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面對龐雜、多種多樣的醫療資料,如果想提升醫務人員的資料提取效率與工作效率,合理的醫療系統設計是必不可缺的,那麼,醫療系統的設計政策可以怎麼搭建?本篇文章裡,作者便結合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做了經驗分享,一起來看。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下醫院的單病種上報系統的流程和功能,以及和上報平台對接,主要分為病種入組、病種填報、病種稽核,病種上報、系統設定等子產品。

一、概念介紹

單病種是一種單一的、不會産生并發症的疾病。常見的有非化膿性闌尾炎、膽囊炎、膽結石、剖腹産等;單病種上報系統就是對這些單一的病種進行上報和管理。

二、單病種上報在醫院的必要性

醫院通過“單病種品質管理控制與醫療品質安全報告學校平台”可以上報病種,有的病種上報字段有超過100多個,在平台直接錄入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從院内系統裡查詢資訊,嚴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另外,稽核完成後還需要進行人工上報,因為院内系統和上報平台的資訊煙囪問題,導緻醫院迫切需要一個和院内系統打通的單病種上報平台,單病種上報系統最大的好處是增效,院内系統的資料直接聯通單病種,省去填報員大量查詢,校對資訊的時間。

三、單病種的政策要求

醫療行業是一個嚴格受監管的行業,超出監管邊界的内容不能碰,這是醫療産品經理要注意的,相關部委出台了很多關于醫院單病種管理的辦法,了解了政策有助于産品經理能在合規的範圍内做産品,同時也可以當作指導性檔案應用與工作中。

1)國家衛生健康會委員規章中,制定了對醫療機構關于加強單病種品質管理和控制工作的管理辦法。

2)國家衛生健康辦公廳強調利用資訊化手段改進診療品質,如下圖: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3)三級醫院評審标準也對單病種品質管理與控制提出标準,如下圖: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三、系統架構

單病種上報架構圖分為表現層、業務層、基礎支撐層、還有業務資料對接的其他系統、國家上報平台。我重點介紹下基礎支撐層裡的流程引擎和規則引擎,流程引擎是設計病種稽核的節點,規則引擎是是設計病種入組的條件。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四、業務流程

單病種的業務流程比較簡單,類似于一個審批流程,記錄一個病種從入組到上報成功的過程,依次分為病種入組、病種填報、病種稽核、病種上報幾個流程。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五、狀态機圖

系統裡的每條資料都會經過流轉,處在不同的狀态中,友善操作者知道目前資料所在的位置,接下來會發生的情況,就可以通過狀态圖清晰地定位到。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六、功能子產品劃分

1. 病種填報

病種填報是填報員進行填報病種的入口,病種填報的前提是病種入組,填報的資訊很多資訊都是從病案首頁可以自動擷取到,減輕填報員的工作量,提高填報小了。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什麼是病種入組呢?病種入組就是說醫生下的某個診斷滿足了某個病種,那麼這就是病種入組。入組分為人工入組和系統自動入組,系統自動入組就需要将病種和診斷進行關聯,通常是一個病種會對應多個診斷。針對系統入組的病種,如果人為覺得不合理,可以進行操作取消病種入組。如下圖所示是“心力衰竭”病種的入組規則。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入組完成後,填報員填報相關資訊,病種裡的資訊從國家單病種上報平台擷取即可,需要和國家上報的資訊保持一緻。我們是用編輯器做的模版,裡面涉及到一些基礎資訊、費用資訊、診斷資訊等,如下圖是腦梗死病種需要填報的部分資訊截圖: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2. 病種稽核

病種資訊填報完成後,就可以送出稽核了,送出成功的單病種會自動送出給稽核人,一般醫院都是醫務科進行稽核,我們目前是用的第三方的流程引擎配置好的流程審批,系統新增一個角色為醫務科稽核,角色裡添加人員,送出後添加的人員直接就能收到待辦的事件。

