何

圖檔來自網絡

這兩個男孩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一個是弘曆,另一個是弘晝。兩人都是12歲。隻見弘曆,修長的身材,白皙的皮膚,渾身散發着一股與别人不一般的貴氣,讓康熙眼前一亮。

尤其是他上前行禮的時候,落落大方,安詳端莊,這幾乎不像是一個12歲孩子應有的沉着冷靜。反觀弘晝,畏縮不前,局促不安。直覺告訴康熙這個孫子不簡單,他決定再試試這個孩子的功課。然後他把弘曆叫了過來,親切地問他在讀什麼書?是否能背誦?弘曆回答說他在讀《愛蓮說》,并背誦了全文,解釋得詳細、準确。

康熙對弘曆的表現大為驚訝,喜愛之情也油然而生。按照《清高宗實錄》說的“見即驚愛”,對弘曆很照顧。

回到宮中後,康熙便命人去圓明園向胤禛索要弘曆的生辰八字。

幾天後,康熙再次來到圓明園,宣布把弘曆帶回宮中撫養。這意味着他将親自教導弘曆,并和這個孫子生活在一起。在此之前,在這麼多孫子之中,也隻有被廢棄的太子弘皙能得到這一特殊榮譽。

衆所周知,康熙早年對廢太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從兩廢兩立就可看出康熙對廢太子的寵愛,弘皙一直被視為君主的最佳人選。

在這個時候,弘曆可以獲得和弘皙一樣的榮殊。康熙對弘曆的八字是算出了什麼?才會這麼反常?

在故宮博物院,有這樣一份原始文獻,上面寫了乾隆八字和批語。從批語中可以看出,康熙當時為弘曆算出的命運,是世間罕見的富貴命。

康熙第一次見12歲的弘曆時,不自覺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這是為何

圖檔來自網絡

如果沒有這個厲害的八字,弘曆可能不會被康熙帶入宮中撫養并親自教導。弘曆和胤禛的命運,或将是另一種走向。

在康熙生命的最後半年,弘曆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甚至在接見官員、審閱奏章時,弘曆都不需避諱。有一次在圍場打獵後,他對身邊妃子說:“弘曆這孩子的命太貴重了,他的福氣比我還大啊。”

原來,康熙發現弘曆不僅精通文才武略,還箭術娴熟,騎射準确,這讓他感到很欣慰。他想鍛煉一下弘曆的勇氣,有一次圍場打獵,康熙以為倒下的大熊已經被打死了,于是指令弘曆再補一支箭。但沒想到,以往思維靈活的弘曆這次糊塗了,他騎在馬上慢慢磨蹭的,很久都沒有過去補箭。看到大熊居然站了起來,大家都吓得不敢發聲,好在康熙機智,又補了一槍打在熊身上。因為這件事,康熙更加确信弘曆是一個命貴之人。如果弘曆早點沖向大熊,估計早被大熊吃進肚子裡了。

此事發生後不久,康熙特地到胤禛的圓明圓,叫來弘曆的生母。弘曆的生母,原本隻是一個出身貧寒的丫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被胤禛臨幸生下了弘曆,當時一直是個丫鬟。

當她惶恐地跪在康熙面前鞠躬時,康熙命她擡頭,細細一看,連連稱贊:“有福之人,有福之人……”。

康熙多次稱弘曆“富于福氣”,連他的生母都被譽為“有福氣的人”。顯然,這些因素在康熙選擇繼承人時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年秋天,康熙從避暑山莊回京一個月後,就去世了,雍正成了繼承人。

許多人一直認為雍正篡改遺诏,奪取皇位。但在一些史料中,可以看到,康熙對乾隆的喜愛在雍正繼位這件事中起了很大因素。

“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這是康熙遺言中特别指出的。有人會問:弘曆不是四阿哥嗎?二兒子怎麼說?那是因為在康熙死的時候,胤禛的兒子隻有弘時、弘曆和弘晝,前面的已經死了,後面的還沒有出生。按長幼順序排,弘時年長,弘曆第二。

康熙的這一舉動,結合他生命最後半年對弘曆的溺愛,是非常合理的。是以,雍正能夠在群臣之中殺出重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乾隆。當時乾隆能“偶遇”康熙,正是雍正精心策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