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作者:博物

在上世紀的最後一兩年,作為中學生的我瘋狂癡迷一款遊戲——《大航海時代4》。說來慚愧,雖然我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上班,但我的世界地理知識主要不是跟老師學的,而是從這遊戲裡積累的。遊戲中主角全球航行,在各個港口之間進行貿易。比如中國的茶葉、美洲的煙草、斯裡蘭卡的藍寶石、西非的白金都是超值錢的東西。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又是暴露年齡的一天呢……

然而,在東南亞的阿鎮(現印尼的亞齊)有一樣特産,是我完全沒聽說過的,它的名字叫羅望子。

沒有醋,就靠它

雖然我很想知道這羅望子是什麼,但當時網際網路還不發達,我也沒進入大學開始學植物學,這事就擱置了。又過了兩年,我偶然吃到一種酸酸的果脯,叫“酸角”。上網一查,原來這個酸角就是我當初不認識的羅望子。

說到這想必很多粉絲都知道了,那種長得像大号毛豆的東西,有的叫酸角,有的叫甜角,吃起來醬乎乎的,味道還不錯。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嘶,口水已經要留出來了……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大家應該大多吃過的是這種,甜完就酸超好吃

(沒有廣告

這個玩意的中文大名叫“酸豆”,毫不意外是豆科的植物,而且是個單種屬,酸豆屬大家庭就這老哥一個。不過下文我們主要還是叫它酸角吧,通俗。

酸角的老家在遙遠的非洲,經過近些年植物學家的研究,它的起源應該隻在東非外島馬拉加西,非洲大陸這些都是後來種過去的。好在酸角很容易成活,又能吃,慢慢又從非洲的熱帶來到了南亞、東南亞的熱帶。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酸角的分布範圍,綠色是原産地,紫色是引種。

圖源:邱園官網

也許是非洲人不愛吃酸的,酸角在非洲地位一般。一到亞洲就不一樣了,東南亞人民一天不整點兒酸辣的就渾身沒勁吃不下飯呐!說來也巧,如此喜歡酸味的東南亞和南亞,偏偏古代沒有發明醋類的釀造技術,到今天也主要靠檸檬、青木瓜來提供酸味。酸角的到來真叫救民于水火了屬于是。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加入羅望子做的酸湯

而且酸角的酸主要成分是酒石酸,并不像醋酸那麼刺激,和各種香料、辣料也更容易融合。不信你到亞洲熱帶,尤其是印度,酸角可是無處不在的。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印度人民在采收酸角

什麼茄子、豆腐、咖喱蝦、烤雞,都有酸角的參與,尤其是還沒太成熟的酸角,那味兒才足呢,搗爛成果醬,封口就能直接賣。鮮果更是充斥市場的各種飲料攤位。酸角的第一生産國和第一消費國都是印度,你大概想不到吧。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劉庸那有印度街頭酸角的視訊,懂的都懂

你更想不到的是,酸角也曾經深深影響大陸的飲食。到過上海的朋友大多嘗過上海的滬式西餐吧,什麼海派羅宋湯、洋山芋沙拉、炸豬排配辣醬油都是遠近馳名的。這個“辣醬油”本不是醬油,在廣東叫喼(jiē)汁,也翻譯成英國黑醋,最道地的叫法要叫“伍斯特醬”(Worcestershire sauce)。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伍斯特醬拌海鮮,這主要還是海鮮要鮮吧

故事要倒回1835年,時任孟加拉邦總督的英國人Sandys退休回國,在伍斯特郡找到開調料作坊的兩個朋友,按照他從印度帶回的配方生産這種印度口味的調料,倆哥們嘗完覺得你是不是耍我們。直到來年清理地窖,發現這種調料經過時間的妙手變得非常可口,一炮而紅,行銷世界。故事真假咱也說不好,跟王緻和發明臭豆腐有點像。

不過伍斯特醬除了各種印度香料外,最主要是加入了鳳尾魚和酸角兩種原料,才讓醬呈現出酸鮮的口感。不過如今上海的辣醬油幾經改良,還添加了幾種中草藥,不知道還有沒有酸角的參與了。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不是廣告,都不是廣告,哎呀

它們,都是一個東西嗎?