  • 稽核可以操作:通過、駁回,廢棄;
  • 通過後則可以人工或自動上報;
  • 駁回則駁回給上報人,上報人修改資訊重新發起送出;
  • 廢棄表示目前病種稽核流程終止,不會進行上報。

無論是哪種操作,系統都會進行記錄,記錄資訊有操作類型、操作人、操作時間,便于追溯。

3. 病種上報

院内稽核通過的病種,就可以進行上報單病種平台了,單病種平台提供了對外的接口,需要做接口對接。醫院需要安裝一台前置機,上報的資料送出到前置機,流程如下:

填報之後,院内稽核,稽核通過之後,人工/自動将病種上報到院内的前置機。

人工上報入口,如下圖: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這裡要分享下對接的過程,和上報平台進行對接時,一定要嚴格按照他們的規則進行對接,規則比較細緻,比如性别要上傳,性别裡的值有男和女,首先要定義好性别的code是什麼,然後去定義男的code是什麼,女的code是什麼。有一部分需要和國家平台的做好映射。

病種預設是待上報,使用者操作上報,系統調研上報接口進行上報,如果是上報成功的會進入“已上報”裡,上報失敗的進入“上報失敗”裡,上報失敗的可以再次發起上報。

4. 病種查詢

病種查詢是提供給院上司層進行檢視全院的單病種資料情況,可以按照患者、病種、入院/出院日期、填報狀态幾個次元用于分析和營運提供經驗。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5. 系統設定

病種管理:病種管理是針對病種進行建立的基礎資料,病種管理需要注意要配置模版,不同的病種要填報的内容不一樣。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病種關聯入組規則也是非常重要的,系統自動入組的時候就是以病種的入組規則為依據的。入組規則涉及到多個條件,有些病種除裡對主要診斷伴第二診斷要求外,還和年齡有關系。目前病種設定到入組規則後,系統會根據規則自動将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入組。

我們說一下病種的狀态的開關和自動入組規則的開關有什麼差別?病種開啟狀态下才允許參與業務,隻有開啟狀态下的病種才能入組。自動入組規則的開關是控制病種是否開啟了自動入組,如果病種開啟了自動入組,但是病種狀态是關閉的,那麼病種自動入組也沒有用。

需要注意的是入組的診斷要和院内HIS系統使用的診斷相一緻,或者有映射關系,否則兩邊的診斷資訊無法對應起來。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參數設定:

  • 自動上報:自動上報是系統自動上報到對外平台接口,支援設定患者出院後多少天。
  • 系統自動入組:系統自動入組是系統去在患者出院後,定時多少個小時去自動入組病種。
  • 自動取消入組:指的是入組成功的資料,如果不符合條件系統會定時取消入組。

出院後入組未填報提醒:指的是入組後多久填報員沒有填報病種,進行提醒,提醒給患者的主治醫醫師。

有個需要我們思考的事,系統自動代替人工完成任務有哪些好處和弊端,好處是減少人的工作量,提高業務效率,但是也會有一些弊端,如自動上報失敗了如何提醒到人工?系統執行任務時報錯是否有監控?這些産品經理需要有個基本的認識。如下圖是系統的配置參數界面:

醫療産品知識:單病種上報系統的設計過程分享

通過上圖我們發現,自動入組是在患者出院後的行為,屬于事後入組,也見過其他的系統是事中入組,即醫生下了診斷滿足入組規則就入組,事後入組的好處是病曆資訊較為固定,出院後病案資料歸檔一般不再修改,缺點是無法在患者診療過程中及時擷取到單病種資訊,但是把所有的資訊填充完成一定是在患者出院後,因為填報資訊裡有很多費用資訊,隻有患者結束診療,出院結算後才能統計出住院的各項費用。

本次關于單病種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其實關于單病種還有品質分析等很多的内容,目前涉及到的主要是上報,後期如果做了更多内容,會繼續和大家分享。

本文由 @糖炒栗子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