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

↑銷售人造鑽石的鄭州中南鑽石店展示的不同款式鑽戒

鑽石常被當做愛情的信物,其至堅至硬、璀璨生輝的特性,往往用來象征愛情的恒久、忠貞。一克拉天然鑽戒往往需要數十萬元。但随着近年來培育鑽石走向市場,這種價格的“壟斷”正在被打破。

在“人造鑽石之都”河南柘城縣,生産的毛坯鑽經過加工後制成鑽戒,價格隻有天然鑽石的三分之一,但目前人造鑽石暫未對市場造成太大沖擊。有專家認為,“人工鑽石真正沖擊的是碎鑽體系,對高克拉天然鑽石不會産生太大影響。”

同時,紅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在柘城縣并無銷售人造鑽石的店鋪,也沒有對人造鑽石進行大力推廣,甚至當地很多珠寶店還不知道柘城生産的鑽石可用于首飾。

2020年全國首個《培育鑽石》行業标準在柘城釋出,如今兩年過去了,該産品在市場上的認可度仍待商榷。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

↑柘城縣工業園“金剛石産業基地”辨別

1

産的金鋼石大多用于工業領域

河南柘城縣被稱為“人造鑽石之都”,這裡有金剛石超硬材料及相關配套企業100多家,年産量突破150億元,金剛石微粉産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國市場的70%和50%。當地生産的金剛石廣泛用于航空航天、勘探鑽頭、超硬陶瓷、半導體材料、鑽戒首飾等領域。

2020年10月,全國首個《培育鑽石(即人造鑽石)》行業标準在柘城縣獲得通過,該标準由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力量鑽石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起草。而力量鑽石就位于柘城縣。

今年1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曾到柘城縣金剛石産業園區探訪。在力量鑽石門前,記者看到這家公司正在招聘包括焊工、鑽床技工、安裝工、文員在内的十多個崗位,跟随一名應聘者,記者來到力量鑽石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在比較基礎的石料研磨廠房,機器正隆隆作響,三五個勞工穿着工作服把金剛石放在機器上磨成粉狀。“先把石頭打碎,再磨成粉壓成塊兒。”許先生戴着防塵面罩,頭上和身上滿是灰塵,摘下口罩時鼻梁上壓得泛紅。

據許先生介紹,基礎工廠中的房間都是計件發工資,“雖然這些體力活很累,但工資高點兒,每月有8000多塊錢。”許先生所在的力量鑽石西區有100多人,東區新廠房有300多人。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

↑柘城縣力量鑽石西區工廠

力量鑽石管理人員介紹,該公司隻生産毛坯鑽,不進行深加工,是以在公司看不到鑽戒成品。當記者聯系力量鑽石辦公室,詢問目前培育鑽石的生産銷售行情時,對方拒絕了采訪。

2021年9月24日,河南省力量鑽石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闆首發上市(股票簡稱“力量鑽石”),成為商丘市首家創業闆上市企業和第三家主機闆上市企業。據力量鑽石(301071.SZ)1月31日釋出的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5億元至4.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76%-98.28%。

除了力量鑽石,附近還有華晶金剛石、惠豐鑽石、厚德鑽石等知名企業。不過記者詢問這些企業時,從業人員稱除了力量鑽石外,柘城縣其他金剛石企業并不生産首飾用的金剛石,隻有工業級别的。

有應聘者稱,柘城縣除了金剛石企業外,就沒有其他工業産業了,當地還是以務農為主。

2

當地并沒有人工鑽石銷售門店

據了解,培育鑽石的制備方法主要有高溫高壓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高溫高壓法是通過模拟天然鑽石生長環境而生成的,化學氣相沉積法是利用含碳氣體,在一定條件下使碳原子在鑽石晶種上沉積而生成的。

與天然鑽石相比,培育鑽石也是純碳構成的晶體,在硬度、折射率、透光率、色散值、導熱系數等實體、化學、光學性質方面與天然鑽石一緻,但在晶體外形、發光性、色帶等方面與天然鑽石有所不同,培育鑽石色帶大多數顔色分布均勻,天然鑽石色帶大多數分布不均勻。另外,培育鑽石在尺寸、淨度、顔色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可控性,能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紅星新聞記者在柘城縣采訪發現,當地并沒有銷售培育鑽石的門店,甚至有些珠寶店并不知道柘城縣是“人造鑽石之都”。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