最早記錄酸角的中國人可是位大人物,他就是南宋著名詞人範成大。他在廣西桂林為官的時候幹了不少博物學家的事,後來集結成了一本《桂海虞衡志》。有意思的是,範先生除了記載了一條“羅望子殼長數寸,如肥皂又如刀豆,色正丹,内有二三實,煨食甘美”外,又有一條“羅晃子如橄榄,其皮七重”。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墜下來的羅望子你看着像什麼呢

在後來的古人書籍中,漸漸把兩者混為一談。也是,讓今天的兩廣朋友念“羅望子”,大概也聽着像“羅晃子”,我都腦補出音頻了。

麻煩就在于範先生所記載的“如肥皂又如刀豆”,确實挺像是酸角,于是近代學者就認定了酸角即羅望子和羅晃子。不過“煨食甘美”又顯著的指向了兩廣的另一種植物——蘋婆,它的種子煨熟了很好吃,像栗子一樣。如果看蘋婆蓇葖(gū tū)果的“一瓣兒”,也有一點像豆莢。而且今天在兩廣一代蘋婆确有羅晃子的俗稱,中藥裡羅望子和羅晃子也是藥效不同的兩種。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色正丹,内有二三實,煨食甘美,都完美符合蘋婆

是以,幾乎可以肯定,羅望子、羅晃子、酸角曆史上肯定不是一個東西。也許羅望子是酸角,羅晃子是蘋婆;也許羅望子羅晃子隻是口音的誤傳,它們都指蘋婆,壓根和酸角沒關系。反正從南宋到現在大幾百年,沒人知道真相了。經過曆代學者的挖掘和訂正,羅望子在現代漢語中就專指酸角了,反正蘋婆還有個“鳳眼果”的好名字,犯不上和酸角争搶。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這位炖湯就不是酸湯了

在零食界還有一種“甜角”,和酸角長得差不多,但味道更甜,不怎麼酸。這兩種東西是啥關系呢?

根本就是一個東西。酸甜的差異并不是加工方法造成的,而是天生的。酸角的分布橫貫整個熱帶,面積之大,出現個體差異是很正常的。有些酸角就是偏酸,比如印度人喜歡酸,就主要種酸的;有些偏甜,比如泰國就愛種甜的。總體上說,絕大部分是都是酸的。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甜角和甜角糕,甜派酸派打架時刻到

沒吃過酸角可能用過酸角

别看酸角的果子光秃秃不怎麼好看,它的花可是顔值很高的,又大又鮮豔,猛一看以為是蘭花。很多地方的行道樹和綠化美化用樹種都選酸角,花期長達好幾個月,此起彼伏,久看不厭。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漂亮的酸角花

酸角除了可以鮮吃,果汁加糖水也是很好的清涼飲料,果肉熬成羅望子醬就是東南亞菜常備的調味料;種仁榨取的油可供食用。果實入藥,傳統醫學認為有驅風之功效。酸角的種子裡還富含膠質,就叫“羅望子膠”,是食用膠的好選擇,我們吃的很多加工食品中可能就有羅望子膠的身影。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羅望子膠作為穩定劑,能使冰淇淋細膩、緻密、柔軟

它的葉、花、果實還都含有一種酸性物質,與其他含有染料的花混合,可作染料。

就連它的木材也重而堅硬,紋理細緻,用于建築,制造農具、車輛和進階家具。在木材市場上被稱作“馬德拉紅木”,要是遇到年份比較老的樹,用整材做個桌子也是非常美觀大氣的呢,當然,也是要頗費些銀子的。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等我有了錢就用這個桌子吃酸角糕,一家人整整齊齊

反正這種極端的口味,愛的人一定是它做成什麼都愛吃,但讓不愛吃的人嚼這樣酸倒牙還糊在牙上持續攻擊的東西,他們甯可喝醋!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一旦愛上它,這輩子都不吃醋了!

撰文 | 信浮沉

部分圖檔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趙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