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的健康跟自然界四季是相關聯的,中醫在這個問題上叫做天人合一,春天跟肝是對應的。
春天萬物複蘇、氣溫有所回升,陽氣生發,萬物生發。春天和肝髒在人體五髒中均屬于木,是以春氣通肝。是以,春季養生以順應陽氣自然生發舒暢的特點,以養肝為要務。
同時,春季也是肝病比較活躍的季節。因為經過一個冬天的收藏了,立春以後,氣溫逐漸升高了,外界屬于生發向上的這麼一個環境,是以人體的肝髒在這個時候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個時候如果不适當的調養,恐怕就會出現一系列的表現。
比如:
健康人會肝火比較大,表現為頭暈、面目紅赤、紅潮難退、口幹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幹、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慢性肝病患者,這時候會使症狀加重,肝功能波動等;
情緒上可能會易急躁易怒等
是以從疾病來說,肝病的患者在春季更應該注意調養,能夠正确的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樣對養肝非常有幫助。
那麼如何順應春季養肝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1、調情志
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
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是養肝血的一個好方法。當情緒不舒暢時,盡量能夠找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或找一種可以發洩心中郁悶的方式來疏洩這種壞的情緒,不要硬憋在心裡。據相關資料,癌症和一些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中,無法疏洩心中郁悶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是以,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
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氣郁結難受時,可以嘗試“噓肝法”:面對常青綠色樹木,口發“噓”的聲音,緩緩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惡氣,一直到心情好轉為止。經常伏案工作的白領一族,可以在自己的電腦旁邊擺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蘆荟等,可以養眼舒肝。
2、養肝血
現在,有很多人由于經常熬夜,或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睡眠品質不好,常常會有肝血虧虛的現象。
如缺鈣、眩暈、便秘、容易抽筋、月經量少或色淡、眼睛幹澀等,這些毛病并不是什麼特别明顯的大病,常常不被人們所重視。可是,它又時時困擾着人們,或多或少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首先,要早睡覺,最晚是23時
中醫的子午流注中講:肝膽在23時至3時最興盛。中醫有句話“人卧則血歸肝”,當人躺下時,各個髒腑的血液都經過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
如果23時至3時人們還在忙于工作和學習,就會使其他髒腑也處于相對興奮狀态,不能夠使各個髒腑的血液及時地進入肝解毒。是以,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沒有完全解毒的血液。
其次,适當地休息。
“累”是身體對你發出的求救信号,養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平時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鐘稍微休息一下,活動活動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飯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時調節,抓空當休息,讓肝能發揮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勞的感覺。
3、慎勞心
多休息,會休息,有節奏地工作和生活,不能勞累。多看點老莊之類的書籍,多接觸一點中醫,以接受一些養生方面的知識,“淡泊以明志,甯靜而緻遠”,知足常樂,用平和的心态為人處世。
總之,生活正常、飲食有節、恰到好處的生活方式是人體健康的最基本的條件。
4、節飲食
這裡說的節飲食不是要你少吃或者不吃,而是說要戒酒煙及一切對肝有損害的食物和藥物,如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劑的罐裝食品,被黃曲黴素污染了的食品等。
多吃時令果蔬,多喝果汁。清淡、青色的飲食、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于肝髒,中醫講:“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經。”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肝的負擔,人幹的活多了,就會被累倒,肝也是一樣,也會出問題。
同時,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使用率。
cr圖源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