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惡劣!拜登演講攻擊中國新疆政策,港媒:美國政府将人權視為外交政策首要任務的最新信号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林志 環球時報記者 郭燕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會打"人權牌"作為核心政策,還是提升打"台牌"的力度?最近幾天,美國在對華政策上一直存在分歧。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以人權的旗幟上任,并試圖拉攏反對中國的民主聯盟,他在15日的一次演講中将中國的新疆政策與二戰期間納粹在德國屠殺猶太人進行了比較。這是他倡導"人權第一"政策的最激進的聲音之一。與此同時,國會兩黨一些議員正在向拜登施壓,要求他盡快改變政策,在台灣問題上對北京采取更強硬的立場。他們的建議同樣激進,包括放棄"戰略模糊性",并在必要時賦予總統更多權力發動海外軍事行動,以應對台灣的"入侵"。對于人權記錄差卻是雙重标準的美國來說,打"人權牌"其實是相當難做到的。世界已經打破了美國的許多人權謊言,了解了美國對土著人民進行種族滅絕的黑人曆史,并目睹了美國在阿富汗撤軍過程中犯下的罪行。中方已經對打"台灣牌"會不會成功給出了明确的答案。"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東部戰區發言人石毅少校在最近一次美加軍艦聯合飛越台灣海峽的講話中說。戰區部隊始終保持高度戒備狀态,堅決應對一切威脅和挑釁。"

惡劣!拜登演講攻擊中國新疆政策,港媒:美國政府将人權視為外交政策首要任務的最新信号

"比特朗普政府所說的更糟糕和虛僞。

"拜登發出的最新信号是,美國政府将人權視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香港《南華早報》稱,拜登于當地時間15日在康涅狄格大學多德人權中心落成典禮上發表講話。該中心以拜登的密友、前美國參議員克裡斯·多德(Chris Dodd)和他的父親托馬斯·多德(Thomas Dodd)的名字命名。前者于4月與兩名前副國務卿一起通路台灣,媒體稱其為"拜登首次以總統身份通路台灣"。後者是聯邦調查局特工,後來在紐倫堡審判中擔任納粹戰犯的檢察官。

拜登在演講中說,紐倫堡審判提供了對人類可能犯下的罪行的近距離觀察,危害人類罪的發生并非偶然。"可悲的是,當我們環顧當今世界時,我們不能說暴行的幽靈已經結束。我們看到這些模式在當今世界展開。拜登随後引用了所謂的"新疆強迫勞動"和緬甸對羅興亞人的"虐待"。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評論說,美國在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上司下,利用"種族滅絕"攻擊中國的新疆政策。拜登15日更進一步,将新疆政策與二戰期間納粹在德國屠殺猶太人相提并論。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說,拜登重申,美國不會袖手旁觀,并警告其他國家,他們是"同謀",對侵犯人權的行為保持沉默。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法教授朱穎周三對《環球時報》表示,拜登的言論含糊不清,但充滿邪惡。多德的背景,加上拜登的話,使美國處于道德制高點,同時将中國描繪成人類的公敵。在人權問題上攻擊中國,拜登政府比特朗普政府更糟糕、更虛僞。

拜登當天重申,從他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将人權置于外交政策的中心,并重申美國在全球舞台上的道德上司力",因為民主國家比15年前少,而不是更多。他指出,美國最近重新加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并将在12月主辦一次"民主峰會"。

然而,美國一次又一次地暴露在人權的虛僞之中。據《華盛頓郵報》周四報道,事件發生近兩個月後,五角大樓最終承諾向被美軍殺害為恐怖分子的10名阿富汗平民的家屬提供"特别哀悼",并與國務院合作,為希望移民美國的家庭提供支援。

10名受害者的家屬此前曾要求美國賠償并當面道歉。但五角大樓的聲明沒有提到道歉,也避免使用"賠償"一詞,更不用說确切的金額了。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對遇難美軍的哀悼金額差異很大。例如,在2019财年,五角大樓向阿富汗和伊拉克支付了71筆此類款項,從131美元到35,000美元不等。

"這隻會加劇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說,拜登的風險正在上升,他将"人權"和"民主"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拜登政府正試圖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大陸不斷更新的對台"侵略",而不意外引發戰争,但國會兩黨議員都在向總統施壓,要求總統改變政策,盡快對北京在台灣問題上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國參議院的一位民主黨進階助手表示,"戰略模糊的時代早已結束",有效的威懾态勢隻能來自明确的戰略。據他介紹,參議院正在探索更多措施,為台灣提供安全,經濟和外交支援。民主黨衆議員、退役海軍司令伊萊恩·盧裡亞(Elaine Luria)走得更遠。她敦促國會在必要時給予總統更多的回旋餘地,發動海外軍事行動以保衛台灣。

美國公衆輿論中也有激進的聲音。"如果美國想把和平作為優先事項,它必須正式承認台灣,"《國家利益》雜志周三的評論威脅說。FoxNews.com 下達了一項法令,稱拜登可能會像阿富汗一樣讓台灣溜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拜登政府内部對台灣的"威脅"程度存在分歧。消息人士稱,美國司令部越來越擔心中國大陸的快速現代化以及對台灣的壓力增加。美國國防官員說,他們認為2027年,即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100周年,是關鍵的一年。但美國國務院官員對采取更激進的做法持謹慎态度,情報官員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中國大陸準備"入侵"台灣。

但拜登政府并沒有放慢對台灣的幹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拜登政府與台灣官員讨論了在最近軍用飛機頻繁環球航行之前加快向台灣傳遞美國制造的F-16V戰鬥機的可能性。有島内網友諷刺說,美國這樣做是為了"提前清空台灣"。軍事專家宋忠平對媒體表示,美台方式隻會加劇台海緊張局勢。解放軍不會是以而停止巡航到台灣,"這種巡航已經成為常态,這是不争的事實"。

兩張卡都不會成功

一心打"人權牌"的拜登政府能成功嗎?"很明顯,美國不能再舉起民主和道德的旗幟了。朱穎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美國制造了很多關于人權的口号,但從來沒有把人權和一個國家的實際發展條件結合起來。美國提出了許多好的民主解決方案,在實踐中甚至留下了幫助其他國家建立或建立民主的積極榜樣,反而使許多國家陷入戰争,留下了一團糟。"世界人民将不再在美國。

在談到美國重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時,傳統基金會研究員布雷特·舍費爾(Brett Schaefer)告訴《南華早報》,他認為美國不能通過新疆人權理事會起草一份關于中國的決議。"部分原因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和歐盟不願與中國對抗,因為害怕失去選票。舍費爾說,有多少國家支援中國或美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如何處理自己的利益,以及人們如何看待它。不幸的是,拜登政府做得很糟糕。

那麼,拜登政府是否應該聽從國内的慫恿,把台灣當成一個中心問題呢?"我們的政策制定者難道沒有從美國在古巴、越南和阿富汗的災難性冒險中吸取教訓嗎?"《華盛頓郵報》一位讀者在信中問道。"文章說,美國的國家安全沒有受到威脅,人類的命運不應該被打賭。

中國維護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決心是拜登政府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美國17日證明,美國"杜威"飛彈驅逐艦15号和加拿大"溫尼伯"号護衛艦,共同渡過台灣海峽。東部戰區發言人石毅少校17日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部戰區組織海空部隊全程監視。聲明強烈譴責美加勾結挑釁、麻煩滋生、性質惡劣,嚴重危害台海和平穩定。

在今天的《環球時報》上閱讀更多内容,或下載下傳新的環球時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