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感覺就像掉進一個深淵,對于一些本來可以令人感到高興的事情也失去了感覺,失去了做事的激情。這種感覺仿佛就是從天堂跌倒地獄,終于知道了什麼叫“過山車”似的經曆。奇怪的是,不知哪來的一種暫且稱之為“動力”的東西推着自己往前走。直到複試失敗,才感到這也許并不是一種好現象。我曾經失去了良好的自我感覺與自我掌控感。
其實,現在想來,最近幾年一直處于一種莫名的壓抑之中。意識到許多問題,但是總是逃避甚至無視他們。其中比如宿舍門的事情,僅僅是在隔壁宿舍串了一趟門,就發現了解決辦法,而且還是異常簡單的處理辦法。但是因為這個焦慮煩躁了一段時間。與此相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直在2015年,我已經隐約感到衆多問題的脈絡和根源,但不是很清晰明确。由于還是在複研,也沒時間精力去深入研究。
複試之後,經過在家的短暫休養。又來到學校踏上旅途,畢竟生活還要繼續。沒想到,在學校這段過渡時間,通過不斷摸索終于發現了解決問題之道。
曾經,對于一些人聲稱大學讀了多少書一直不以為意。直到最近,才發現,讀書真的是解決解決大部分想不通的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你不聰明,但是為什麼上天還要讓你發現那麼平時人們注意不到的抽象的問題?”曾經,每當腦袋被那些問題折磨的難受的時候便這麼抱怨命運的不公。可是最近,終于領悟到,一個好的問題便解決了一半的問題。對!這就是學會提問的重要性。 比如,你怎樣才能将一個問題提的精準而又不至于表達的太偏,進而搜尋不到相關資訊?我這次的解決辦法就是大量閱讀相關領域的書籍。能夠用上該領域的專有名詞!原先一直想不通,為何許多領域有那麼多晦澀難懂的概念?是為了增加學術壁壘嗎?是為了更專業化嗎?原來,存在即合理在這裡是很正确的。專業名詞能夠将複雜的一個概念甚至體系内化為一個詞彙,這極大地提高了搜尋交流的效率!For example(後邊詳細說明體會)
扯得太遠了••••••好在這是寫給自己的~
在不斷地摸索中,我發現了一些階段性的因素導緻了最近的一次大低谷。繼續深入後,居然發現了一些潛在的從記事起便伴随自己的性格缺陷。正是這些缺陷,導緻了文章開頭的那種“無形的動力”使得我不願認輸,一直前進。但是也正是這種深層原因,導緻每邁進一步都顯得很"悲壯"。進而也不可持續,落入了“大低谷——小前進——大低谷“類似于中國曆史周期律的怪圈。
首先是最近的一些階段性的因素。WIFI!不對。是手機換上能連WIFI的智能機。這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以前能夠無意識的按照一種簡約的生活方式生活,可是“得益于”WIFI的普及,一些潛在的危機終于浮現出來。而恰巧,那是在最關鍵的大三時期。以前晚上11點前基本就睡覺了,可是有了WIFI手機,時間點慢慢被拖到很晚。而我,一直是白天比較拼命地學習。這樣,絲毫沒有好好休息睡一個美美的覺的機會。這時候,身體上已經出現預警回報——持續很長時間的“黑眼圈”。心智上,從那時候開始,不管是情緒還是心态的自制力都慢慢下降。這也就是那段時間總是有一些原則被打破的原因。從此,從内心開始心虛,暗暗的瞧不起對自己屢次爽約的自己。這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信号!雖然,專業知識上,還是依靠大一大二打下的底子靠在前沿。但是,心從那時到最近幾個月,一直沒有靜下來。回想過去,竟然持續了有3年多••••••在這種情況下,心智紊亂,最終也暴露出了那個令我又愛又恨又愛的學術名詞“ 完美主義”。追求全面的完美,而這也最終耗盡了最後一絲心力與激情••••••
問題的發現與解決過程大緻如下:他人誇獎“完美”(首次意識到這個詞)——>自稱完美主義(還以為是百分百的褒義詞)——>與他人相處中發現自己過于敏感、過分注重注重細節。并給自己提出一些很不切合實際的目标(考研最後階段)——>心情一直難以高興起來,有抑郁情緒——>知乎、豆瓣、網易公開課終于發現兩本最重要的體系《哈佛幸福課》、《别太苛求——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期間還閱讀了關于學習方法、時間管理、自我管理以及靈修的書籍,并逐漸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書籍問題如下:
1、有限的必要性。斷掉wifi這種無限快速的成瘾性資源源頭。斷掉wifi後突然發現,有限的東西才令人感到珍貴、反而令人滿足。進而可以有一個好的睡眠;
2、臣服。《The Power of Now》活在當下,而不是飄忽在過去和将來。那樣“為過去而悔恨,為未來而擔憂”的狀态時痛苦的根源;
3、摒棄完美主義。這是導緻瞻前顧後的誘因,是從小不敢開始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的根源;
4、善于學習的方法。聯系、比喻••••••《Less is More》、《80/20法則》、《怎樣閱讀一本書》;
5、時間管理。《番茄工作法》
6、事情沒有做完或者沒有做成,就不要開口說出來。PS:那一項公開課的研究。有時候要心中有底的情況下,看看他人的看法。你會更加堅定;
7、不要停下做事的腳步,這是必須的。不管這個事情是什麼,這樣能夠專注于當下。進而對于走出不好的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8、在課題室或者教室工作時,就好好工作,不想娛樂之類的。在宿舍,就好好休息,不想工作學習有關的。看書是最放松的;
9、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網上資訊魚龍混雜。還是看官方文檔、看成系統的好書才能避免三觀混亂的情況。
10、《自控力》
以上,居然令我逐漸的找到感覺,慢慢走出抑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