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架構(三)UML模組化
介紹UML的常見模型和模組化的一般過程
文章大綱
1、 文章介紹
2、 UML概述
3、 靜态模型
4、 動态模型
5、 UML模組化的一般過程
文末有該文章下載下傳連結
一、文章介紹
1.1為什麼學習UML
(1)UML是一種軟體架構的模型表現方法,用于項目中各參與者交流,溝通,圖形化直覺、友善、簡潔
(2)UML是一種标準,規定了項目各階段的需要的不同圖形,并做了規範化和統一
我們的文章中,大量用到UML圖來表達系統的架構組成,懂UML會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
注意事項:
(1)會UML不能于會架構,UML隻是一個軟體結構、架構思想的表達方式
(2)UML模型可以用其它方式替代,比如直接在紙上畫、在白闆上畫,實際工作不比拘泥于形式
1.2 能學到什麼
(1)了解基本的UML模組化知識
(2)能看懂常用UML圖
(3)能畫出簡單的UML圖
(4)熟悉一般的UML模組化過程
二、UML概述
2.1 UML簡介
UML(UnifiedModeling Language):統一模組化語言,面向對象軟體的标準化模組化語言
始于1997年一個OMG标準,是一個支援模型化和軟體系統開發的圖形化語言,
為軟體開發的所有階段提供模型化和可視化支援,包括由需求分析到規格,到構造和配置。
是表達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OOA&D,OOAD)的工具。
UML要素(3個):基本構造塊、支配構造塊如何放置在一起的規則和運用于整個語言的公用機制。
構造塊(3種):事物、關系和圖。
事物:對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包括結構事物,如類(Class)、接口(Interface)、
協作(Collaboration)、用例(UseCase)、主動類(ActiveClass)、元件(Component)和節點(Node);
行為事物,如互動(Interaction)、狀态機(Statemachine)、分組事物(包,Package)、注釋事物(注解,Note)。
關系:用來把事物結合在一起,包括依賴、關聯、泛化和實作關系。
版本:本文章以UML2.0作為基礎版本介紹
2.2 UML分類

2.3 UML視角
2.4 10種UML圖
三、UML靜态模型
四、UML動态模型
五、模組化一般過程
六、文章總結
七、下篇預告
第四篇需求分析
(1)需求工程
(2)需求規格
(3)用例設計
(4)業務架構
《從零開始學架構(三)UML模組化》下載下傳位址
百度網盤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FppidcwifAh00xotmwGUiQ
提取碼: 9z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