↑柘城縣廣場上修建的年輪塔

柘城縣中原大街附近分布着多家珠寶店。周六福珠寶從業人員稱,“人造鑽石我們沒有聽說過,人造的隻有锆石,鑲嵌在金銀首飾上,但锆石不能稱之為鑽石,在觀感上都不一樣。”

該從業人員稱,天然鑽石的價格主要由“4C标準”決定,即克拉重量、淨度、色澤和切工,購買的時候有産品證書。“鑽石隻能鑲嵌在18K金的戒托上,硬度很大,而锆石可以鑲嵌在質地較軟的金銀首飾上。”

周大生珠寶和戴夢得珠寶的從業人員稱,柘城有生産鑽石,不過都是工業級别的,不能用作首飾。“我們這裡主要賣的是天然鑽石,沒有人造鑽石的店鋪。”

據了解,天然鑽石的價格,一般30分的在2萬元左右,一克拉(100分)鑽戒一般在10萬—15萬元。

柘城縣政府官方資料顯示,作為河南商丘市下轄縣,柘城縣面積有1048平方公裡,總人口110萬人,除了被稱作“中國鑽石之都”,該縣也被稱為“中國辣椒之都”、 “中國鴨蛋之鄉”等。

2021年柘城縣實作GDP295億元,年均增長9.9%;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為30730元、14609元。不過與茅台鎮所在的仁懷市、“小家電之鄉”慈溪、“中國鞋都”晉江、“中國小商品之都”義烏相比,柘城看起來并不算富有。在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目标考評中,柘城縣2019年位于第14位,至今沒有進入全國百強縣之列。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

↑力量鑽石石料研磨工廠中的房間

為何鑽石這種價值連城的商品沒能讓柘城“出類拔萃”?零售資深專家王國平向紅星新聞表示,這是因為在鑽石産業鍊,利潤并不在生産端。“柘城縣想要通過毛坯鑽獲利的話,隻能走量。雖然這幾年鑽石生産商也保持較高毛利率,但利潤的大頭一直在管道,也就是銷售終端。”

而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陳美華教授認為,任何礦産資源,不管優質還是普通,從上遊端的開采到營運再到終端銷售,利潤的分布都有固定的邏輯和規律,如果沒有具體的資料和調研,也不能說對當地發展的影響有多強或多弱。

3

人造鑽和天然鑽消費群不同

“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在廣告加持下,鑽石價格變得水漲船高。不過這種現象正在被人造鑽石打破。目前,柘城縣每年生産可用于首飾的人造鑽石超過100萬克拉。

資料顯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裡就有家庭作坊生産金剛石制品,40年來形成了從單晶合成、微粉加工、制品生産到鑽石培育的産業鍊。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

↑鄭州中南鑽石銷售門店

從2012年市場上首次發現培育鑽石到現在,這種新生事物在消費者心中的接受度如何?紅星新聞記者來到鄭州市探訪了一家中南鑽石體驗店。其從業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成分是一樣的,都是碳,培育鑽石模拟了天然環境,通過高溫高壓最終生成。”

中南鑽石是中兵紅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高溫高壓法克拉級高品質培育鑽石生産基地,其總部位于河南南陽市。

在該體驗店,一克拉培育鑽石的價格在3萬元上下,隻有天然鑽石價格的三成左右。“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在外觀上看不出來,一般的機器也檢測不出來,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同種東西,隻是天然鑽石裡面的雜質成分可能稍微多一點。”

談到市場狀況,該從業人員稱,現在的年輕人對培育鑽石接受程度還是挺高的,由于價格比較便宜,除了訂婚、結婚的時候購買,很多年輕人平時也會花四五千塊錢買個30分的鑽石自己戴。

