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沫邑(今河南淇縣)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比幹死因
衆所周知,殷商亡國帝王纣王,自古都被稱為暴君,可野史有記載,商纣王首創法家,為什麼說他首創法家呢?在商朝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法不受大夫,意思就是大夫犯罪是不能用刑的,這直接或間接導緻商朝士大夫專橫跋扈。
纣王在比幹身上用刑,相當于變相廢除了法不受大夫,有人就要說了,纣王用的是炮烙之刑啊,可你們仔細想想,商朝隻有青銅器,青銅做的鐵鍊,當時青銅并不是很純,就導緻了青銅的熔點是最低的兩百度,但是商朝真的有技術可以把青銅加熱到兩百度嘛?
答案是否定的,商朝的技術,最多可以支援他們把青銅加熱到九十來度,這個溫度可以把人燙傷,但是并不會死亡,那麼比幹真的是忠臣?
文财神比幹
不,比幹吃的是商朝的飯,做的商朝的官,可他幹了些什麼?他放走了對纣王威脅最大的姬發!美其名曰姬發是當世大賢,殺了不好,可比幹天天在朝廷,他會不知道姬發對纣王的威脅嗎?
他知道,知道還放走姬發,這是什麼罪?叛國罪!放到現在,比幹就是一妥妥的漢奸,最後的比幹墓還是姬發立的,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比幹是姬發派在纣王身邊的卧底呢?
周武王姬發
周武王姬發(?―約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wǔ]王),周文王姬昌與太姒[sì]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
根據曆史描述姬發伐纣給纣王的幾條罪證,第一,酒池肉林:姬發做事不帶腦子的嗎?商朝沒有多餘的餘糧,而且肉放在竹林裡,沒幾天就會發臭,纣王再傻也不可能想把自己熏死吧?
酒池是有,但是裡面裝的不是酒,酒精幾天就會揮發,纣王是傻了才會把酒裝裡面?而且史書有記載,商朝每年釀酒三百鬥,換算過來就是三十升,也就是0.3立方米,一個池子再怎麼小也有三立方米了吧?纣王是傻了才會用十年來裝酒池?酒池在曆史上确實有,
但是纣王是用來訓練水軍的!纣王訓練水軍幹嘛呢?為了征伐燕趙之地,燕趙多水,水軍就是必須要訓練的,是以酒池肉林隻是摸黑纣王的手段罷了。
第二:聽信婦人言,不祭祀祖宗,不信任親族,招誘四方奴隸。你知道嗎?這聽着很可笑。我聽女人的話,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祭祀祖宗也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信任宗族也是我自己的事情,管你老周家什麼事呢?
結語
綜上所述,儒家吹捧的周禮,還有周文王的德,其實都是空話。武王沒有德,隻是利益。後世儒家吹捧的仁義,用來把武王包裝成一個仁義的聖人明君,實際上就是一種謊言,徹頭徹尾的謊言。他們堅信仁義,是無敵的。但實際上呢?武王不是赢在仁義,而是赢在戰略規劃和準備上來。