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号/天啟元貞 文
黑山人是南部斯拉夫人的一支,與塞爾維亞人本是同一個民族,7世紀以後居住在巴爾幹西部薩瓦河中下遊以南的山區。是以,黑山人也說塞爾維亞語,也信東正教,與塞爾維亞人可謂“一母同胞”。
不過,由于曆史的原因,黑山人還是表現出了與塞爾維亞人的不同。塞爾維亞人後來在土耳其人沖擊下,颠沛流離,而且失去了獨立地位;而黑山人居住的地域則比較穩定,而且保持了很長時間的獨立或自治。
黑山這個國家最初不叫黑山。當時塞爾維亞人形成兩大部落聯合體,一個是澤塔,今天仍是一條河流的名字,這就是黑山的前身;另一個是拉什卡,就是日後塞爾維亞的前身。是以,黑山最初是以澤塔之名為人所知。
11世紀時,黑山人的大公沃伊斯拉夫建立了澤塔領地,随後他兒子米哈伊得到了教皇的國王封号,定都斯卡達爾,即今阿爾巴尼亞的斯庫台。12世紀末,拉什卡從拜占廷獨立,澤塔領地接着附屬于拉什卡大領主,也從拜占廷帝國獨立出來,很快成為臣服于塞爾維亞王國的一部分。
14世紀以後,塞爾維亞王國分崩離析,出現了一些地方王朝,先是巴爾希奇王朝,後是茨爾諾耶維奇王朝,後者得到了威尼斯人的支援。不料茨爾諾耶維奇王朝的伊萬一世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打敗,隻好舉國西遷,來到切蒂涅。
由于這裡是一片高地,是以從此這個王國就被稱為“黑山”即Crna Gora,意為“黑色的山”。而威尼斯人則稱之為Montenegro,音譯過來就是“門的内哥羅”,意譯也是黑山。
15世紀初,黑山重歸塞爾維亞。但奧斯曼帝國随後征服了塞爾維亞。1516年,黑山人不得不接受奧斯曼帝國成為其新宗主國。但是黑山這個國家擁有高度自治權,并不受奧斯曼帝國直接統治。當時的黑山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切蒂涅的主教就是黑山的君主,即“主教-君主”。
從主教-君主丹尼洛開始,主教兼國君職位一直在彼得羅維奇·涅戈什家族傳遞,而且總是叔侄相傳。1711年,丹尼洛與俄國彼得大帝取得聯系,從此黑山時不時能從俄國獲得援助,而俄國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向巴爾幹擴張。
1851年,另一個丹尼洛使黑山王國世俗化,從此不再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不過,他取消了主教,卻保留了君主,一下子惹怒了土耳其人。于是,丹尼洛他兄弟米爾科率軍于1858年大敗土耳其,從此黑山與奧斯曼帝國徹底翻臉。根據傳統,1860年米爾科的兒子尼古拉繼位。
随後1875年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爆發了起義,第二年黑山與塞爾維亞趁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以示支援。與此同時,俄國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戰争迅速演化為一場國際危機,最終以1878年柏林會議召開而告終。
《柏林條約》規定,黑山作為一個公國獨立,也稱門的内哥羅,其領土向北與向東有所擴充,對于重要的是增加了在巴爾的一個出海口,1881年又獲得另一個出海口烏爾辛傑。
1912年,黑山由公國更新為王國。同年,它加入塞爾維亞、希臘、保加利亞的巴爾幹同盟,為了把土耳其人徹底趕出巴爾幹半島,它們發動了第一次巴爾幹戰争。接着,黑山于1913年站在塞爾維亞一方,參加了反對保加利亞的第二次巴爾幹戰争。根據《布加勒斯特條約》,黑山的領土進一步擴大,增加了新帕紮爾縣南部及佩奇地區。
1914年,一戰爆發後,黑山堅定地站在塞爾維亞一方,與奧匈帝國作戰。随後一起被打敗,退往阿爾巴尼亞。1918年,一戰結束後,黑山非常希望加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成為聯邦的一分子。于是黑山廢除了國王,加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即1921年以後的南斯拉夫王國,成為一個州,比原來略小一點。
南斯拉夫王國成立後,塞爾維亞與克羅地亞關系一直不和,常常處于激烈的鬥争中。這個時候黑山又站在塞爾維亞一方,1928年一個黑山人還刺殺了克羅地亞農黨領袖拉迪奇。一母同胞的兄弟久别重聚後,黑山可以說唯塞爾維亞這個大哥馬首是瞻。
1941年,南斯拉夫被德國打敗後被瓜分,黑山州成為意大利的戰利品,作為意大利的保護國存在。但是不久,鐵托上司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很快控制了黑山的大部分地區。1945年,黑山獲得解放,1946年又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黑山共和國的領土又恢複到1913年的面積,隻有1.38萬平方公裡。不過,東失西補,東邊的佩奇劃歸科索沃,屬于塞爾維亞;但是西邊,它增加了一個科托爾出海口。同時,黑山首都從切蒂涅遷往波德戈裡察,改名鐵托格勒,後來又改了回來。
1991年,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後。黑山仍與塞爾維亞站在一起,1992年組成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但是1993年以後,由于塞爾維亞的強勢态度,使黑山也卷入了波黑、科索沃戰亂當中。與此同時,歐美國家一直不承認“南聯盟”,并對其進行制裁,黑上的經濟一路下滑。從此,黑山與塞爾維亞的關系日趨緊張。
接着,歐盟與美國為了分化南聯盟,向黑山抛來了橄榄枝。黑山不願意再受塞爾維亞拖累,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在黑山努力下,2003年,南聯盟改稱塞爾維亞-黑山,簡稱“塞黑”;2006年,黑山公投獨立。
獨立後的黑山受到了歐美的關照,先後成為歐盟候選成員國及北約成員國。經過改革及外部環境的改善,黑山經濟上也确實獲得了起色,總體呈增長态勢,人均GDP也達到9000多美元。
當然,黑山與塞爾維亞的分道揚镳也帶來了一個後果,就是黑山帶走了所有的出海口,使塞爾維亞失去了對外聯系的海上通道。不過,從曆史上黑山數次力挺塞爾維亞來看,黑山已經仁至義盡了,絕對是合格的好兄弟。
頭條号/天啟元貞 文
(本文為天啟元貞原創,創作不易,喜歡請點贊、評論或轉發,後續會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