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入的是職業化還是商業化?從中國足球到籃球,是哪裡錯了?

談起足球和籃球項目,我們曾經會驕傲職業化聯賽的開啟。不過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随着中國職業體育的深入,球隊在奧運會和大賽上的成績卻越來越差。

職業化帶來的隻是深度的商業化,但在其他領域,不職業的事情太多了。從武漢三鎮炮轟中國足協,到新疆廣彙退出CBA,問題出在哪裡,成為了太多人想要知道的答案。

01. 越職業成績越差:真正深入的隻有商業化

a. 職業化不等于金元化:青訓體系反倒是被打亂了

中國足球從94年進入職業化,有過一段成功的故事。問題是2002年能夠打入日韓世界杯,本質上是職業化之前所培養的那批球員,在經過職業聯賽洗禮後,得到了更多的進步與提升(無論是引進外援、習慣主客場的氣氛,還是外教的湧入和球員留洋)。

但是當那一批少體校培養的“精英選手”老去,我們會發現職業化後的培養機制導緻了後繼無人。

尤其是之前10年的金元足球,各大俱樂部反倒是沒有耐心緻力于收效緩慢的青訓培養,熱衷于砸錢搶人。

原本有才華的年輕人,也會因為一夜暴富失去了平常心,沒能紮紮實實磨煉自己,不願意放棄高薪、走出去留洋,也失去了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當疫情來襲,金元退潮後,中國足球瞬間成了“裸泳”。過去10年的花團錦簇,最終留下了什麼?

有人說“中性名”阻礙了金主燒錢的動力,問題是如果沒人燒錢了,中超還能剩下點什麼?那燒錢的意義又是什麼?

b. 職業化成了商業化:都是生意

在體育圈子裡,其實有一個說法:窮的地方出人才。因為越窮的地方,娛樂活動相對較少,年輕人對體育的熱情更高。

同時因為沒有太多的脫貧選擇,專注體育也會是一群年輕人改變命運的好辦法。

是以當巴西總統大力推行工業化,一大群年輕人從街頭走進工廠,反倒是給予了巴西足球的青訓體系緻命一擊。

過分商業化的結果,不會給實力帶來提升。中國男足與世界杯越來越遠,中國男籃更是36年來第一次無緣奧運會。

相比于中國足球,籃球的球迷基礎更好,球市也會火爆上許多,但即便如此,球隊的戰鬥力卻不如當年。

畢竟投資人的目的,從來不會是為了搞好體育運動,利益才是他們的訴求。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任何金元驅動下的足球和籃球,總會為了達到商業目的做出太多的妥協,甚至與初衷背道而馳。

02. 管理上沒能職業化:沖突不斷,随時爆發

a. 新疆隊和周琦沖突的根源:是管理上的錯嗎?

在CBA的舞台上,當廣東從遼甯挖走多名青訓人才,這不僅僅是對東北籃球的傷害,也會影響南粵自家苗子的成長。

這是進入職業化舞台後必然帶來的沖擊,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成為了難題。“頂薪優先續約權”問世的初衷,或許是為了保護紮根青訓的俱樂部,結果慢慢就變了味,也是此次周琦和新疆隊沖突爆發的前因。

因為新疆男籃涉及違規操作,周琦最終在中國籃協“打赢了官司”。結果新疆男籃選擇退出CBA,同時釋出公告,矛頭直指籃協“管辦不分”。

問題在于,操作上的不規範,甚至不合規是客觀存在的。管理上的不職業,也是一目了然。如果是以要求不職業的管理,允許不合規的操作,是不是又成了一個無解的笑話?

類似的情況同樣發生在中國足球,當武漢三鎮發聲明表,中國足協中有“黑暗勢力”,一度引發廣泛關注。

畢竟處罰馬爾康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問題在于足協的确存在問題。于是當有人拿這個進行反駁,作為執法者反倒是沒了底氣,甚至失去了公信力。

b. 體育圈有着太多的“無奈”

中國體育在職業化的路上,遇到了2個問題,一個是職業化成了商業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人情世故帶來的利益分割剪不斷理還亂。

以征戰東京奧運會的中國女足為例,為什麼在球員選拔上存在那麼大的争議?就是因為奧運會之後的全運會上,将會有奧運聯合會出戰。如果球隊奪冠,那麼球員所在的省市将會收獲1塊全運會金牌。

這導緻了女足國腳出現傷病後,受傷球員的替代者必然是來自原省市的球員。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必然導緻球隊戰鬥力下滑。

03. 職業化需要更多大刀闊斧的改革:問題是有耐心嗎?

a. 男籃戰績不佳:青訓成長周期需要時間

在姚明成為中國籃協主席後,的确是落實了一些工作,對于中國籃球的青訓體系和人才培養,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曾經CBA選秀隻是走過場,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球員進入CBA,逐漸站穩腳跟。CUBAL聯賽也得到廣泛關注,事情向着良性循環在發展。

在不知不覺之中,大學生球員的品質已經能夠超過部分弱隊青訓,成為聯賽“兵源”的選擇之一。

“校園籃球”的開拓,帶來的是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就業選擇,也會增加中國的籃球人口,從長遠看是一件好事。

不過随着曾經的“移動長城”一個接一個退役,中國籃球的黃金一代成為管理者後,會發現目前球隊的實力的确在一個低谷。

無緣奧運會是實力下滑,亞洲杯名列第8是因為傷病和多名主力缺席。但問題在于,如果短期内不能拿出好成績來證明自己,可能之前的改革就很難被認可,之前打下的基礎,也存在被全盤推翻的可能性。

b. 足籃的一個大問題:他們不是為了給球迷一個交代

無論是中國足協,還是中國籃協,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不是為了給球迷一個交代。

甚至說當初想要做點什麼,但真的“入了圈”,也會身不由己。

就算是在足球文化和底蘊最紮實的歐洲,哪怕那裡的球迷對于足球的熱愛是發自内心的,卻依舊阻擋不了事情慢慢變了味。

多家豪門俱樂部推動歐超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足球運動的發展和興盛,“屠龍少年變身惡龍”并不隻是存在于童話故事之中。

結束語:

畢竟想要做成一件事,或許短期内需要成績支援,各方面的關系需要維護與妥協。

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越是時間久了,後來的人想要做出改變就更難。職業化從1994年開啟大幕,還真的是逃不過這些問題,關鍵是看能不能下決心去直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