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一隻猴子,火上熱搜。
小猴子黑毛白臉,腦門突出發際線靠後,臉頰寬闊下巴方正,又大又扁的四方形臉龐扣在一身黑毛裡,就像戴了一張假面具。猴子的長相跟動漫《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雷同,就算沒有十分相似,起碼也占9分。
如果在野外遇到這隻猴子,看背影沒問題,一旦它回頭,觀衆肯定會被炸裂,是以網友送它一個愛稱“炸裂猴”。
炸裂猴學名叫白面僧面猴,生活在南美洲的雨林裡,是新大陸猴。跟新大陸猴對應的是舊大陸猴,我們熟悉的靈長目動物,猕猴、猩猩、狒狒、包括人類,都是舊大陸猴。在大洋彼岸,跟我們相隔遙遠的新大陸猴,我們不太熟悉,是以炸裂猴一回首,就能炸裂你我。
新大陸猴的家族裡,除了炸裂猴之外,還有好多長相讓人耳目一新的猴子。更有趣的是,新大陸猴的起源,如同《西遊記》一樣魔幻。
我們從頭說起。
新大陸猴之柽柳猴
新大陸猴分布在中、南美洲,舊大陸猴分布在非洲和亞洲。
新、舊大陸猴的主要差別看鼻子,新大陸猴是闊鼻猴,鼻孔中間的間距寬闊,左右鼻孔朝兩側開口。舊大陸猴是狹鼻猴,鼻孔中間間隔窄,鼻孔開口朝下(金絲猴的朝天鼻孔是例外)。
除了鼻子外,新大陸猴的尾巴更長更有力。很多新大陸猴子,尾巴都能抓握,可以用尾巴把自己倒挂在樹枝上,比如我們熟悉的卷尾猴和蜘蛛猴。
新大陸猴中,卷尾猴亞科裡的卷尾猴長相不奇特,最有趣的長相是絨亞科裡的柽(chēng)柳猴和僧面猴科裡的僧面猴。我們看圖說話。
這是絨亞科裡的皇絨猴,也叫帝王柽柳猴。
皇絨猴的白胡須長過肩膀,向内彎曲,像是特意做出來的造型。瑞士動物學家管它叫“皇帝猴”,本意用來嘲諷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是德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有一副标志性的彎曲胡須造型,隻是他的胡須沒朝下彎,而是向上彎。後來,“皇帝猴”的稱呼深入人心,生物學家幹脆以皇絨猴來命名這隻小猴子。
皇絨猴生活在亞馬遜雨林裡,性格活潑頑皮,個頭很小,跟松鼠差不多,平均體重隻有1斤。另外,皇絨猴的尾巴能抓握,無論雌猴,還是雄猴都有一副白胡子。
除了長得像舊時代皇帝的猴子外,絨亞科裡還有長得像來自未來世界的猴子,比如這隻黑白柽柳猴。
黑白柽柳猴,也叫裸臉絨。下半身褐色,上半身雪白,披着厚厚長毛的肩膀上,架着一個光秃秃、黑漆漆的腦袋。沒毛的黑臉龐上有一雙像人類一樣的棕色眼睛,還有一對凹凸不平的尖耳朵,不用多加一絲修改,直接就能拿到科幻電影裡,當個來自外星的智慧物種。
外星物種黑白柽柳猴,還有一個不同于其他哺乳動物的特點,在群體裡以雌性為主導性别。它是群居動物,組成2~15隻規模的小團體,平均成員數量為6隻。一個小團體裡,隻有一隻雌猴才能繁殖後代,它是頭猴(Alpha Female),其他雌猴的繁殖權被抑制。頭猴生下幼崽,主要由猴爸爸照料,團隊裡其他成員也會幫助照料幼崽。
新大陸猴之僧面猴
跟絨亞科的柽柳猴相比,僧面猴有趣的長相也不輸分毫。
炸裂的白臉僧面猴再次出場。
細看炸裂猴,你會發現它的白臉面具,由厚厚的長毛做成。除了長毛臉頰外,炸裂猴身上的黑毛,也是又厚又密實。17世紀,炸裂猴首次在法國亮相,當地人覺得它的毛發比假發發套還要厚實,是以叫它“假發猴”。
跟柽柳猴相比,炸裂猴的個頭更大,尾巴更粗。它的尾巴跟身體等長,不能像柽柳猴一樣抓握。另外,炸裂猴有明顯的雌雄差別,黑毛白臉是雄性,灰毛灰臉是雌性。
雌雄長相有顯著差別的這個特點,鳥類裡很常見,但在靈長類動物裡很少見。有同學會拿人類當例子,其實,除了性特征之外,人類雌雄的長相沒有顯著差别,并不像炸裂猴一樣,一個長白臉,另一個長黑臉。
僧面猴裡,除了白臉、黑臉之外,還有紅臉,這隻紅臉的僧面猴是秃頭,名叫白秃猴。
秃頭猴跟炸裂猴一樣,身上的毛發又長又厚實,但是它的尾巴特别短,另外,臉上褪去了長毛。炸裂猴的白臉是毛發的顔色,它的發際線其實是黑、白毛的顔色分界線。而秃頭猴就不一樣了,它的紅臉是裸露的皮膚顔色,發際線是真正的發際線,名副其實的秃頭。
簡單地說,秃頭猴的大紅臉不是皮膚顔色,而是皮膚下面血液的顔色。它臉上皮膚的表皮很薄,沒有黑色素,表皮下分布着高密度的毛細血管。從它面部的皮膚上,可以直接評估血液狀态。如果生病,秃頭猴的臉色會褪色變白。
紅光煥發,正是秃頭猴健康的标志。雄猴臉越紅,越能吸引雌猴的關注。如果變成“小白臉”,可能患有嚴重的寄生蟲疾病,雌猴看見它,隻能繞道走。
新大陸猴的起源
雖然我們不熟悉新大陸猴,但是它們跟舊大陸猴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隻是後來在隔離的大陸上生活,各自獨立進化,發展成我們現在世界的不同種類。
新、舊大陸猴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4000萬年前,而新大陸南美洲版塊跟舊大陸非洲版塊,早在9000萬~1億年前(白垩紀)就分離了。物種分離時間,為什麼會比大陸分離時間晚很多?這個問題有一個魔幻的答案。
1億年前,南美洲大陸脫離非洲大陸成為新大陸時,上面并沒有靈長類猴子的祖先。随着時間流逝,新大陸跟舊大陸之間的間隔越來越寬,猴子更不可能登上新大陸。一直等到4000萬年前的一場大風暴,帶來千萬年才能遇上一次的契機。
大風暴撕裂了非洲大陸上的一塊陸地,陸地像一座小型島嶼,島上有土壤、有樹木、有果實、還有猴子。風暴把小島拉扯到海洋裡,島嶼順着洋流,穿越大西洋。漂洋過海,幸存下來的猴子,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陸。
4000萬年前,非洲和南美洲的間隔距離沒有現在那麼寬。當時,極地冰蓋擴大,海平面下降。海平面降低也促進了漂流,猴子跨越重洋的耗時比現在更短。
新大陸猴的祖先,如同《西遊記》裡美猴王駕馭一張扁舟,出海尋覓仙人的曆程一樣魔幻。
飄洋過海的猴子祖先,踏上美洲大陸,開啟了新大陸猴的進化之路,造就現在我們遇到的這些白臉、黑臉、紅臉、無面等等有趣的靈長類種族。
好了,新大陸猴的秘密先聊到這兒。
關注法蘭西is培根,為你講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見。
參考資料:
1、Proximate causes of the red face of the bald uakari monkey (Cacajao calv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