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開講#
表卒,曹公入荊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當陽之長阪 。——《三國志 卷三十六》
長坂坡
如果要給“倒黴孩子”劉備選一個他這輩子都不願提及的傷心地,
“長坂坡”應該可以排進前三名。
建安十三年9月,劉備迎來了他人生的至暗時刻。
曹操80萬大軍南下,
他領着10萬群眾外逃江陵,被曹純率領的5000虎豹騎追得潰不成軍。
在這其中,夫人自殺女兒失蹤,撿回一條命的兒子還差點被自己摔死。
在這場基本輸到底褲的慘敗中,
為了保住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羅貫中在小說中特地安排他提前去夏口搬救兵。
但所有的正史全都清清楚楚地顯示着,這場重要的失敗,諸葛亮和劉備是在一起的。
長坂坡之戰,有着太多後世看來不盡合理的地方。
劉備為啥執意帶着十萬群眾龜速前行?
曹操怎麼就放虎歸山讓劉備逃到了夏口?
28歲的諸葛亮對于此時及之後的荊州戰局,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諸葛亮
三勸而不得 取荊州的時間視窗被劉備一一錯過
一聽說曹操大軍南下,就有人立刻向劉備提出了打劉琮,奪荊州的緊急計劃。
後世的《資治通鑒》中提到,有人“勸備攻琮,荊州可得”。
而當劉備率領着10萬荊州群眾日行十裡即将被曹純追上時,
依然不斷有人勸其“宜速行保江陵”。
這些都被“不忍”的劉備一一拒絕。
資治通鑒
這不是劉備第一次拒絕取荊州的建議。
劉表病逝之前曾經單獨找過劉備,
“我兒不才,而諸将并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此時的劉備的麾下,早有人按耐不住“勸備宜從表言”。
但權衡良久的劉備卻輕描淡寫地将劉表的好意拒絕了:
“諸子自賢,君其憂病。”
你的兒子很優秀,你别瞎操心了,好好養病吧。
每一次明裡暗裡對劉備的勸谏究竟是誰?史書沒有寫。
但明陽人都能看出來,背後不可能沒有諸葛亮的推動。
作為荊州的本地土著,諸葛亮如何不知劉琮背後的荊州名流早有歸曹動向。
取荊州奪襄陽進擊江陵的戰機稍縱即逝,
而如果沒有荊州,那些之前押注在皇叔這裡的荊州地方勢力,何去何從?
劉表
在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戰略藍圖中,荊州是個絕對必要條件。
沒有荊州,劉備就不能東結孫權西取益州北向中原,沒有荊州就沒有後面的三分天下。
劉備集團的創業,連天使輪都沒走過,就要胎死腹中了。
是以即使諸葛亮的建議有違劉備為自己建構的道德光環,
但他還是盡力建言并一次一次地努力促成。
而後世的史家也為了塑造劉備的仁義及照顧諸葛的形象,
有意無意地将諸葛亮的名字從谏言者中隐去。
這就讓我們在觀察這段重要曆史時刻時,找不到關于諸葛亮的任何建樹。
諸葛亮
長坂坡的生死一刻 其實是一場心理戰
江陵,最早的荊州首府。
劉表入荊後,為安撫荊州本地世家大族,将首府遷到了襄陽。
但這并不影響江陵在荊州的戰略地位。
作為軍事重鎮,江陵儲備着大量軍事物資。
如果劉備可以早一步抵達江陵,就可以為後續抵抗曹軍,赢得寶貴的戰略緩沖。
長坂坡
長坂坡,則是現今湖北荊門市市區西南一直延伸到紀山鎮的百裡長岡。
這個古戰場距離三國時期的江陵古城,僅有五六十裡。
對帶着10萬群眾婦孺,已經逃到長坂坡的劉備來說,隻要再堅持一下就勝利在望了。
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他們在這裡被曹軍追上;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衆辎重”。
在這個古戰場上,那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演繹版本太多了,不管是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主,
還是張飛單人單矛據水斷橋引得曹軍不敢寸進,
都給這場戰役添上了神秘的英雄主義色彩。
而諸葛亮在後面《出師表》中所謂的“受命于敗軍之際”,
其實就是指的這個危急時刻。
趙雲七進七出
與其鑽研趙雲張飛如何神勇,
倒不如好好研究曹操是如何失掉了這個徹底解決劉備問題的最好時機。
負責追擊劉備的是曹操手下最精銳的“虎豹騎”,為曹操親信曹純所統率。
《三國志·魏書》注:“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骁銳,或從百人将補之。”
如此精銳的部隊被張飛直接擋在了當陽橋上,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三國虎豹騎
讓我們回到當時的曆史時刻,此時的曹操剛剛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襄陽,
屁股都沒焐熱,就派5000人追了劉備一天一夜,他的戰略優先級是什麼?
- 趕在劉備之前,搶進江陵,隻要劉備進不了江陵,這局棋曹操就已經赢了八分
- 劫走随着劉備一并遷徙的十萬群眾糧草;
- 徹底摧毀劉備勢力;
古代打仗,除了部隊,歸屬于己的人口百姓同樣屬于戰略物資。
人口不僅可以随時征召補充兵員,
也能随時為部隊提供糧草辎重,遇到農時還能耕田種地。
曹操曾在三國首創“屯田”,這裡屯田用到的,并不是僅僅是流動的士兵,
而是就地征召百姓為其職業種田。
劉備之是以能走一口氣帶走十萬荊州百姓,一方面是其仁義的表現,
同時也需要他們壯大自己的勢力,
是以即便行走緩慢,不到最後關頭,劉備始終不願放棄他們。
劉備
而此時劉備集團其他部隊的動向尚不明朗,
其中最為曹操牽挂的,則是關羽操練多時的近萬精甲水軍。
一邊是亟待清點的新占土地、人口、戰略物資,
另一邊是5000孤軍以及無法實時掌握行蹤的關羽主力,
目前兩個戰略目标都已經實作的時候,曹操猶豫了。
這是一場心理戰,能把心理戰運用自如的,在三國時代,除了諸葛亮,還能有誰?
難道真的是張飛?
張飛據水斷橋
适時出現的關羽 讓劉備獲得了喘息之際
逃出長坂坡的劉備,直接“斜趨漢津”,剛巧撞上了前來救援的關羽部隊。
後來的諸葛亮出使東吳意圖連吳抗曹時,曾對孫權慷慨陳詞
此時的劉備,最大的依靠就是精甲萬人的關羽水軍。
劉備撤退路線
這隻隊伍早已在樊城操練了六七年。
而随着曹操拿下荊州,以劉琦為代表的,許多不願投靠曹魏的荊州水師也被關羽收編。
面對着不善水戰的曹操,水軍的力量是巨大的。
按《關羽傳》的記載,早在劉備撤離樊城的時候,就令關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
這隻原本應該“會江陵”的水軍隔了許久,最終出現在了當陽。
接應到了“斜趨漢津”的劉備。
關羽
從出樊城開始,關羽就是諸葛亮安排在水面的機動部隊。
他既要随時準備會師劉琦,又要接應陸上劉備。
當确認劉備已無望從陸上抵達“江陵”時,關羽及時調整了方向。
至此,所有不願歸降曹操的荊州勢力最終會師夏口。
而“受命于敗軍之際” 的諸葛亮則跟着魯肅前往柴桑,
這個當陽戰役的28歲透明人,即将面對自己外交生涯的巅峰時刻。
來挽救他那一出世就嚴重受挫的“隆中戰略”。
諸葛亮舌戰群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