這家大概15平米左右的店鋪,展示了200多種不同的鑽石款式,除了普通晶瑩剔透的鑽石,還有少部分黃鑽、藍鑽、紫鑽等彩色鑽石。

培育鑽石在未來有可能取代天然鑽石嗎?該從業人員表示不能預測,“但目前來看,天然鑽石與培育鑽石是兩個不同的客戶群體,有些高端消費群體可能隻會接受天然鑽石。”

零售資深專家王國平對上述從業人員的觀點表示認同。王國平說,目前來看,培育鑽石還沒有對天然鑽石形成較大的沖擊,因為它們的消費客群沒有重疊。“買培育鑽石是基于個人打扮需求,一般價格不高,可産生随機購買,商家也是通過走量來獲得利潤。天然鑽石在推廣的時候更多是以婚鑽形式,閱聽人偏向中高端。”

王國平分析認為,前些年培育鑽石生産商開始進入商場開店,近兩年由于疫情,開店速度有所減緩。“目前培育鑽石的觸點與客戶不是太多,是以培育鑽石行業還沒有開始爆發,甚至暫時陷入瓶頸期。生産商在前些年稍微預熱了下,有些企業開始擴産,但消費預期并沒有及時跟上。是以現在培育鑽石還沒有能力與天然鑽石抗衡,主要是沒有足夠的管道與消費者接觸。”

陳美華教授向紅星新聞表示,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在光學性質上是基本一緻的,在價格區間上有差别,“有些人喜歡天然的,有些人喜歡合成的。”

與天然鑽石一樣,購買培育鑽石也有鑒定機構出具的證書,上面标明的檢測結論為“實驗室培育鑽石”或“合成鑽石”。紅星新聞記者在這家店鋪的半個小時裡,未看到其他消費者前來咨詢。

4

專家稱人工鑽會沖擊碎鑽體系

與金銀首飾相比,鑽石在購買之後有時會出現貶值的情況,再加上近年來人造鑽石的影響,讓這種原本依靠地球内部高溫高壓偶然形成的礦石變得不再搶手。

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位部落客十年前先後購買兩枚鑽戒約花費1.8萬元,現在想要賣出時,回收商家給出的報價僅有180元,引發廣泛讨論。據了解,這位部落客當時購買的其中一枚鑽戒主鑽30分左右,花費1.4萬餘元。根據市場行情,有分析師認為,30分左右的鑽戒,回收價應該在2000至3000元。與原價相比,差别還是比較大。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閑魚等二手平台,有網友購買的将近4000元鑽戒,轉手價格為888元,大約是原價的2.2折。

對于鑽戒購買後的折價問題,柘城縣有珠寶商向記者表示,“在我們店購買的鑽戒,如果不喜歡了可以換成别的樣式,按原價來抵扣。30分以上的鑽石才有收藏價值,分數太低是沒有價值的。”

王國平向紅星新聞分析稱,鑽石本身是很便宜的,隻是到了銷售終端加價率就很高。“鑽石、翡翠的性質都一樣,比如一個翡翠可能進價50塊錢,在商場報價就要6666元或8888元,加價率之高讓人難以置信。但如果進價50元的翡翠,在商場報價200元的話,是沒有人買的。這就是鑽石、翡翠的定價機制。”

王國平說,商場做鑽石櫃台核算成本的時候,實際上考慮的是黃金占比多少,鑽石大部分是不考慮的。“天然鑽石與培育鑽石的進價沒有太大差別,大克拉鑽石價格提升以後,會把碎鑽的價格也帶動起來。培育鑽石真正沖擊的是碎鑽體系,對高克拉天然鑽石不會産生太大影響。”

資料顯示,春節以來黃金消費持續高漲,鑽石銷量出現同比下滑。而随着人造鑽石技術的不斷提高,其生産成本也會越來越低。有專家預測,天然鑽石作為自然界的稀缺資源,大顆粒、高品質的天然鑽石未來仍有收藏價值,“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能平行發展、互為補充,而不是完全被取代。”

紅星新聞記者 盧燕飛 發自河南柘城縣

編輯 潘莉 責任編輯 魏孔明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探訪人造鑽石之都:小城年産鑽石超百萬克拉,天然碎鑽體系或将受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